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中国图书商报》:史家的技艺——读《现代中国的历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文◎陆源
    世人评价黄仁宇,“想象力”往往会成为一个特殊的关键词。德国史学大师西奥多?蒙森在其巨著《罗马史》第五卷中写道,想象力不仅是诗歌,还是历史学的源泉。黄氏也曾谈及类似的观点。蒙森的说法虽正确,却每每引起误解,因为外行人很容易把“想象”跟“虚构”甚至“杜撰”画上等号。但对笔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记下简单的判断句无助于我们研习前辈大师的美妙方法。
    黄仁宇曾言:“我开始接触(历史学)这一行业和技艺,是因为动荡不安的生活造成心灵苦恼。”多年的阅读和写作让我意识到,或许“技艺”才是解开秘密的钥匙。在文章《倪元璐:新儒家官僚的“现实主义”》里,作者提到这位明朝最后一任户部尚书的童年经历,分析了他观念的渊源,并述及晚明的制度路径、思潮、财政税收情况,乃至广阔的社会现实。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再度体验到《万历十五年》的逸韵。它不同于艰深枯燥的史学论文,不同于意识形态笼罩的历史教科书,亦不同于如今大行其道的通俗演义式的历史读物。
    黄氏的文章不仅避免了以上三者的短处,更吸收它们的长处,从而形成了作者自己的独特风格。无论是延续《中国大历史》眼光的《从唐宋帝国到明清帝国》,还是综合了《黄河青山》和《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内容及主旨的《蒋介石的历史地位》,它们依然能够把微观和宏观、抽象和具体紧密结合,而不像前述三者那样顾此失彼。如果要探究历史学家的想象力,那么这种轻快跳跃于不同意识层面之间、游走于不同维度的精神世界之间,而又时时能用某种稳定的视野,对它们加以统观的能力,正是他们非凡想象力的真实内涵。黄仁宇并不指望将历史定于一尊:那不是修撰历史的使命所在。
    黄仁宇不轻易外露其激情。他的文章厚重之余,还不时透着淡淡的反讽、出人意表的含蓄幽默,我们仿佛在观看唐?吉诃德向风车怪物发起冲锋,体会了那些比无奈、艰辛或荒唐更深刻的东西,进而触摸到历史的立体形象。笔者相信,该风格与黄氏锐意磨练的技艺密不可分,同时又跟他的生平遭遇、他的个性和世界观有着关联,跟他如何看待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有着关联。倪元璐批评张居正的继任者,指其“以瞆眊为老成,以顽钝为谨慎,以阴柔为平和,以肉食素餐为镇定”。倪元璐的一番话则更像出自黄仁宇的笔端:“大都天下之事,不患无议论而患无事功,不患无风节而患无经济。”黄氏对于倪元璐的评价——政治现实主义者、实用主义思想家、经验主义的社会学家——也仿佛是作者的自况。历史学家貌似冷峻的笔触下,潜藏着真正抚慰人心的暖意,让我们对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沉疴痼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避免假设历史、哀叹历史,摆脱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种种负担。黄氏一向提倡的“大历史观”,将视野超越人身经验,这也是他治史的一个宗旨。
    黄仁宇每以“历史作家”自谓,他有句话已被我多次援引:“我反省分析的方法,基本上和小说家没有太大不同。”笔者也曾撰文谈论历史学对叙事学的启示,试图说明历史学家和小说家构思的过程相逆,他们的技艺是可以彼此借鉴、转化的。然而,在此我乐意将更高的宝座让予历史学家,准确地说,是像黄仁宇那样的历史哲学家。
    由李约瑟和黄仁宇共同创作的《中国社会的特质》可视为黄氏思想的总纲领。两位作者写道:“今天中国人所面临的问题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即如何才能找到经济合理行为与其他生活品质之间的和谐。”这个三十多年前写下的句子,如今仍然适用。
    发表于《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5月17日
    《现代中国的历程》
    
    作者: 黄仁宇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1-4
    页数: 270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107892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