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文汇报》:谈音乐的书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日期:2009-08-13 作者:柳园 来源:文汇报

                        

    ■柳园
    
    西方古典音乐对中国读者来说,终究是一件外来物。然而这十多年里,我们看到了大量原创的谈西方音乐的书。这和中国人睁开眼睛看西方、渴望了解西方的心态是一致的;和中国的艺术爱好者急于扩大眼界、寻求更广阔的艺术天地的心情,也是同步的。如撇开专业音乐书籍不论,那么,这些谈音乐的书大致可分两类,即作家型的和学人型的。
    
    作家型的书,占了这类出版物的十之八九。在我手头,由作家赠送的谈音乐的书就有近十种。作家本来就是敏感的,又多喜抒情,一旦热衷于听乐,要不激起他们的创作冲动也难。他们的文章,以一曲一谈的居多,往往充满自己的内心体验和联想,还间杂着自己的评论。作家大都是敢于下笔的,以致有些评论与原作并不很贴,但“诗无达诂”,乐呢,当然更难于“达”了,所以对此也无法苛求。但作家们的个性表达和一些独特的创造性误读,也别有意趣,更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这是拘谨的专业批评所无可比拟的。所以,这些书的销路往往不差,它们对于这些年来古典音乐的普及(须知在听乐过程中往往会有交流的渴望,这时找相关的书来读也是很迫切的愿望)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只是,当年的读者们一旦入门,对古典音乐熟悉起来了,有的甚至自己研习一种乐器进入读谱和演奏阶段了,也就是,已经亲口在尝梨子了,这时他人关于梨的滋味的介绍和联想,就再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了。近年来这类书籍出版势头大有减缓之势,原因大概就在这里;这也说明新一代的乐迷已迅速成长起来了。
    
    学人型的书,可以辛丰年先生为代表,此外还有陈原、鲲西,等等。他们往往是老乐迷,并非一时接触西方音乐而兴不可遏者,所以态度要冷静得多,眼界也宽广得多,下笔时雍容大度,左右摭拾,不疾不缓,兴味盎然。不过他们大多有一种责任心,并不只为自己怡情遣兴,而往往有心做些普及的工作。他们的文章,虽也有一曲一谈的,但很少像作家们那样一味抒写自己听曲时的体验和联想。如辛丰年的《求真难得真——听莫扎特钢琴四重奏有感》(载《辛丰年音乐笔记》集),主要谈由一张唱片引出的思考,他谈了莫扎特当初写曲的原委,又谈到那时莫扎特使用的钢琴音色清脆流丽,最适合“颗粒性”的乐句,然后又探讨了能否按“历史音高”处理乐曲的问题。而他们谈得更多的,常常是跨越于许多音乐作品之间的有趣的话题,也谈一些作曲家,一些音乐书,一些掌故,也分析一些理论问题。如果说作家们的音乐文章更像“书评”的话(往往是鉴赏式、赞赏式的书评),那么这些学人的文章就更像是“书话”(他们往往取“知堂书话”的谋篇布局法)。仍以辛丰年为例,如那篇《处处有音乐》(此文收入他的同名集子),就提到了张爱玲的小说《封锁》和她的《传奇》《流言》,提到金克木说“鲁迅的文章比起当代的文章来是太瘦了,但瘦得精神”(辛丰年继而认为古典派音乐都偏瘦,到浪漫派才发胖了),还从宋徽宗赵佶的《草书千字文》谈到音乐中的速度感……这种拉杂、随意、形散神不散而又蕴含对音乐真知灼见的写法,显然要比作家们谈乐老辣而耐看多了。
    
    这以后,我们看到了马慧元的谈音乐的书,尤以最近面世的《管风琴·看听读》(中华书局2009年3月版)更显精粹可读。她的书,和上述作家型、学人型都有不同,看上去,更轻松自然,但也更深入更专业,却又更洒脱,有一种特别透明的趣味在里边,看几篇,会忍不住叫好,会有爱不释手的感觉。仔细对比下来,我发现,她与上述的作者的区别在于:音乐是她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主要的部分。她写音乐,不是急于传达自己的心得,也不是为了普及和尽责,她是那么自然地在写自己的生活。古典音乐对于她,已经不是外来物,而是自己的东西了。她留学前在国内学过钢琴,在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读书时,她都到所在学校的管风琴系兼修音乐,她的好几位管风琴老师都是准大师级的。她的文章,有写钢琴节上演奏的大师(比如西蒙)的,也有谈大师课上的观感并描绘来上课的琴童的,有叙写自己练琴生活的,也有苦闷焦虑时以音乐作消解的记录,当然更有对她所挚爱的巴赫的音乐的理解和体验,有关于音乐美学的新鲜而有趣的探索……她的笔墨自由灵动,能让没听到音乐的读者也感受到音乐的独特和美,产生或愉悦或忧伤的感动。所以,她的这些文章不再像“书评”或“书话”,而成了真正的散文,一如优美的生活散文。音乐就是生活。她是为自己而写的,袒露了音乐生活中的思想和心境,但同时也是为人的,因为越这样,越有益于新一代读者自由取阅,产生感应和认同。无可讳言,中国的爱乐者有不少只注重音乐背后的故事,有些则热衷于寻求音乐中的诗和画,能以音乐本身的方式来欣赏音乐的并不太多。现今许多谈乐的文章,其实也还是在一味寻求着诗与画。而马慧元则坚持从音乐本身的方式入手,她坚信音乐离不开技术,即使是深刻的音乐思想,也是在技术的演练中形成并表达的。这就是她的文章在鲜活灵动之余,更显得专业的缘故吧。值得注意的是,她的这本新书除收入四十几篇“琴音笔记”(这是第一辑的辑名)外,还收入了一组很有美学价值的音乐译文和一篇《管风琴简史》,它们成为本书的第二辑和第三辑。这是本书和她的前两本集子的不同。这当然是“为人”的工作了,也确是有意义的工作,但愿国内的音乐工作者也能重视这些下过很大工夫的文字——虽然这一工作本身,也还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再补说一句:音乐是她的生活,但不是她的专业,这也形成了她和有些职业音乐工作者的区别。
    
    很喜欢《管风琴·看听读》书封上的题记:“管风琴和管风琴音乐,只是普通生活里的温暖而已,然而,在音乐激发的幻觉中,世界奇迹般地伸展开来。”真希望不断有更为新颖多样的谈音乐的书出现,以使西方古典音乐能更生动更自然地融入我们今天的“普通生活”,成为我们自己的文化积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