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大众日报 》:北京老宅院里的文化名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40523/Articel10006MT.htm
    
    

    著名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说,由墙城、胡同、四合院组成的北京古城,“是世界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杰作,是都城建筑的结晶”。本书介绍了三十六位文化名人在北京的故居,结合与这些文化名人交往的亲身经历,记录了故居主人传奇的人生,写出了胡同里鲜活的文化灵魂。
    □脱丽整理
    郭沫若:
晚年住进乾隆宠臣和珅府邸,被政治边缘化的才子

郭沫若于1963年携家人搬入前海西街十八号大宅院。在这之前,郭沫若住在西四大院胡同五号。那本来是文学界内较为舒适和精致的四合院,但比起前海西街十八号的住所,不过是小家碧玉而已。
前海西街十八号,原是清乾隆宠臣和珅的一处府邸。民谣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如此巨富,其宅院的豪华可想而知。后几经转手,民国初,达仁堂老板购得又重建,解放后改为蒙古驻华使馆。郭沫若作为政府高官搬进来时,院落又修葺一新。深宅大院里,小山、花园、房舍掩映于银杏、白皮松和云杉之间,不亚于对面北海公园的美景。
71岁的郭沫若,早已功成名就,其诗歌、历史剧、小说、历史、哲学、甲骨文研究等著作早已等身,作为经历过革命各个时期,跨越新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作家,他在文化战线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丰硕的创作成果。不过,随着当时政治形势的变化,郭沫若无论在参政或创作领域,却逐渐被边缘化,这是他们那代文化人的宿命。
前海西街十八号,宁静却不是避风港,三年后的“文革”,不可避免地涤荡了这个院落。
郭沫若主要是一个诗人,同时也是一个剧作家。他写于1920年的诗剧《棠棣之花》,是“诗意的盘旋”,而其成就最高的历史剧《屈原》,写于抗日战争的1941年。那时,郭沫若别妇抛雏,从日本回到中国,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是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主要领导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长期担负党和国家的繁重事务,以及科学文化方面的领导工作,还著有《蔡文姬》、《奴隶制时代》等。性格即命运,在阶级斗争风暴面前,中国知识分子集体失语时,郭沫若却写了些应景谀颂之类的东西,曾被人诟病。这不是郭沫若的错,是时代的悲剧。综观其一生,郭沫若天赋异禀,既是一个诗人和文学家,又是一个学者,还是一个文化巨人。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兴奋地吟出“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一吐心中多年的积郁后,那颗曾充满激情和浪漫的心停止了跳动。算起来,他在这个院落里住了整整十五年。
这个美丽的如同花园般的院落,怕盛不下一贯拂衣高蹈、不问流俗、追求自由的主人的压抑和苦楚吧?
    冰心:
中剪子巷客厅里的一副对联,
影响了她一生

1913年,参加过甲午海战,后成为“海圻”号巡洋舰副舰长的谢葆璋,接到命令,从山东烟台赴北京,就任海军部军学司长,住进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十三号一座四合院。
到北京之后,谢葆璋在中剪子巷十三号的客厅里,悬挂起他一生最敬仰的上级萨鼎铭的对联:“穷达尽为身外事,升沉不改故人情。”
这副对联反映出这位北洋军阀时期任海军总长的老人的风度与风骨。老人的处世态度的通达、真诚,也成了小女儿谢婉莹(冰心)仰止的高山,深刻地影响了她的一生。她后来写的《我的故乡》中,就生动地表达了对萨老的品格风范的崇仰。她写道:“时至今日,虽然有许多儿时的景仰人物,使我灰心,使我失望,而每一想到他,就保留了我对人类的信心,鼓励了我向上生活的勇气。”
从山东烟台海边来到北京,谢婉莹住在北屋东间的土炕上。后来,她用笔名冰心发表的《繁星》等清丽的散文,就诞生在这里。
1922年元旦,她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短诗《繁星》,又应编者之约,把继续写作的杂感式小诗164首,汇集为《繁春星》出版。不久,又以《春水》为总题,把她在《晨报副刊》发表的182首小诗结集出版。这两部诗歌集,借鉴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等作品,感情真挚而充沛,诗句清新而轻盈,点点滴滴录下了诗人心中的某种意念,抒发了对人生的咏唱和慨叹,蕴含着冰心所信赖的人生哲学,高扬爱的旗帜,深受年轻读者的喜爱,冰心也成为当时文坛的一朵玫瑰。
往事如烟,冰心少女时住过的这座小院,那架带给她奇妙灵感的秋千,与引起她无数遐想的灰砖影壁,早已杳无踪迹,门牌也改成张自忠路中剪子巷三十三号。
冰心晚年与老伴吴文藻住过的燕南园,入口处有两尊汉白玉花神石碑,是从圆明园移来的乾隆年间遗物。碑上有“吐艳扬芳,四时不绝”碑文,是对冰心一生追求真善美的绝妙诠释。
    丁玲:
北京胡同的迁徙者

丁玲是个有创作个性的作家,总是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去把握与描写生活。她的作品不回避矛盾,始终关注个性解放、妇女解放等问题。从这样的角度切入生活,揭示人物命运,反映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艰难历程,这既确立了她作为一位杰出作家的历史地位,也注定了其不断地遭受“批判”的厄运。
丁玲,原名蒋玮,于1924年入北京大学旁听,修习文学、绘画,与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北京胡同的一个漂泊者。
1924年的一个炎炎夏日,蒋玮(丁玲)与曹孟君住进了西单劈柴胡同,这年她刚刚二十岁。两年以后,同是花样年华的胡也频和蒋玮在银闸学生公寓同居。两个相爱又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每天到北大听课。自胡也频可用作品赚取二十元稿费开始,他们结束了靠蒋玮母亲每月从湖南寄钱来度日的拮据。1927年的秋天,他们又搬到沙滩汉花园二楼十号,与沈从文、戴望舒成了邻居,这为后来她与沈从文的恩恩怨怨埋下伏笔。在这小楼里,蒋玮诞生了第一篇短篇小说《梦珂》,她以笔名“丁玲”忐忑地寄给上海《小说月报》,主编叶圣陶慧眼识珠,编发在《小说月报》十八卷十二号上。
同年冬,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其作品着重渲染了人物的叛逆性格及主人公在社会剧变中的内心骚动,对社会现实进行揭示的力度,完全区别于冰心、凌淑华等女作家大家闺秀式的柔和秀丽,让文坛刮目相看,丁玲因此一举成名。
丁玲一辈子未承认自己就是那个叛逆的莎菲。丁玲的确不完全是莎菲,但纵观丁玲一生始终关注个性解放来看,的确与莎菲有太多相似之处。丁玲在大革命失败后的1928年,与胡也频、沈从文三人相继离开死水无澜的北京前往上海。丁玲的命运也随之掀起大波大澜,入党、被捕,胡也频被杀……
丁玲重返北京,是在1949年6月。丁玲住在东总布胡同二十二号一座小楼里,又与沙可夫、陈企霞成为邻居。房屋别致舒适,卫生间有热水。
1951年,丁玲又移居多福巷十六号一座四合院里,与马烽、康濯等作家共享北京四合院的幽静清雅。她备受国家重用,先后任文联第一副主席,文协党组书记,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作协副主席,《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丁玲光彩夺目,而与过去的老友沈从文诸君,早已形同陌路。丁玲的对手们此时正在磨刀霍霍。不久,这位“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名作家(沈从文语),终于厄运临头。1955年,在打倒胡风,整肃了一批知识分子之后,“丁、陈(企霞)反党集团”、“丁、冯(雪峰)反党集团”相继受到批判,丁玲被划为“右派”,开除党籍,撤销一切职务。
1955年萧瑟的秋天,丁玲自掏腰包,买了后海南岸大翔凤胡同三号一座独门小院。僻静的小院,却难以安放早已疲惫不堪的灵魂,不久,丁玲又从这里被押走,放逐到黑龙江密山农场劳改。大翔凤胡同三号的这座小院,丁玲在去东北时卖给了马烽。在改革开放之初,又成为《小说选刊》的编辑部,茅盾文学奖得主老作家李国文作为主编,曾在此办公。后该院又改为《民族文学》杂志的办公场所。“文革”期间,丁玲带着手铐被押回北京,没有住到这座小院,而是关进北京秦城监狱。
粉碎“四人帮”之后,丁玲平反昭雪,不久丁玲与牛汉等创办《中国》大型文学杂志,最终被勒令停刊,给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桩尴尬而又荒诞的案例。
丁玲于1986年3月4日平静地告别了这个给她带来太多荣誉和太多苦难的世界,结束了在北京候鸟般不断迁徙的生活,享年八十二岁。《春明门内客
——北京老宅院里的文化名人》
汪兆骞著海德光摄影
中华书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