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图画书《葡萄》,我联想到伊索那则著名的寓言《狐狸和葡萄》。我无法确定作者创作意识的背景里一定有这则寓言,但是《葡萄》的故事的确与《狐狸和葡萄》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因为没有“教训”的姿态,所以天真无邪、放松幽默。 《葡萄》能够十分传神地以语言和绘画,描写出小狐狸可爱的天真性格,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作者站在幼儿的立场,抓住了幼儿的逻辑。如果说,种葡萄要有爱,这还不是只有幼儿才会有的想法,那么,请教猪妈妈等人,通过忍住嘴馋而理解“爱是恒久忍耐”,恐怕就是幼儿特有的心思和理解事物的方式了。 儿童文学的幽默与儿童的心理和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幽默不是纯然客观地来自于儿童的生活,而是包含着作家的审美发现和审美创造。在《葡萄》这一幽默的故事里,我感到幽默一方面是来自幼儿特有的天真,另一方面则来自作者的心性。我似乎在语言和绘画所共同完成的故事叙述的背后,看见作者自己也在微笑。她是有意把“爱”这一高尚又严肃的事物,与“吃”这一看起来既不高尚又不严肃的事物嫁接在一起,从而营造出幽默的效果的。没有紧紧绷紧着的思想,没有过剩的情感,是这部作品的令人称道之处。 真正的幽默往往有严肃的东西蕴含其中。如果我们承认小狐狸的追求“吃”的生活也是生活的话,我们就应该为执著追求梦想、努力求得实现的小狐狸的天真所感动。就算我们大人看不出这些,小孩子却能心领神会。也许习惯于一般文学阅读的成人会觉得这个故事太“小”,但是如果站在儿童的立场,这个故事其实大有深意。表面看来,整个故事表现了小狐狸对“吃”的执著,但是,作者对于小狐狸为实现“吃”这一理想所采取的行动、所付诸的努力的描写,却使作品超越了“吃”的次元,进入了精神生活的境界。(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朱自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