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广州日报》:做藏书家不如做“读书家”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王伯祥的名字,知道的人不会多,他的书,读过的人却大概不会少——特别是二三十年前。那时候,百废待兴,读书热刚刚兴起,王伯祥编选的《春秋左传读本》和《史记选》,是年轻人学习历史和古文的最佳入门读物之一(至今也还是同类选本中之最杰出者),不过在大家都忙着吸收知识的年代,一个编选者的名字,怕是没有多少人会记得的吧。
    我读王伯祥的书也很早,不过那时自然是没有能力去分辨选家功力的,而对于王伯祥其人其事,当然也就没有半分了解了。只是在书店偶然发现《庋榢偶识》这本书,看到作者王伯祥的名字时,忽地生出一种熟悉的亲切感罢了。细读之下,不免暗自庆幸,原先以为不过是又一位藏书家的敝帚自珍,没想到,却遇到了一册难得的宝藏。
    先说说王伯祥这个人吧。和他的《庋榢偶识》一起,中华书局还出版了一部由王伯祥的公子王湜华撰写的《王伯祥传》,透过这部不算厚的传记,我们得以知道,与章元善、叶圣陶、顾颉刚、俞平伯并称“姑苏五老”的王伯祥,确实是一位大人物。虽然留下的著作不多,但早年为教育改革付出的心力,以及之后在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的工作, 让王伯祥成了现代教育史和出版史上都绕不过去的名字。
    粗粗认识了一下王伯祥其人,现在可以读读他的书了。和作者的低调与实务一样,他的书也实在得很。《庋榢偶识》,顾名思义,自然写的是自家书架上的书(庋和?,两个字看起来吓人,说的不过是架子而已,在读书人那里,便是书架了)。王伯祥爱书,却不以藏书家的身份名世,原因有二,首先是他收藏多年的几万卷图书,与商务印书馆一起,在淞沪会战中毁于日军的炮火,其二则是,从他自战后开始重新收集起来的书来看,他并非那种酷爱版本的收藏家,所重的乃是书的阅读和使用价值,书架上甚至有很多民国年间粗制滥造的劣本,这样的一架书,便是自己说得再好,怕也是难入藏家法眼的。不过仔细思量一下,这样的书架倒是和王伯祥本人重教育、重实务的风格恰好相合。何况,这本《庋榢偶识》,本来就不是对藏书的炫耀,我们把它作为一段关于民国的笔记来读,要有意味得多。
    书中所收,是王伯祥写在自家藏书卷端的题识,刚才已经说了,一架好书早已毁于战火,再买来的,往往是劣本,王伯祥在记录下其中哀痛之余,对于与书相关的朋友、对于当时的时事和心境,甚至对于一时的出版与读书风气,都有记录,现在读来,不但是隽永的读书小品,更有了一份历史的价值,比如我读到战后大达图书社刊印大量古籍,粗制滥造,1折出售的时候,简直是忍俊不禁,这跟我们最近这些年的大书之风,实在是相似得很啊。
    因为喜欢这部《庋榢偶识》,我把它挂在自己的MSN签名上宣传了好几天,也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好奇。有一位学历史的朋友反响最有意思,她说:“不看,最烦那些攒着一堆宝贝出来炫耀的家伙了。”我只好赶紧解释,王伯祥先生虽说藏书万卷,爱书如命,却实在不仅仅是个藏书家,我们叫他“读书家”或者才更合适,他留在自家书上的这些题识便是明证。不过,朋友虽然误会了我对王伯祥先生的推荐,我对她的话倒是有些赞赏的。最近又到了世界阅读日,想想最近这么些年的阅读日,宣传上总鼓励大家买书藏书,其实藏书只是根本,像王伯祥先生那样,做个“读书家”,才是更有意思的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