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陈梦家学术论文集》:陈梦家的治学领域与视野——读《陈梦家学术论文集》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黄益飞 参加讨论

2O16年是陈梦家先生诞生一百零五周年,也是他在“文革”中罹难五十周年,《陈梦家学术论文集》由中华书局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集的这部论文集,收录陈先生几部专著以外的全部论文。其中包括早年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即三十五岁以前)发表的论文二十七篇,五六十年代发表的和遗稿整理的十九篇。其全文收入或全面改写后已收入《殷虚卜辞综述》等专著者,则有明确交代,列为存目,一目了然。


陈梦家先生在1956年10月回顾自己的治学道路时说过:“我于二十五年前研究古代的宗教、神话、礼俗而治古文字学,由于古文字学的研究而转入古史研究。”(见《尚书通论•叙》)这一心路历程在陈先生早年的著作中也有明晰的反映。陈先生早年代表作,如《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祖庙与神主之起源——释且宜俎宗祏祊示主室等字》、《高禖郊社祖庙通考》、《射与郊》等文,即是陈先生结合古文字学研究商周宗教、神话、礼俗的名著;《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隹夷考——梦甲室商代地理小记之一》、《商代地理小记(二)》、《周公旦父子考》等文,则见证了陈先生因古文字学研究而转入古史研究的轨迹。

这里对上述诸篇择要稍作介绍,以见陈先生治学特点。《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是陈梦家先生公开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文中陈先生首先对当时甲骨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回顾,他指出早期甲骨文研究分为三类:一为文字、文例之研究;一为以甲骨文为史料进行古代社会史之研究;一为商、周两族关系之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殷周关系的研究可从商周祭祀之比较、商周官制之比较、商周文例之比较三个方面展开。关于商周文例、官制之异同,是文中已略作述论,陈梦家先生大抵对这两部分的研究不甚满意,故而在后期著作中对商、周的文例和官制分别进行了深入探讨,如《殷虚卜辞综述》第二、三章及十五章分别对商代文例、殷商官制等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下编周礼部分辟出职官的专题,而铭文、习语或系对周代文字、文法的专题研究。在商、周文例及官制都相对明晰的前提下,再去进行商周关系的研究,必定客观、深入而且富有体系性。


然而在《殷虚卜辞综述》及《西周铜器断代》中并未再专门论及商周祭祀,想必对早年商周祭祀的研究大体上是满意的。故而《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可看作是陈梦家先生以商周祭祀的视角来研究商周关系的代表作。

《商代的神话与巫术》一文,是结合传统文献、古文字材料研究商代巫术的重要论著,洋洋乎六万言。陈先生分上、下两编分别对商代的神话和巫术钩沉索隐,周加释论。上编从神话的发生,神话传说中所见夏、商世系,古文献、古文字材料所见动物的驯化、与自然界猛兽的斗争,水的神话等方面对商代神话进行研究;下编则从巫、舞、祓禳(其详有四方与风雨的祓禳、宫室的清洁、人身的清洁、衅、傩、暴巫与焚巫、方象与鬼、救日月之灾)等的方面,对商代的巫术作了系统而细致的梳理。迄今为止,是文仍为商代神话、巫术等相关研究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

《射与郊》一文则对商周时期的学校、学制以及郊祭等进行了系统的探索。该文亦分上、下两篇,上篇从古文献、古文字材料中披沙沥金,对涉及商周学制的序、庠、学、校、米廪、塾、堂、辟雍、泽宫以及古文字所见商周学制详为勾稽。下篇则对与郊祭相关的畤、帝都、灵台、明堂、圜丘、方丘、社、高密等进行了探索论释。《射与郊》对商周学校的研究,就其系统性而言至今尚无出其右者;其对郊祭研究则对相关礼制的探索亦颇具启益。

陈梦家先生自1935年接触殷周铜器实物始,便开启了他长达三十年之久的殷周铜器研究。陈梦家先生研究商周铜器的初衷是搜求上古史研究的史料,将青铜器史料化,使其成为独立于传世文献的重要史料,这一治学思路从《中国铜器概述》目录中也有清晰的反映。《中国铜器概述》目次如下:

一、时代;二、地域;三、国族;四、分类;五、形制;六、文饰;七、铭辞;八、文字;九、铸造;十、鉴定。

将时代列在第一,盖因区别青铜器的时代是使其成为可靠史料的基础,这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学者间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对西周铜器的分代研究是其中坚之作。列在其次的地域、国族也是青铜器史料化必不可少的因素,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东周列国铜器的讨论即这方面的典范。在时代、地域、国族之后才涉及青铜器本身的分类、形制、纹饰、文字以及铸造和辨伪。据闻陈先生编撰的《美国所藏中国铜器集录》一书,已重新整理,同时陈先生用英文撰成的《中国铜器综述》也已译成中文,渴望二书早日问世。


陈梦家先生的古文字、商周铜器和神话传说研究,其目的皆在于广泛刺取上古史研究的可靠史料。尽力扩大史料范围、搜求新史料,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与傅斯年、胡适、顾颉刚等倡导整理国故运动息息相关,顾颉刚在为《国学门周刊》作《一九二六年始刊词》中指出:

在我们的眼光里,只见到各个古物、史料,风俗物品和歌谣都是一件东西,这些东西都有他的来源,都有他的经历,都有他的寿命,……(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着手研究的。(原载《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二卷第十三期,1926年1月6日)

陈先生的著作也深深地打下了这时代的烙印。陈先生在《射与郊》的前言中即言道:“本题古今学者间有论涉,作者在此篇中,仅就个人近来所怀一二意见,因利用古文字学的方法与材料,而略有阐发。”从中可见陈先生治学与传统研究的分野。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陈先生的单篇著作,收入这本论文集中的主要涉及殷周铜器、战国度量衡、楚帛书等方面。陈先生关于殷周铜器的重要著作,除了已整理出版的《西周铜器断代》专论西周铜器外,《殷代铜器(三篇)》、《寿县蔡侯墓铜器》则是陈先生关于殷代铜器和东周铜器的代表作。

陈梦家先生在《殷代铜器(三篇)》绪言中即提出研究殷代铜器的方法——“研究殷代铜器,可以从种种方面着手,如铜器出土的环境,铜器本身的研究,铜器与同时代其他器物的比较。”陈先生还指出了研究铜器应注意区域、分组、分类等。这不惟对殷代铜器研究有重要学术意义,对整个青铜器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所谓的《殷代铜器》三篇包括安阳西北岗陵墓区的铜器、殷代铜器的合金成分及其铸造和安阳出土边刃具的重行分析。在第一篇安阳西北岗陵墓区的铜器中,陈梦家先生对西北岗王陵区所出铜器资料进行汇集、整理,进而对铜器的性质、组合等进行了考订,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岗铜器的特征及年代进行了总结。这项工作不仅重要而且十分必要,因为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学术界“至今还不能详明具体的说出殷代铜器的特征是什么,也说不准不同地区所出的殷代铜器有怎样的异同,也还分不大出殷代铜器的早晚”。在第二篇殷代铜器的合金成分中,陈先生结合国外的相关研究和古文献的记载,对殷代铜器的合金成分、殷代铜器的铸造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这一研究是国内研究青铜器合金成分和铸造方法的开山之作,此项研究极具前瞻性和开拓性。

《寿县蔡侯墓铜器》则是陈梦家先生专论东周铜器的重要著作。陈先生在文中结合东周墓葬随葬陶器及传世文献的相关记载,对铜器的器名和用途进行了考证,陈先生指出“不同形类的器可有共同的功用”,而同名之器也可以有不同的功用。在对彝铭及相关史实考辨的基础上,陈先生最早提出蔡侯墓墓主应为蔡昭侯申。陈先生在文中还提出“若更详细地研究其铭文、形制、花纹的组合的关系,可以分别为先后年代所铸的”,这一论断对整个东周铜器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59年武威汉简出土以后,陈梦家先生投入了武威汉简以及居延汉简的整理研究。除了《武威汉简》和《汉简缀述》两部专著外,为了研究的需要,陈先生还广泛蒐集历代度量衡方面的考古资料,特别是对战国秦汉时期的度量衡,重点进行系统研究,《战国度量衡略说》、《亩制与里制》即是这方面的重要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论文集中部分文稿是陈梦家先生生前未曾发表过的。其中有部分文稿经过王世民先生整理业已刊布,如《战国楚帛书考》、《叔尸钟镈考》、《博古图考述》等。《战国楚帛书考》一文,对楚帛书的图文结构、楚帛书与月令的关系及其年代、国别与性质等进行了探索,是楚帛书研究的重要著作,代表了当时楚帛书研究的较高水平。《博古图考述》一文曾于1998年在《湖南省博物馆文集》第四辑上发表,由于种种原因,见者无多。陈梦家先生结合自藏明嘉靖七年蒋旸翻刻至大本《博古图录》,并广稽文献,对《博古图》的版本、书名、修定、编作年代、编撰人,详加考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论文集中另有几篇文稿系首次与读者见面,由中华书局编辑部整理,如《秦刻石杂考》、《汉简小学汇考》、《汉代铜器工官》等,另外还以原样扫描形式收入了陈梦家先生自存的《商王名号考》批改本和《<右辅瓌宝留珍>札记》手稿。其中,《秦刻石杂考》一文,对《史记•秦始皇本纪》所录《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门刻石》、《会稽刻石》等七种秦始皇刻石的体例、存佚、石形、行款、字径等详为董理,并对《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之罘刻石》(含《东观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碣石刻石》的不同传本、刻本钩稽、考辨,于各石传本之真伪及刻本之时代有着系统的思考和信而有征的论说。《汉简小学汇考》一文,对汉简所见《仓颉篇》、《急就章》等汉代小学著作收集异文,分类汇考,于汉代小学文献研究颇具启益。《汉代铜器工官》一文,通过汉代铜器、漆器题名研究汉代工官制度。陈先生首先依据匠作官署对所见题名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官署、工官进行了考证。文末有三个附录,分别对刑徒充任工官者、武帝前无年号铜器、《汉书•地理志》所记郡国之官,详为汇集并稍加释证。以扫描形式收入的《<右辅瓌宝留珍>札记》手稿,对记录1920年代宝鸡戴家湾出土铜器的《右辅瓌宝留珍》,作了详细的摘记和简要考述,既因这部照相册亡佚不存而弥足珍贵,又生动地反映了陈先生勤奋谨严的治学精神。

需要指出的是,陈先生生前未发表的著作均系未定文稿,整理过程中也未作更多的处理,其中难免有不完善甚至错误之处,敬希读者见谅。

陈梦家先生早期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探讨学术史的绝佳史料。这为学术界更加全面地了解陈梦家先生的学术思想、学术贡献、治学方法及相关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陈梦家先生的治学领域,除了铜器研究外,几乎涵盖古文字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如甲骨学、西周金文、东周帛书、侯马盟书、秦刻石等,并对汉简、汉代金文及古代度量衡也作了系统研究,而且在很多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成果尽数囊括在这本论文集中。因此,本书也是中国史、考古学、古文字学、博物馆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参考书目。

原载《书品》2016年第一辑
(统筹:启正;编辑:松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