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梅、陈建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推出的《参与式规划与学校发展》一书详细介绍了“参与式规划”在西方国家产生、发展的背景,阐述了它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重点分析了作为一所基层小学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如何通过参与式规划,制订并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整个过程和经验体会等。 重在全员参与 按照该书的观点,参与式规划是指在“参与式发展”和“内源发展”的理念与方法的指导下,规划师与发展主体共同参与,分析区域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区域资源确立发展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监测和评估鉴定新的问题,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和新的发展活动等一系列持续不断的循环活动的过程。 因此,该书强调全员参与是参与式规划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既强调作为学校领头羊校长的设计规划发展能力,同时也注重包括在“学校共同体”内的学校领导班子除校长在外的其他成员、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和地方教育官员的协同参与。 该书认为,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协同合作的过程。作者介绍了作为案例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具体做法:既发挥学校规划师、科研专家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作用,又注重发挥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过程的统一开展教育改革,不仅制订了符合校情的规划文本,更重要的是,通过动态的规划实施过程,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开阔了眼界,打破了教师们原有的思维定式,提升了教师的分析能力、策划能力以及专业实践能力。 强调人的发展 参与式规划既强调以人为本,重视组织中发展主体的赋权,又重视组织的发展需求,针对组织差异设计不同的发展思路。同时,它更重视强化人的发展动机,以人的能力建设为核心,促进学校的内源发展。参与式规划对于学校发展而言,具有独特的价值。 参与式规划的价值之一是可以整合校长的态度、专家的技术、学校的乡土知识和教师的经验。参与式规划可以对规划师、科研专家和“发展主体”(学校教师)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进行最为合理的定位。它把学校教师当作发展主体,学校聘请的规划师和科研专家主要通过“工作坊”,与发展主体共同研讨规划及其实施。规划师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建议者、协调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参与式规划有助于促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通过参与式规划,有助于把学校发展规划作为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突破口,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一条基层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新路径。 挖掘学校特色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特色,就没有个性,最终也就很难有大的发展。可以说,追求学校特色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在实施参与式规划过程中,把童话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特色之一来大力推行。为了发挥校本课程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作用,让儿童喜爱的童话教育成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该校教导处、科研室与语文教研组教师进行了多次调研、论证,确立“走进童话”为校本课程。这门课程以奠定学生“终身学力”为目标,让学生快乐地阅读,快乐地思考,快乐地成长,让学生在经典童话中学会品味真、善、美。该校不仅确立了分年段的“童话教育”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以听、讲、读、演、画、编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还精心设计了一幅幅活泼可爱的“童话”墙,它们仿佛一个个鲜活的童话主人,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姚郁会) 《参与式规划与学校发展》,倪梅、陈建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