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寄希望于未来教育理念和学校规划的改变,但更实际的努力,也许是鼓励孩子多出去玩,建立起孩子和自然的联系,在孩子心中埋下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种子。 “听到自然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14岁的女儿从电脑前抬起头来,不假思索地回答:“树林、湖泊、沙漠、草原、绿色、清新的感觉,还有危险……”我知道树林、湖泊、沙漠、草原都是小时候她跟随“自然之友”和“绿家园”的志愿者们去过的地方,危险指的是? “毒蛇老虎之类的野生动物啦,再有就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说完,她又低头打理起自己的QQ空间来。 在阅读《林间最后的小孩》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女儿算是患上了“自然缺失症”的孩子吗?她第一次跟我们去内蒙古沙漠种草时才3岁多一点,作为“自然之友”和“绿家园”的小志愿者,她小学阶段去过山西壶口种树、山东东营看大天鹅,去过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在西南的怒江峡谷赶上过几十年不遇的大雪……和同龄人相比,她的自然阅历算是丰富的,曾在大自然中调动各种感官闻过、听过、触摸过、品尝过,体验过鲜活的感觉,上学后写作文很有灵气,摆弄起相机来在构图和用光上时有独到眼光,似乎吻合专家所言——充分地观察和全身心地感知自然,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可是,上初中以后她的课外时间基本交给了课外班,偶有机会去野外也一定忘不了带着PSP、MP4和手机,平时更喜欢呆在有插座的房间里玩电子产品,写作文越来越模式化,看小说必跳过风景描写的片段……小时候曾经拥有过的那些体验自然的经历,似乎并没有使她获得“自然缺失症”的免疫力。 其实,人类天生有一种接触自然的需求,一项历时10年的研究指出,房间里看得见树的病人,比只能看见砖墙的病人要早一点出院;监狱朝向院墙的犯人,比朝向农田的犯人生病的概率高2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证明:与自然的直接接触对儿童的注意力缺失、多动症、抑郁症都有治疗的功能,对认知能力和压力管理也有改善。 1983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了里程碑式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有7种类型(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和自省)的智能,最近他又增加了第八种:自然智能。据威斯康星大学的教育心理学教授威尔逊的研究,具有第八种智能的儿童有如下特点: 拥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随时可以运用这些敏锐的感觉发现并区分自然界中的事物;喜欢户外运动,如园艺、野外远足,观察自然现象的实地考察;容易观察到周围的形状——相同之处、不同之处、相似之处和不正常之处。对动物和植物感兴趣,并细心照料它们。能观察到环境中他人无法察觉的细微之处;创建、保管或拥有自然物品的收藏、剪贴簿、记录本或日记——这些有可能包括观察记录、素描、图画和照片,或是标本;从很小就对与自然、科学或动物有关的电视节目、视频、书籍或物品非常感兴趣;表现出对环境保护和濒危物种的强烈意识;可以轻松地记住从自然界中发现的物品或种类的特征、名称、分类和数据。 但目前中国渴望孩子拥有成功人生的家长,忙着(也是盲着)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培训班,唯恐孩子在奥数、英语等各种才能上落在别的孩子后面,却很少会想到,和自然的接触就像营养和睡眠一样必需,领孩子到自然中是父母的责任。 世界经合组织2003年底的一项研究表明,包括美国在内的31个国家中,芬兰儿童的读写能力位居第一,数学和自然科学名列前五。专家认为,这得益于芬兰倡导基于环境的教育,把大量花在课堂上的时间转移到自然环境或是周围的社区上来。 基于环境的教育,我们可以寄希望于未来教育理念和学校规划的改变,但更实际的努力,也许是鼓励孩子多出去玩,把他们从电视机前的沙发上领到户外的森林田野中,建立起孩子和自然的联系,在孩子心中埋下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种子。 也许,童年的自然体验看得见的好处并不多——课外作业的一个好成绩、选择专业时更宽泛的选择面,最多是报考国外大学时实践能力的加分,但“自然缺失症”的潜在危险却不可小视。试想,一代没有或少有自然体验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听到沙漠化、泥石流、野生动物濒危这些字眼不会心疼,看到长流水、长明灯懒得伸手关上,喜欢选择方便的一次性用品、豪华的过度包装商品,觉得环保、低碳只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任务而非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这将是多么可怕的未来! 把孩子领到自然中吧,早一些,多一些,快一些!别再用没时间、没条件、没好处等无形的“帘子”把孩子和自然隔开,把孩子变成只看得见砖墙的可怜的“病人”! 写这篇文章时,我一直看着女儿专注于电脑的背影在想,小时候的那些自然阅历对她有用吗?谁知道呢?“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在她未来的人生之树上,那些和自然亲密接触的种子应该会开出很美丽的花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