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书品》2013年第3期:清代俗语辞书整理的新成果——颜春峰点校《通俗编(附直语补证)》评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曾昭聪
    中国古代有编纂方言俗语辞书的优良传统。西汉扬雄的《方言》是最早记录方言词的著作,东汉服虔《通俗文》则是第一部记录并诠释俗语的著作。受其影响,历代研究者不绝。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编纂方言俗语辞书蔚然成风。这些著作中以翟灏《通俗编》规模最大。日本已故著名汉学家长泽规矩也曾从日本公私庋藏的中国古籍中精选有关书籍二十种,于1974年由日本汲古书院影印出版《明清俗语辞书集成》,该丛书中并无《通俗编》,其原因则是因此书规模之大与质量之高,这种“理应藏架之书”当单独庋藏(《集成》自序)。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评价《通俗编》“搜罗宏富,考证精详,而自成其为一家之书,非他家所能及也”。张之洞《书目答问》将《通俗编》与赵翼《陔余丛考》、钱大昕《恒言录》列为“儒家类考订之属”,认为是“读一切经、史、子、集之羽翼”。当代学者蒋绍愚先生《古汉语词汇纲要》曾归纳《通俗编》在口语词汇研究方面的成绩,即“对历代口语词的记录和诠释,对口语词始见时代的考订,对口语词历史演变的研究,对口语词语源的探求”。由此可见《通俗编》一书的规模与价值。
    《通俗编》共38卷,采集方言俗语5456条,分38类,即:天文、地理、时序、伦常、仕进、政治、文学、武功、仪节、祝诵、品目、行事、交际、境遇、性情、身体、言笑、称谓、神鬼、释道、艺术、妇女、货财、居处、服饰、器用、饮食、兽畜、禽鱼、草木、俳优、数目、语辞、状貌、声音、杂字、故事、识余。每一类下面分别收录相关词目,例如卷一“天文”下收录的词目有:谈天、天然、天长地久、天生天化、天大地大、回天之力、贪天之功、赖天……。每一词目下,均引用书证以明词义与来源,或有按语。
    《通俗编》刊出之后当时影响就很大。翟灏好友清梁同书曾撰《直语类录》一书,翟灏《通俗编》出,遂不再刊行,而剪辑是书材料成《直语补证》。二书关系密切。商務印書館1935—1937年《叢書集成初編》收《通俗编》,又于1957年据无不宜斋刻本《通俗编》和梁氏《频罗庵遗集》卷十四《直语补证》排版,1958年印行。
    笔者曾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研究”,对《通俗编》颇加留意,亦曾比较《通俗编》与《直语补证》之异同,发表《清代俗语辞书〈直语补证〉研究》(《古汉语研究》2013年第1期)。今得读颜春峰点校《通俗编(附直语补证)》,归纳其优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精选底本。
    《通俗编》的版本,有无不宜斋本和《函海》本。无不宜斋刻本38卷,武林竹简斋藏版,前有乾隆十六年(1751)周天度序。《函海》本《通俗编》则有15卷和25卷的不同。嘉庆十四年年(1809)重校本《函海》收《通俗编》15卷,道光补刻《函海》本收《通俗编》25卷。光绪七年(1881)广汉钟登甲乐道斋重刊本尽管“排列、分函、收书种数差别很大”,但《通俗编》25卷完全承袭道光补刻本,乃至后出转劣。颜春峰点校本全面细致地比较《通俗编》(38卷)无不宜斋本与道光补刻《函海》本(25卷)指出:前者是作者翟灏的定本,后者所据仅是作者的未定稿。
    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收《通俗编》,选择光绪重刊本排印,是一大失策:排印本不仅照搬严重缺页以及错简内容,而且增加了数十处破句和错讹衍脱。商务印书馆1958年据无不宜斋本断句排印,选择明智,但也有少数错讹衍脱和断句错误。例如:“刘晌”当为“刘㫬”,“杜呆”当为“杜杲”,“师右注”当为“师古注”,“公孙戌”当为“公孙戍”,“行素山房”当为“竹素山房”,“其堕孏者耻不致,丹兼功自厉”当为“其堕孏者,耻不致丹,兼功自厉”,“典妇功,授内人之事,赍内竖,有祭祀宾客丧纪之事”当为“《典妇功》‘授内人之事赍’,《内竖》‘有祭祀、宾客、丧纪之事’”,“物之始也倾,倾至其成形,端端正正”当为“物之始也倾倾,至其成形,端端正正”,“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当为“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含具绿华,言娄罗”当为“含俱录,华言‘娄罗’”,“即杀十牛,解神曰许、曰还,皆今俚语所承”当以“即杀十牛解神”为一句,“曰许、曰还,皆今俚语所承”为翟灏按语。
    颜春峰点校本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乾隆十六年无不宜斋本为底本,参校《函海》本,参考商务印书馆1958年断句排印本,对《通俗编》进行了整理。另外还附录了梁同书《直语补证》。精选底本,改正前人的不足,为古籍整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校订文字。
    《通俗编》无不宜斋本以及商务印书馆1958年据无不宜斋本断句排印本,均存在若干错讹衍脱,如前后误易、涉上下而讹、形近而讹、音近而讹、义近而讹、义联而讹、衍文、脱文等。颜春峰点校本在全面核实的基础上予以订正。前后误易者如“负心”条引《魏书·文献六王传》:咸阳王禧曰:“我不负心天家。”(197页)点校本指出“文献”当为“献文”,见《魏书·献文六王传》。涉上下而讹者例如“海屋添筹”条引《东坡志林》:“有三老人相遇问年,一曰:‘海水变桑田,吾辄下一筹,今满十筹矣。’”(125页)点校本指出“满十筹”当为“满十屋”,见《东坡志林》卷七。形近而讹者例如“残杯冷炙”条引《颜氏家训·杂艺篇》:“人不可见投勋贵,处之下座,取残杯冷炙之辱。”(380页)点校本指出“见投”当为“见役”。音近而讹者例如“迎会”条:“《律例》‘迎神赛会者杖’,详《禁止司巫邪术》条。”(274页)点校指出“司巫”当为“师巫”,见《大清律例》卷十六。义近而讹者例如“赖”条引《外传·晋语》:“已赖其田而又爱其宝。”(180页)点校本指出“田”当为“地”、“宝”当为“实”,后者繁体形近,见《国语·晋语三》。义联而讹者例如“一网打尽”条引《齐东野语》:“淳佑辛卯,郑丞相清之议牒杭学游士限日出斋……”(363页)点校本指出“辛卯”当为“辛亥”,见《齐东野语》卷六。衍文例如“藉口”条引《左传·成公二年》正义曰:“无物则空口难以为报,少有所得,则于口为藉。”(233页)点校本指出“难”字衍,见《春秋左传注疏》卷二五。脱文例如“弶”条引《广韵》:“张兽也。”(510页)点校本指出“张兽”当为“张取兽”,见《广韵·漾韵》。校订文字,一一指误,态度严谨,精神可嘉。
    其三,核实引文。
    翟灏《通俗编》对引文认真严谨,多次指正前人引述之误。然《通俗编》有时也出现误引。引文按语错误或缺乏依据者例如“王道本乎人情”条:“刘向《新序》引程子曰:‘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礼义。’按:此程子,当是程木子。”(69页)按:刘向不是在《新序》而是在《说苑·尊贤》提到了“程子”:“孔子之郯,遭程子于涂,倾盖而语。”此“程子”是程木子,但《说苑》并未记载程子的话语。点校本指出:“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礼义”,出自北宋程颢《论王霸之辨》,见《二程文集》卷二、《宋文鉴》卷五十三。引文书证与条目不对应或破句者例如“溜冰”条引《宋史·礼志》:“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并认为:“此即北方溜冰之戏,始自宋时。”(436页)按:此误从《佩文韵府》。《佩文韵府》卷六十三之十“冰戏”条目即据《宋史·礼志》此例。点校本指出:《宋史·礼志》本作“水戏”,非“冰戏”。又《宋史·太宗本纪》:“帝幸金明池观水戏。”《东京梦华录笺注》卷七“水戏”:“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他处转引,未予核实却想当然补出书名者例如“点心”条引《唐书》:“郑傪夫人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384页)按:《唐书》无此记载,“书”字妄加。点校本指出:“《唐书》当为《能改斋漫录》,见《能改斋漫录》卷二。”原文是:“唐郑傪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
    此外还有杂糅两书、此书(作者)误作彼书(作者)、正文与注或注与疏混淆、同一作者不同著作混淆、同一著作不同篇章混淆者。对这些问题,点校本一一核实引文,正本清源,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信从的整理本。
    其四,增录黄侃先生评语。
    黄侃先生湛深经术,尤精小学,曾在《通俗编》书眉施评语数百条,探究若干词语之本原。点校本据黄焯先生《量守庐群书笺识》所录黄侃先生评语,将其以当页脚注形式一一过录在相应条目之下。例如“波波”条:“《升庵外集》:‘饆饠,今北人呼为波波,南人谓之磨磨。’按:‘波’当‘饆饠’二字反切。或云卢仝诗‘添丁郎小小,脯脯不得吃’,‘脯脯’犹今云‘波波’;或云本为‘饽饽’,北音读入为平,谓之‘波波’,皆未确。‘磨磨’之‘磨’,据《集韵》作‘’,又一作‘饝’。”(385页)“皆未确”下点校本录黄侃先生评语曰:“或说极谛。‘脯’即,‘毕罗’乃其缓音,吾乡转读如巴”。又如“放鵰”条:“《朱子大全集》多见之,犹言使乖也。今俗用‘刁’字,非。”(403页)点校本录黄侃先生评语曰“谓诈曰‘刁’,即‘侜张’之‘侜’。”黄侃先生的评语对方言词的探源、音转等研究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点校本将其录于《通俗编》相应的地方供学界参考,也是一个贡献。
    要之,颜春峰点校的《通俗编(附直语补证)》精选底本,在校订文字与核实引文方面做了全面、系统而细致的工作,且附黄侃先生评语,是一部高质量的古籍整理著作。当然,此书也不免个别排印之误,例如:第106页“飞扬拔扈”条脚注黄焯按语“《玉篇》引作‘伴换’”,点校本误录作“伴援”;第163页“敁挅”条“本作‘玷捶’”,点校本误作“敁捶”;又第689页索引“yínɡ”当为“yǐnɡ”。
    ([清]翟灏撰、颜春峰点校《通俗编(附直语补证)》,中华书局2013年6月)
    
    作者简介:曾昭聪(1969-),男,湖南洞口人,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汉语词汇训诂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