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编辑曾经最不想出版的书,这本书曾先后经历了3次退稿。 哈佛曾经是我最大的梦想。但是,《“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是所有我出版的图书中,唯一一本开始就坚决不想出版的图书。尽管摆在我面前的是一份少见的辉煌履历:进入500强企业戴尔工作、考上哈佛大学最难考的哈佛商学院、毕业后成为“花旗银行全球领袖计划”成员、联想集团总裁高级助理。 坦率地说,看见哈佛这两个字我就半点兴趣都提不起来,因为已经有了《哈佛女孩刘亦婷》,没必要再出版一本类似图书。同时,我强烈反对把考上名校定义为教育成功,非常不愿意出版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上名校的图书。但是,一个现在已经非常优秀的大学生告诉我,于智博在香港出版的书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这说服不了我,任何一个北大和清华的学生都可以用来激励后学,何况哈佛的。对我来说,再优秀也是跟风书,再好也没必要重复出版。 我决定退稿。书稿退了,但是拒绝了推荐人的热情让我心里忐忑。当听说一位记者朋友计划要做留学生专栏报道后,我马上请他采访于智博。 我以为这样又高又帅的阳光男孩,一定会让记者青睐,但事实让我大跌眼镜。记者对我说,他不能报道于智博,因为他想报道从小就特别优秀,甚至比刘亦婷小时候都出色的孩子,现在有的是。从哪方面看,都轮不到报道于智博这样小时候表现平常的。 听了记者的话,我满腹疑问。查找相关资料后,结果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生活在底层的孩子本来只有一类:吃不饱穿不暖的。自从有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世上多了一类更可怜的底层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眼里,孩子被分成了两个阶层——在起跑线上赢的和输的,如果说这些生活在成绩底层的孩子连旧社会的农奴都不如并不过分。在旧社会,虽然出身低下会被社会歧视,但是,尚能得到家庭温暖。现在的差生,不仅在学校抬不起头,在家里也备受责难。家长们心里只有对孩子学习的担心,满脑子担心将来没出息,爱和自由没地方搁,被忽视了。 我详细了解于智博小时候的情况后更加吃惊,他小时候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他属于隔代养育,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被认为是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留级后仍然在班上排名倒数;在他9岁时父母离异,正是专家们特别强调的心理成长关键期。 他的成长过程犯了太多教育专家提出的禁忌。不是“赢”的都不愿意报道,现在了解到小时候“输”得这么惨,这书更不能出了! 但是,那些触目惊心的报道让我不能平静。我小心地向于智博了解小时候父母离异对他的影响,他说不记得小时候父母离异对自己有什么伤害,但是小时候确实因为排名倒数而倍感颓丧、饱受打击。 看了于智博的精彩经历,你也许会惊奇,一个基础这么差的孩子,怎么会爆发那么惊人的后劲!原因在于他的父母采用了与现在流行的家教方法完全不同的,特别适合典型男孩的教育模式。我想于智博的案例对于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具有拯救意义,是缓解教育危机急需的典型案例。 然而说服父母把孩子小时候优秀的事迹写出来很容易,让父母写出孩子小时候被人瞧不起的经历,应该是很不容易的。没想到于智博的家人一听可以帮助“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但是,于智博的家人只同意提供资料,坚决不同意撰写图书。身为香港教育学院教授的于爸爸说,他不是教育家,不能随便写书误导家长和孩子,他建议我找教育专家撰写。 很多记者采访于智博的父亲,觉得很失望,他们希望了解于智博上哈佛是怎么策划出来的,却得不到满意的答案。于爸爸实话实说,书中也写得清楚,于智博走到今天,一直是他自己在计划,计划的过程相当精彩,足以让孩子们看得如醉如痴,但是,这绝不是父亲的计划。他父母的成功,在于清楚孩子不是自己的饰品,尽管人生并不轻松的他们很需要这个饰品。 现在书终于出版了,有些人质疑把小时候写那么差是为了炒作。他们不懂,如果于智博小时候出类拔萃的话,他早就被媒体报道了,不会等到现在才这么艰难地出书。(张立红)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