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杜浩:锻造英雄精神的熔炉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海外版 杜浩 参加讨论


    
    
    
    
    90年风雨征程,人民军队不仅解放了全中国,并承担起保卫祖国的重任,还用生命和鲜血锻造出忠于党和国家、勇于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魂”。这精神,融入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中。
    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
    人民军队来自人民,人民军队官兵所做的一切、所有的自我牺牲,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
    《张思德》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传记》丛书之一,2011年4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从“苦难的童年”“机智勇敢的少先队长”到“参加红军”“苏区保卫战”“强渡嘉陵江”,再到“冒死尝百草”,我们看到张思德的成长战斗经历。1944年,组织派他到安塞县烧木炭,炭窑崩塌,张思德不幸牺牲。
    张思德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普通的战士。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吃苦耐劳、服从革命需要、认真负责完成任务、不计较个人得失,体现出不平凡的自我牺牲、忘我奉献精神。1944年9月8日,在追悼张思德大会上,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赞扬“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从此,张思德的形象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成了激发全社会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永远不变的行为准则。
    “为了新中国,冲啊!”
    英雄董存瑞的故事,为我们阐释了人民军队在无数次生死考验中孕育的英勇品格……
    2016年9月,群众出版社出版由白东升所著的《英雄董存瑞》一书,为我们勾勒了英雄的短暂的一生。其中描写董存瑞惊天地泣鬼神“擎天壮举”一节,强烈撞击着我们的心怀: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夹着炸药包冒着枪林弹雨冲到桥下,可是,找不到支撑点,炸药包无处安放。总攻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桥上暗堡里的机枪喷射出罪恶的毒焰,无数勇士倒在前进的路上……董存瑞毅然大步跨到桥底中央,昂首挺胸,左手将炸药包高高擎起,右手猛拉导火索:“为了新中国,冲啊!”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的伟大形象,永远定格在人民解放军光荣的历史之中。
    1950年9月,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随后,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董存瑞的故事》。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毛泽东曾经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连死都不怕的军队,还有什么可以畏惧的?这是无数战斗英雄,以血肉之躯铺就的一条从未断裂的精神脉络。
    黄继光从小为地主老财当牛做马,在翻身解放做了主人后,他毅然参军入伍。1951年3月,黄继光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程芬编著的《黄继光:无所畏惧的钢铁身躯》(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把我们带回到55年前弹雨纷飞的朝鲜战场。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部队命令天亮前必须拿下零号高地。离天亮只有40分钟了,敌人的火力点以密集的火网封锁了突击队前进的道路。黄继光和另外两名战士炸掉了敌人两个火力点,但最后一个地堡里的机枪仍在疯狂地扫射,冲锋的时刻就要到了,已7处负伤的黄继光从血泊中一跃而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堵住了敌人机枪的射孔……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人民解放军秉承风雨九十年铸造的“红色基因”,在平凡伟大的革命建设时代,继续光大着人民军队的精神。
    上世纪60年代,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他,就是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雷锋,在短暂22年的人生中,把远大的理想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出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高尚情操,铸就了伟大的雷锋精神。
    雷锋生前和牺牲后,有多种记叙歌颂雷锋事迹的图书出版。笔者曾阅读过由部队文艺工作者胡世宗和雷锋的战友陈广生合著、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传记文学《雷锋》,主要叙写了雷锋从16岁到22岁这段短暂而重要的人生旅程,把一个才华出众、激情如火、具有强烈的理想色彩和坚强毅力的雷锋形象呈现在我们读者面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可读性。
    我们熟悉的《雷锋日记》,记录了雷锋的追求、信念、情怀和操守。“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对人民的“大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们读懂了雷锋精神的核心思想。《雷锋日记》历经几十载,一再出版,红遍中国,成为影响中国人半个世纪的“宣言书”。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968年11月18日清晨,欧阳海所在部队野营训练沿铁路行军,行至湖南省衡山车站南峡谷时,满载旅客北上的288次列车迎面急驶而来,驮着炮架的一匹军马猛然受惊,窜上铁道,横立双轨之间,就在火车与惊马将要相撞的危急时刻,欧阳海奋不顾身,跃上铁路,拼尽全力将军马推出轨道,避免了一场列车脱轨的严重事故,保住了旅客的生命和人民财产的安全,欧阳海却被卷入列车下壮烈牺牲,年仅23岁……
    “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欧阳海,是继雷锋之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涌现出的又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他的英雄壮举震撼了全国人民的心灵。时任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创作员的军旅作家金敬迈,经过采访,仅用28天即完成了30万字的长篇纪实小说《欧阳海之歌》,创下3000万册的发行量,成为一代人的红色阅读记忆。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这些英雄诞生在不同的时代,历经不同的战斗岁月,但他们在无数次生死考验和艰难挑战中呈现出的英雄主义精神却是如此相似。
    这是一条贯穿年轮的红色血脉,这是一代代人民军队官兵用生命和鲜血共同融汇的精神底色。这种英雄主义品格,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记忆的一部分,被深深镌刻进共和国史、革命史和军史的“红色基因”之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