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网络文学 >

《法医秦明》原著作者:要做一个能写很久的作者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每日新报 宋珅 参加讨论


    
    
    
    关于秦明
    1981年1月生于安徽省铜陵市,毕业于皖南医学院。现任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法医病理损伤检验科科长、副主任法医师。代表作小说《无声的证词》《第十一根手指》《清道夫》《逝者证言——跟着法医去探案》《幸存者》等。网络小说《第十一根手指》获第一届网络文学双年奖优秀奖,其改编而成的网剧《法医秦明》正在热播中。
    最近,有一部热播的“减肥神剧”,你一定有所耳闻,它就是重口味悬疑犯罪剧《法医秦明》,良心还原犯罪场景,验尸加破案,让人大呼过瘾,被称为国内首部法医职业剧。网剧虽然大热,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法医秦明》其实改编自网络畅销小说《第十一根手指》,而作者秦明本人就是一位真正的法医。以法医身份跨界畅销书作家,秦明怎么也没想到,当年“无心插柳”的工作日志,如今竟然变成受万千读者喜爱的“法医秦明”。
    网剧的热播,让原作者秦明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开始写作的初衷。谈及当年创作“法医秦明”系列的缘由,秦明说,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法医职业、了解法医知识、理解和支持法医事业。在创作时,秦明将自己的真实经历融于小说情节之中,在描述一个个凶案现场的同时,也将法医艰辛而高危的工作环境展示在大家面前。“随着网剧的开播,会有更多的朋友关注和理解法医行业,这是我特别愿意看见的。”
    新报:“法医秦明”系列一直有很高的关注度,书中抽丝剥茧的破案过程很吸引人,当初创作这个系列的初衷是怎样的?
    秦明:刚开始其实没准备写书,只是在微博上连载一些故事。写这些故事的初衷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法医、理解法医、关注法医、支持法医。直到现在,我的写作初衷也没有变化。
    新报:因为写作素材来自于真实案件,所以有的读者评价原著中有的案件内容过于平淡,缺少跌宕起伏的戏剧张力,对此你怎么看?
    秦明:平平淡淡才是真吧。
    新报:为了增加戏剧冲突,网剧内容对原著做了一些调整,包括人物设置和情节,你是否介意?
    秦明:我觉得为了戏剧化,改编是不可避免的。内容走向有些偏移不要紧,只需要精神走向不变就好了。导演徐昂也说了,不会去刻意吸引眼球,而是要真实体现法医工作的艰辛和卓越。这和我的写作初衷是不谋而合的。
    新报:几位主演是否符合你心目中的主角形象?对目前网剧呈现的效果还满意吗?
    秦明:和原著相比,影视剧的人设是有较大变化的。但是从实际呈现出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网友评价就是证明。因为群众的眼光才是雪亮的。徐昂导演对细节的追求力度也是很大的。
    新报:很多影视剧都塑造过法医的形象,但在大部分经典美剧、港剧中,法医的工作都被美化了,观众看到的都是他们拥有超凡技术和运用先进设备辅助破案的光鲜亮丽的一面,但你的作品中描绘了不少法医日常生活的真实图景,网剧《法医秦明》也因此被称为国内首部法医职业剧。对比之前的影视作品,你个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还原出怎样不同以往的法医形象?
    新报:我希望可以更接地气,毕竟法医工作更多的是进出恶劣环境的现场、接触别人不愿意接触的东西、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气味和视觉冲击。通过影视剧可以让更多人理解法医的不易。
    在大多数人眼里,法医是个另类的职业,而秦明选择这个行业的原因颇有喜感。“我父亲是警察,我母亲是护士长,父亲想让我子承父业当警察,母亲想让我当医生,最后我就当了法医,两全其美。”虽然说起来有趣,但一旦入行,才体会到身为法医经历的常人无法理解的艰辛,但伸张正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给了秦明无穷的动力。“为生者权,为逝者言。虽然没有对话,但是我们尊重每一具尸体,因为法医是唯一会解读尸体语言的人。”只有让尸体“开口说话”,才能还原唯一的真相。
    新报:法医是个冷门行业,直到现在仍然有人难以接受,你当年为何会选择这个职业?
    秦明:我选择法医系,1998年入学的时候,这个专业还不为人知,那时候连相关的港剧都还没有呢,全国法医系一年的毕业生只有两百多人。其实我刚入学的时候,也不太知道这个专业将来具体会做什么。直到慢慢工作以后,才发现了法医的魅力所在,破案过程中的抽丝剥茧,还有案件的走向跟你的分析很接近,越来越接近真相的那种成就感,让我慢慢对这份工作产生了兴趣。
    新报:你之前曾在采访中说,“难闻的尸臭,即使戴着防毒面罩,还是能让人呕吐,有时候进一次解剖室,出来后洗三天的手,味道都还在”。面对这样的工作性质,真的要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坚持下来,接触久了,它对你来说最大的吸引力在哪里?
    秦明:其实每份工作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光鲜的一面就有不为人知的艰苦。做法医,需要出入恶劣的环境,接触别人接触不到的东西,视觉、嗅觉和触觉都会遭受很大的冲击和挑战。但是这项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去破案,这确实是让人欣喜的一面,也能带给我最大的信心继续走下去。
    新报:身兼法医和畅销书作家双重身份,这中间的转变你是如何适应的?
    秦明:我的写作是用业余时间当做业余爱好来做的,也不占用工作时间,所以其实说到双重身份,也谈不上需要适应。而且写作和我现在的工作还是接触比较紧密的,毕竟我写的也是工作上的事,两者也是相辅相成,互利互助的关系。通过写作我可以总结工作中的问题,完善不足,而工作也帮我积累了创作的素材,算是一个良性循环。
    术业有专攻,用刀是一把好手,但用笔却不一定了。一提到写作技巧,总是让秦明很头疼。初次创作的秦明“连个题目都编不出来,更别说编排情节”,写故事也只会平铺直叙。好在工作经验为他积累了不少素材,从不担心会没有思路。一有时间,秦明也会多读书学习,磨炼文笔,希望不辜负读者,做一个“能写很久的作者”。
    新报:从2012年开始,你用真实记录的方式在网络上发表了第一部犯罪推理小说《鬼手佛心:我的那些案子》,当时是怎么想到要创作小说的?
    秦明:之前其实没打算写小说,刚开始也属于歪打正着,那时候就是写博客,一篇一个案子,把自己印象比较深的案子记录下来,可能几千到一万字,平铺直叙地记录,就像是工作日志。后来,很多的机缘巧合,才有了出书的机会。最初的那些读者也帮了我很多,他们的关注和鞭策,才让我写到今天。
    新报:写作对你来讲难度大吗?
    秦明:难度还是挺大的。说起来惭愧,我对于文学的爱好是有的,但是如果说有什么造诣,那就差得很远了。即便是现在,已经出了很多书了,我还一直跟别人说,自己还算是文学的门外汉。对文笔这方面确实比较欠缺,有时候想描述一个场景,总感觉肚子里有很多话,就是表述不出来,这方面确实是自己的短板,这一点有点对不起我的读者。但是我现在也在努力地读书学习,让自己获得一些进步,让自己的小说写得更加吸引人,更加有层次和深度。
    新报:刑侦题材的小说,推理是关键,你平时是否也喜欢悬疑推理类的作品,哪位作者或是哪部作品对你个人创作影响最大?
    秦明:悬疑类的小说我看的其实并不多,但是对我有影响的人不少,像雷米、蜘蛛、周浩晖,他们虽然年龄跟我差不多大,但都是我写作上的前辈,对我有很多鼓励和帮助。雷米之前跟我说过,不要看太多同类型的书,因为你的写作风格可能会被别人带偏,自己要有自己的风格。他曾经在送给我的签名书上写过一句话,“做一个能写很久的作者”,我一直把它当做座右铭。
    新报:是否还有新的创作计划?
    秦明:“法医秦明”这个系列的第六本正在创作,另外我还开了一个新的悬疑系列,叫《守夜者》,新系列颠覆了“法医秦明”的各个方面,从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包括整个情节结构到悬疑度,都有很大的改变,这也是我突破自己的一个尝试,也希望读者可以喜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