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家论 >

薛忆沩:品质取决于原著和译本间的“角力”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学报 袁欢郑周明 参加讨论


    短篇小说集《深圳人》是作家薛忆沩第一部跨越母语边界的作品,2016年该小说的英译版在加拿大正式出版发行,其后在蒙特利尔的国际文学节上获奖。这部作品引起一位法语译者的关注,该作品的法语译本将在明年春天发行。而新修改的中文简体字版《深圳人》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下月在上海书展上推出。7月23日,薛忆沩做客大众书局,与读者分享了“文学翻译的喜与忧”。
    “通过这部短篇小说集,越来越多的英语读者不仅熟悉了‘Shenzheners’这样一个在目前的任何一部英语词典里都还不存在的词,也认识或者更加认识了‘深圳’这座他们以前根本就不关心或者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的城市。中国的奇迹用文学的方式打开了一座座异域的迷宫……有人说,不断扩散的兴趣和好奇也许会让‘Shenzheners’这个读起来有点拗口的生词出现在将来的英语词典里。”薛忆沩在《深圳人》新序中这样写道,将“Shenzheners”这个陌生的词带入西方世界,正是文学翻译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薛忆沩表示此次分享会之所以选择“文学翻译”作为主题词,是由于他在“深入介入”自己的作品翻译过程中,与出版商、编辑、译者等人的斡旋中充分感受到文学翻译过程的奇妙性。
    “在翻译时代,原著和译本间存在一种‘角力’,翻译作品的成功,与作者的外语程度、译者的身份、编辑的立场等均有关联。”薛忆沩说自己的第一本英译本,他没有特别“在意”,导致为了适应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作品的段落被做了很大的切割,这种切割实际上破坏了小说本来的文体。如《母亲》一文以“突然,我决定不去送他了”开始叙述,英译版编辑认为“突然”这个词英国人不太使用,就去掉了,但这篇小说正是由这个“突然”引发的。这不仅涉及使用习惯,更是对原文文体产生了影响。薛忆沩认为,文学翻译要适应接受国家的读者阅读习惯,但是如何在不破坏原作文体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传达作品意义,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他看来,译者对文学的感觉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西方译作很多由汉学家翻译,但懂行的译者所翻译出来的作品与纯译者是不一样的。”他讲述了与法文译者间的奇缘,由此说明译者的“语感”对于翻译的重大作用。“法文版的翻译让我重新审视英译版的问题,我的法语译者以英文版为基础,却能够译出更接近于我中文原版的文体。”这位译者本身是一位作家,对作品细节的把握十分精准,同时她在深圳工作过,并且在深圳大学时被安排进入薛忆沩曾使用过的办公室,而她在加拿大城中租的房子又正好在薛忆沩楼下,一系列的因缘巧合使薛忆沩得以与这位译者相识。她了解深圳,了解深圳人的生活状况,这份“亲历”使得法语译者能够深入理解薛忆沩作品中所表达的“深圳人”的真实面貌,并且能够发现英译版的种种“不适”,加以改正。
    “走出去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走英国、走法国是不同的走法。”华文文学的传播是曲折艰难的,文学翻译在“走出去”时有需要坚守的部分。“文学翻译不需要过多关注作家还是编辑的话语权,而是要关注文学的文体美和语言美。”薛忆沩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