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及读书,我总以为,既要“旗手”更须“推手”。“旗手”,就是引导者,引而得法,后来人就不会迷失方向,就跟得紧、贴得近;“推手”,就是鞭策者,读书同时需要压力和动力,失却动力,就会停滞不前、功亏一篑。 孩子读书,尤须“旗手”指引。美国著名作家斯坦说过:“只要一个孩子爱上阅读,最重要的最经典的书他总会读到,如果他不喜欢阅读,重要、不重要的他都不会去读。读书是一种终生的学习能力,只要把孩子引领上阅读之路,有了很好的阅读习惯,他们自然会主动地去找书、读书,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想起犹太人在孩子出生以后,总是用《圣经》蘸一下蜂蜜让孩子用嘴去舔,以让孩子知道书是甜的,进而喜爱读书。这种导引,不可谓不高明。 引导的方法,自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看效果,怎么好就怎么来。“旗手”固然重要,但“推手”也必不可少。每个人都会碰逢压力,特别是职业带来的压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一个真正有志向的人而言,在职业带来的巨大压力、无形“推手”面前,必然会化压力为动力,进而好读书、读好书,并读有所悟、读有所得、读有所成。读到一则报道,说让教师列出自己系统读过的书目,结果每个人都列不出太多。都说教师要让学生有“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并做到“长流水”。假如教师少读书以至不读书,充实不了自我,又怎么去充实学生?自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又怎么教学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自己没有教育激情、思想和智慧,又怎么保证学生的学习有激情、思想和智慧?从2011年3月起,浙江温州掀起了一场“重读”课本的教学改革,10万名中小学生教师全员参与其中。改革的宗旨就是比拼教师学科素养。面对“5年素养长跑”的压力,教师将经受“文本解读、学科技能、科学人文知识、才艺等4个方面”的培训提升。相信,通过这样的培训,化压力为动力,必能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左右逢源、触类旁通,进而令学生富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 面对职业压力、职业“推手”,养成“职业自觉”很重要。“职业自觉”,就是强调读书的内在动力,进而追求一流的职业境界。北师大邱椿教授早年留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中国古代学者的教育思想。他的书房四壁皆书,随手抽出一本,都有他密密麻麻的旁批。研究王夫之,他更是严谨、深刻。他曾对学生说:国内无论是搞思想史还是哲学史的,研究王夫之的都有,但没有一个人看完过王夫之的全部著作;他自己写王夫之的时候,通读王夫之的全部著作,而主要的著作至少读过两遍三遍,才敢开始写。“通读王夫子的全部著作,而主要的著作至少读过两遍三遍,才敢开始写”,折射的自是邱椿教授的“职业自觉”及其严谨治学的学术情怀。 作家苏童说过:“读书,尤其是青年时代的读书,或许不能解决你短期内的任何问题,比如思想迷茫、专业选择,等等,但在未来,却有可能创造一个连你自己都想象不到的奇迹。而我,就是一个例子。”热爱读书吧,“旗手”和“推手”的互动,必能令每个读书人脱俗志新、更上层楼。 (赵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