![]() 图片说明:上图:屠岸(右一)与卞之琳先生。(本报资料照片) ![]() 图片说明:左图:屠岸先生。肖凯摄于2004年9月 ![]() 图片说明:1948年,屠岸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 (本报资料照片) 对于91岁高龄的屠岸先生来说,这一年,生活始终繁忙而充实,满是新鲜的喜悦。 4月,屠岸先生在国家图书馆主持了一场“莎士比亚与十四行诗”的讲座,与读者共赏“光耀万世而不朽”的莎翁作品的魅力,以此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他翻译的我国第一部中文全译单行本《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也历经60余年时光的积淀,成为译诗艺术的经典。 5月,中国现代文学馆为他和另外5位老作家举办了“边写边画——六位作家速写展”,展出了他笔调沉静的风景速写,这些上世纪40年代的画作,展现出青年屠岸的诗意情怀。 近期,他创作的全部400多首格律诗正计划出版,屠先生借用柏辽兹四乐章交响曲的名字,将诗集命名为《幻想交响曲》。 “我未曾受过牧师的洗礼,但诗歌是我的宗教,缪斯就是我的上帝。”他在诗集《晚歌如水》的序言里写道。 是的,诗歌已融入他的生命。从《萱荫阁诗抄》、《夜灯红处课儿诗》里的旧体诗,到《诗爱者的自白》、《深秋有如初春》中的散文和自由诗,从功力深厚的莎士比亚、济慈等英诗翻译,到得心应手的十四行诗创作,屠岸先生以对诗歌的虔诚探索来崇奉自己的“上帝”。 先生一生写诗、译诗、编诗、论诗,至今仍未停歇。 因为诗情,在屠岸先生身上,看不到耄耋之年的暮气。谢冕先生曾用“雍容、儒雅、亲和、中正”形容屠岸先生的气度,相信每一个走近屠先生的人都会深有同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