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周庆荣:让光芒之喉,喊亮这个世界——读三色堇散文诗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周庆荣 参加讨论


    就我们的一生而言,大地上的事物确实太多。因为我们无法看完,所以只能有选择地去看。而且,我们经常会把事物看错,譬如以貌取物而误会了事物内部的本质。关键在于,同样的事物,由于我们自己每时的心情不同,也会把事物看向别处。
    散文诗的叙述,其真正魅力恰恰在于它激发出一个写作者把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看到别处的能力。我们说着地面上的事,却把天空当成听众。这个时候,天空才能不虚无缥缈。
    读三色堇的散文诗,我感受到她善待眼中事物的真诚。这些写作的目标,经常是她经过选择而认真注视过的存在。出于一贯的敏感和细腻,她每每都会用文字记录下来。不同的是, 她没有用分行诗歌来记录,而是选择她以前并不擅长的散文诗来完成。
    尘埃在风中灵动跳跃,最终却要回归大地。大地坚实,它能够允许我们一边慢慢行走,一边认真观察。遇到山川可以抒情,遇到沟壑可以思考,一些被惯常忽略的细节我们可以多看几眼,多说几句,这或许便是散文诗的优势之一。三色堇作为一名成熟的诗人,步入中年之后,开始大量的散文诗写作,这使得她的文本拥有很高的起点。虽然,她面对事物以自己言说为主,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散文诗叙述时让事物本身出来说话的特长,但是,她诗性的语言足以证明自己已然成为一位优秀的散文诗写作者。
    总有一些夜醒者,他们醒着,回忆白天见过的事物,在阳光下,这些事物拥有属于自己的色彩与迷人的特征。三色堇是否像许多人一样在深夜写诗,我不清楚。从我自己处理所看过的风景而言,我一般都是在夜深人静时把白天的场景一一回顾,然后试图完成对分散又相对独立的景象进行萃取。每一个地方总有许多独特的地理或者人文的存在,这些存在是分开来说还是有机组合,取决于写作者的偏好。三色堇是喜欢分开来说的人,她认为自己有时无眠正是因为白天所见到的风景总是挥之不去。她的心在悸动。“生命因为邂逅,黑暗便在光明的出口戛然而止。”(《悸动》)
    我们的国家非常大,仅地理上的美就足以让人一生无法穷尽;我们的国家在人文上非常深厚,随便一段往事就会令人怅然深思。三色堇的笔下,有西域风情,有江南婉约,有青藏高原荒凉的城,有庞大的森林和辽阔的海洋,她足之所至,必将变成诗文。
    “七月的高原,我没有强悍的体魄,落地生根的思想,没有足够的力量拔剑出鞘,只有与这片浩荡的马兰草摆弄着阳光。”(《马兰滩草原》)
    “高原上的细雨,它了解这群人的内心,它知道帕米尔海拔的意义。它清楚高原的风从集体的呼喊到闪电雷鸣的过程。”(《高原上的细雨》)
    一般来讲,以咏叹的方式记录事物,容易给事物增魅。尤其是那些与宏大历史有关的地理存在,我们在叙述时需要祛魅。还原它的客观,是对它的尊重。它之所以悸动了我们,正是因为它自身的内涵和外形的美好。三色堇采用的笔法恰恰多在于主观单向的描绘与感喟,她用感喟去把场景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关联,以事物对她所产生的作用来彰显事物的意义。这样的写法虽然简单,但是极具风险,更考验一个写作者对文本的驾驭能力。
    简单,在于我们面对客观存在,总会出现属于个人的一些态度;其风险则在于如果你的态度曲解了事物,或者不慎囿于个人化的抒情,就会影响更多的人对你笔下事物的看法。从这个角度来说,三色堇诗歌技巧充分,而在发挥散文诗的叙述优势方面稍显不足。
    散文诗的叙述,一般来说,要充分尊重事物本身。我们要沉住气让事物先说,说西部的边陲,不说遥远,只说它存在的理由;说江南,不说它的柔美,说它一直为自己虽然也是土地,但却没能生长辽阔的草原而内疚。因为每一处存在都是我们经验里土地的一部分,我们的内心能否把它们相互融合而呈现土地的完整风貌,取决于我们心灵的容量。这样说,不等于不同意三色堇把景致一处一处地说。相反,我在阅读中时时受到感染,仿佛自己也身临其境。她擅长由外向内地反观,似乎任何有特点的事物都能够让她的心灵悸动,这样的悸动可以帮助我们远离或者超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惆怅,然后又使我们在从风景的启示里找到认真对待现实的理由和力量。她且咏且赞,有时宁愿委屈了自己,也要把美好的话语诉说给眼前的风景。或许正是这种由衷的赞叹,使她能够一直赋予生活以斑斓的色彩,使她的文章成为生动的画面,从而构建她文字里那种乐观热情的调性。这样的调性,其实就是写作者应该给予他者的馈赠。
    使她内心产生悸动最多的是她的第二故乡——西安。这是一座她只能热爱的城市,在从古到今的热闹里,她发现了一块砖的冷静。在现代喧嚣的氛围里,这样的冷静带有寂寞的悲苦。她不说寂寞,只说美好。因为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往事的参照,它今天的一切就是全部,而如果它因为往事而黯淡,它给人的思考将会异常沉重。三色堇深谙个中道理,她在用前朝记忆给她所在的西安加重的同时,更关注它今天的真实。她的热爱与寻常感动于是就从日常所见开始:
    “我开始爱上这座古城,爱上它灰色的主题,爱上暖暖的姿态,缓缓的眼神,再也不用心急如焚,它改变了我的矫情,我的任性,我的携着忧郁的旧时病症。”(《再次写到长安》)
    “一个沾着露水和花香的长安,一个刻满了历史的烽火,青铜一般厚重的长安,承载了多少时光的薄刃。”(《初春,长安》)
    唐代距今已远非六百年,我对古城西安不是很了解,是否明代又有修建?历史的虚实或许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三色堇已经用日常的目光看到了这个城市久远的档案,城市不能没有出处,就像人的爱与恨同样需要出处。谜底的表象是历史里的灰,如同眼前灰色的墙砖,但是谜底揭开后的真相却一定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一样炫目。三色堇把她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具体在今天的生动里,由此可见她处理历史时的高明。
    这几个月来,我一边陆陆续续地读,一边被三色堇的文字感动。虽然觉得在许多地方她本可以慢下来,可以不急于迅速赞叹她所看到的事物,但是,我赞同她省略了地理上的诸多沟壑,省略土地上荒芜的部分,甚至也省略了我们经常惆怅的环境的暗淡和人性中依然存在的黑暗,赞同她固执地呈现世界的色彩斑斓。她试图用散文诗的光芒,喊亮这个世界。
    她的这一文字方向,比她的文本更加可贵。如果我们大家一喊,世界就多一些明亮,我愿意也用光芒之喉,和她一起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