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唐明生:岂止是“一些玉米高粱”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学报 唐明生 参加讨论


    《李伦新文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作为他曾经的属下,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真诚地向他表示祝贺。
    一本本摞起,高约盈尺的10卷文集,分长篇小说卷、中短篇小说卷、散文随笔卷、海派文化卷和人生追忆卷,约300余万字,收入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新千年前后写下的文字,时间跨度60年。刚迎来百岁华诞的钱谷融先生为文集撰写了题为《细水长流,源源不断》的序言。龚心瀚、丁锡满、余秋雨、王安忆、叶辛、赵丽宏、杨扬等学者、作家、评论家为老李作品写过的序或评论性文字,也一并收入文集。
    承老李信任,邀我协助他编选文集,使我有幸能先期阅读他的全部作品,尽管这些作品以单行本出版时,他都曾签赠给过我,但这一次的集中拜读,比起以往的零星翻阅,对他的曲折人生、前行脚步、创作历程,有了更为深切的感受。
    10卷文集,头三卷是小说。第一卷《梳头娘姨传奇》《梦花情缘》,第二卷《非常爱情》为长篇小说;第三卷《爱的咏叹》为中短篇小说。时间上,18岁那年写下的短篇小说《闹钟回家》,是小说创作的发轫之作,为此他被推选为上海市青年文学创作组小说一组副组长。从短篇起步,继而由中篇到长篇,渐入佳境。三部长篇多取材于亲身体验,关注的是上海老城厢地区普通人的生存状态,表现手法是现实主义的,对弱者有一种人道主义情怀,有强烈的爱憎倾向,多侧面地折射出时代风云和社会风情,富有鲜明的上海特色,其中尤以《梳头姨娘传奇》最具代表性。小说的主角是一个穿街走巷替人梳头的梳头娘姨,平凡普通却具有独特性,从未有人写过。凭借深厚的生活积累,小说写出了这个人物的前世、今生和后传,为当代都市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新形象——梳头姨娘。小说在《解放日报》连载后,受到广泛好评,获上海大众文学奖长篇小说二等奖。
    从第四到第八卷为散文随笔卷,依次卷名为《思辨墨录》《船过无痕》《明日玫瑰》和《上海点滴》,计八百余篇。一方面政务缠身他无暇再顾及小说创作;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多彩的生活时时叩击心扉,神思遐想不吐不快,于是写下了大量散文随笔。丰富的人生阅历,敏锐的洞察眼光,使他总能找到可写的题目。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或讴歌,或褒奖,或鞭笞,皆真情流露,蕴含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他对历史、对现实、对民族、对国家的一种良心和责任感,读之受益匪浅。
    第九卷《上海,一部耐读的书》为海派文化卷,系以随笔笔法做文化研究。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老李受聘担任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职教授,从事海派文化的发掘与研究。每年召开一次研讨会,出版一本论文集;为迎接世博会,主编《海派文化丛书》33本,广受关注。他本人亦同步前行,写下了有关海派文化的萌芽、特点、发展及展望等文字,集而成此卷。
    尤其值得一读的是第十卷人生追忆卷,用老李本人的话说:“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岁增长,我常常会凝神注视自己身后那漫长而曲折的行程,回眸以往岁月留下的那深浅不一、正正歪歪的足迹,总会感慨良多。”和前九卷都是“创作”不同,这一卷带有“自传”性质。文体也有创新,既情景交融又夹叙夹议,既可单独成篇又前后连贯(自称“连贯性随笔”),极具可读性。
    编就文集,在 “作者简介”中老李写了如下一段文字:“工作之余再握笔,写了些有感而发的短文,心血来潮时再写小说,至今还没有特别满意的作品。这里奉献给读者的是常年耕耘收获的一些玉米高粱,希望笑阅,祈望批评指正。”——老李谦虚,虽言“一些玉米高粱”,可“玉米高粱”给予人的营养却是不可低估的。
    (《李伦新文集》李伦新/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1月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