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动漫 >

《怪兽在巴黎》:能歌善舞的跳蚤,药不能停!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李萌 参加讨论


    
    《怪兽在巴黎》海报
    
    《怪兽在巴黎》剧照
    曾经看过一条新闻,事关国外某个小镇式微的跳蚤马戏团。顾名思义,上演一幕幕马戏表演的正是令人避而远之的跳蚤。这一微型马戏团生活在手艺人的木头盒子里,观赏马戏表演的看客需要借助放大镜的帮助,才能一窥这些玲珑艺术家的马戏表演。
    《弗兰肯斯坦》的故事流传了数百年。作者玛丽·雪莱在一次篝火夜谈后写下了这部科幻小说,也是历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通电后的肢体碎块组合成令人发指的怪物,他被世人厌弃,却对爱充满渴望。怪物和他的创造者——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之间充满了人性的纠葛,弗兰肯斯坦是怪物生命的给予者,同时也是他毕生痛苦的缔造者。
    将以上的见闻和故事作为原料,再辅以浪漫之都巴黎的背景,这就是动画片《怪兽在巴黎》的初始原型。电影放映员埃米尔陪同死党拉乌尔给科学家送腐殖土,外出的科学家留下一座长满奇异植物的阳光玻璃房,和一只给他看家、会用字卡与人沟通的猴子。拉乌尔尝试了各种实验药水,并且毫无悬念地酿成了一场玻璃房中的化学大爆炸。埃米尔的摄影机记录下了一切:在这场爆炸后,诞生了一个双眼通红的巨型怪兽。
    所有见过怪兽的巴黎市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惊吓,警方也对怪兽展开追捕。原来,猴子身上的跳蚤在变大药水、美声药水的作用下成长为红眼怪兽。在歌女露西儿的庇护下,他阴错阳差地成了歌舞厅红极一时的驻唱歌手,并且拥有了自己的名字——弗朗科尔。追逐名利的警察不停地追捕弗朗科尔,最终的大决战在涨潮的塞纳河上演。警察一枪射中弗朗科尔,但弗朗科尔在瞬间消失,只留下飘散的大衣和围巾。原来药水已经失效,他重新变回了一只小跳蚤。
    《怪兽在巴黎》的故事创意点和《弗兰肯斯坦》非常相似,但作为一部小说,《弗兰肯斯坦》探讨了更多的人性问题,而《怪兽在巴黎》则是一部标准的商业片。《弗兰肯斯坦》拥有一个悲剧性的结局:怪物报复性地杀害了弗兰肯斯坦的未婚妻,最终在北极自焚;《怪兽在巴黎》则以动画片常见的大团圆收场:科学家回到巴黎,为弗朗科尔重新调配了药水。于是他又恢复了巨大的身形,在歌舞厅继续着自己的音乐人生……
    作为一部老少皆宜的商业动画片,《怪兽在巴黎》的剧作规整,细节丰富,特别是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既适合儿童观看、又能很好地抓住成年人兴趣点的特征。下面将从故事、角色性格、问题解决和情节设计这几方面进行分析——
    故事上的儿童性
    由于接触到了“美声药水”,怪兽弗朗科尔拥有了过人的音乐天赋。他在舞台上大放异彩,这突如其来的成功让他对人和社会多了一丝美好的渴望。而在《弗兰肯斯坦》中,怪物在人类社会中屡屡碰壁,这种来自异类社会的排挤让他一再失望,从而导致了最终的悲剧结局。笔者认为,这恰恰是给儿童看的影片和给成人看的影片的最大不同:面向儿童的影片在表达不被人接受的个体时,往往是温柔的、充满希望的;而面向成人的影片,例如《弗兰肯斯坦》,往往是残酷的、现实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怪兽在巴黎》更像一个给孩子编织的美丽的梦——梦虽美,却不真实。
    角色性格上的儿童性
    在给孩子看的动画中,主人公有时候是儿童,有时候是带有儿童性格色彩的成年人。主人公拉乌尔被描绘成一个大儿童。他开着自己改装的车子,并且给它取名为卡特琳娜,穿着干草编织的大衣,并且一见到自己暗恋的姑娘就和她吵架。拉乌尔和朋友埃米尔给教授送腐殖土的时候,碰巧教授出差,在看门猴子夏尔勒的指引下,拉乌尔将腐殖土放在门背后。夏尔勒告诉拉乌尔千万不要碰任何东西,就在这时,拉乌尔的调皮和逆反心理占据了上风:他不仅碰了所有能碰的东西,还引起了一场化学物质的大爆炸。这是一种动画片中常见的儿童心理:越是不让碰什么,主人公越是迫不及待地打破规则。
    问题解决上的儿童性
    这里的“解决”指的是最终的解决。弗朗科尔拥有音乐天赋(讽刺的是,这惟一的一点天赋也来自于造物主——人类所制造的药水),并且期望得到人类社会的认可与接纳,这种渴望与《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如出一辙。然而,《弗兰肯斯坦》给出的是现实的结局:无论如何努力,异类终究是异类。直到故事的最后,怪物经历了无尽的挣扎和疯狂的报复,终于走向了自我毁灭。而在《怪兽在巴黎》中,跳蚤弗朗科尔“成功”地融入了人类社会,成了歌舞厅的一名歌者。在这里,“成功”是带引号的。细心的观众应该注意到,直到影片最后,弗朗科尔表演时始终都穿着大衣,戴着围巾、帽子和面具——所谓融入了人类社会,是变得和人类一样,起码伪装得看起来一样。这让笔者想起皮克斯的动画电影《料理鼠王》:一只梦想成为大厨的老鼠,经过冒险最终成为一家餐厅的后厨;然而,他只能悄悄地烹饪食物。因此,这都是动画片中一种安慰式的结局——故事中总有不可调和与无法解决的矛盾,例如跳蚤和老鼠不可能真正被人类所接纳。然而为了考虑儿童的心理接受底线,动画片需要在残酷的现实上加上一层温柔的薄纱,用团圆和美好的结局带来一种快乐和抚慰。
    情节设计上的儿童性
    在科学家的玻璃房中,拉乌尔拿走了一枚药水浸泡过的向日葵种子,这也成为最终大决斗里主角们的救命稻草。在大反派的逼迫下,拉乌尔和露西儿马上就要从埃菲尔铁塔上空跌落了。拉乌尔灵机一动,将兜里的向日葵种子扔进塞纳河……一棵巨大的向日葵长了出来,拉乌尔和露西儿刚好落在绽放的向日葵中。向日葵种子也最终解决了塞纳河水位上涨的难题:一株株巨大的向日葵绽放在塞纳河内。巨型向日葵的设定不仅浪漫,充满童趣,而且带来了一种视觉上的奇观。
    因此,面向儿童的动画电影绝不是幼稚的故事、角色、问题解决和情节设计,更需要温柔的故事讲述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