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迪恩·巴奎特:带着报纸雄心勃勃闯世界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新闻出版报 newdu 参加讨论

    编者按本期《人物》版将视野拓展到全球新闻界,聚焦国际知名大报的新操盘手——他们是传媒领域里的佼佼者,又因为新的任命而备受关注。
    
     
    【人物素描】
    57岁的巴奎特是一名普利策奖获奖记者,曾在《洛杉矶时报》担任主编,如今成为《纽约时报》首位非裔美籍执行主编。他擅长调查性报道,雄心勃勃,拥有非常优秀的新闻判断力。对他而言,当初误打误撞“意外”闯入新闻的世界后,便一发不可收地爱上了做新闻。
    迪恩·巴奎特(Dean
    Baquet)这个名字突然闯入大部分人的视野,源于5月14日《纽约时报》宣布领导层的突发变化:该报主编吉尔·阿布拉姆松(Jill
    Abramson)被免职,接替她的人是执行主编迪恩·巴奎特。此举意味着该报首位非裔美籍执行主编代替了首位女性主编。
    更换主编的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团,该报自称调整的原因并不明了。据Politico网站报道,出版人亚瑟·苏兹贝格在当日下午的员工会议上称此次变动是“新闻编辑室的管理问题”,并表示这与报纸的新闻品质无关。
    当巴奎特以新主编的身份被介绍给编辑部时,迎接他的是欢呼与掌声。“能够有机会领导这个编辑部是我的荣幸。”巴奎特说:“在整个美国,这是唯一一家比前一代做得更好的编辑部,它每天都会带着好奇心与雄心壮志去了解世界。”
    有荣耀也有质疑
    57岁的巴奎特是一位资深的媒体人,在美国政治新闻领域,最著名的语录之一便源自他的报道。上世纪80年代,时任新奥尔良《皮卡尤恩时报》记者的巴奎特报道了路易斯安那州政府官员埃德温·爱德华兹的第三次参选,并留下他政治新闻领域的重要一笔。2003年,在加利福尼亚罢免选举事件的前几天,在《洛杉矶时报》任职的巴奎特主导了一篇报道,该报道引发了关于州长候选人阿诺·施瓦辛格“艳照门”丑闻的公开讨论。
    巴奎特擅长调查性报道,这为他赢得了许多荣誉。他曾带领《芝加哥论坛报》记者揭发了芝加哥市议会的贪腐问题,并因这一报道于1988年3月获得了普利策奖。根据《洛杉矶时报》报道,为了在调查过程中查证一名酒后开枪的警官的账户,巴奎特花了一个早上的时间在酒吧厚厚的墙壁上赤手摸索着寻找子弹。此外,他还凭借其他调查性报道获得了1988年的彼得·利萨戈奖以及1987年~1989年的3届威廉·H·琼斯奖,并入围1994年普利策调查报道奖的最终评选。
    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荣耀也伴随着质疑。2006年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称巴奎特阻止了关于国家安全局窃听美国民众的报道,评论认为他在其中充当了压制者的角色。“这是令人不安的,也是难以置信的。”律师格伦·格林沃尔德说,《纽约时报》应该担任起监督者的角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