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深圳商报》:乡愁是一种回不去的感觉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http://szsb.sznews.com/html/2013-12/30/content_2738022.htm
    

慧远
《女儿的台湾 父亲的大陆》陈浩 著中华书局2013年10月定价:28.00元

□ 慧远

台湾资深媒体人陈浩的《女儿的台湾,父亲的大陆》是一部怀旧的作品——这样定义似乎略显轻薄了。尽管陈浩的文字所写及的大都是一些琐碎的记忆和小小的细节,诸如台南的新营小镇,长春的父祖之乡,他本人的青春记忆,以及与两个女儿之间的天伦之乐等等,但其行文却极富沧桑感和历史感,既饱含人世间的温暖和辛酸,且弥补了大历史的诸多空白之处,从而显示出一种厚重的大气之美。正像杨锦麟所评价的那样,陈浩的文化情怀和视野,并不仅仅局限或拘泥于台岛一隅,也涵盖了海峡另一端的大陆,“那是一种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散发,是一种同文同种血脉相连无时不在的惦记与牵挂”。

作为大陆鼎革之后迁徙赴台的第二代“外省人”,陈浩生于台湾,长于台湾,自然不必多说。但是,尽管他早年从未到过大陆,尽管他的外省人的身份已经逐渐模糊,然而,有关大陆的风物民俗,却一直是他最为关心的话题;有关大陆的衣食习惯,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生活。大陆,有如父母无法破解的身世之谜,令他朝思暮想;犹如一个永远无法抵达的家园,让他魂牵梦绕。虽然陈浩时时以“大抵心安即是家”聊以自慰,但那种隔代遗传的乡愁依然渗透在他的血液里,最终化作某种幽微的命运联想的错觉,难以忘怀,挥之不去。与一般的孩子不同,儿时的陈浩最为关心的并不是“我从哪里来”,而是父亲从哪里来,母亲又从哪里来。父母的故乡和逃难的故事,始终是他百听不厌、且以自己的想象参与编织的传奇,而他的儿时的生活,像吃面的习惯,对季节的敏感,对电影的迷恋等等,也差不多都与父母的癖好和他们对大陆的记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没有到过大陆,大陆却总是出现在他的生活里;他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那个年代却总是呼之欲出,父母在大陆的成长记忆,不知不觉间,竟然转化为少年陈浩在台湾成长的感情依托和知识养分。

陈浩说,从大陆到台湾,父母以一块铜板决定命运,他们的人生转过大弯之后,有些事情就像抽屉一样关了,不再打开。与父母相对的是两个女儿,当陈浩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陆、追寻父母的记忆时,她们却总是显得漫不经心,甚至有点无动于衷,他虽然十分介意,也只好慢慢地等待,等待她们渐渐长大,等待她们对于自己的血亲和宗族根系的理解和认同。站在父母与女儿们中间,陈浩写逃难迁徙的第一代,写落地生根的第二代,写已经忘记了自己来路的第三代,不停地书写着他们上下不同世代和前后不同时代的身份情绪。在陈浩的笔下,有父亲再也回不去的故乡,以及遗留在故乡的另一个家庭和孩子;有母亲标准的乡音,以及进电影院时为孩子的身高,操着一口悦耳的“京片子”与撕票小姐吵架的场景。两个女儿是陈浩一生的挚爱,他总是用最温柔的语气和最细腻的笔触讲述女儿的故事,讲述女儿带给他的种种快乐。他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女儿的成长,贪看她们青涩的青春,一变二变三,“就像树的新绿,有一种力量”。而他的文字也总是淡淡的,写来似不着力,却令人回味无穷,原来,至痛至深的感情,竟可以是用至淡至轻的文字来表现的。

陈浩写父母的大陆记忆,固然寄寓着一种对“民国传奇”的深深怀想,写父女间的柔情怪嗔,却也同样寄寓着自己苦乐中年的知足和悲欣。尽管乡愁就像一根看不见的丝线,始终贯穿在他的字里行间,但陈浩坦言,当他真正走近大陆,走近父母的故乡时,却发现一切都与他的想象颇有距离。于是,他终于恍然,乡愁其实是一种再也回不去的感觉,无关时间,无关地点,不管身在台湾,还是身在大陆,“许多的细节让人想得出神,想完了却有点儿说不出的难过,接近寂寞,才晓得原来这样叫乡愁。”当然,也正是这种回不去的感觉,让他从遥远处感受到旧时代的光影碎屑,让他真正体会到记忆深深浅浅的刻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