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成长 >

《中国童谣》:重新品味中国经典童谣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报 郭骅 参加讨论

    我是带着一种补偿心理做这套《中国童谣》的,想要弥补的小小遗憾是:女儿小时候,应该是四五岁左右那段时间,曾经很痴迷于创作各种让人听不懂的歌谣,当时,看着她小身体有节奏地摇晃,大脑袋一点一点地配合着那些哼哼声,我知道她在享受某种韵律和节奏,但从没听明白她到底在念叨什么。那时的我,肚子里只有几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
    每个人的童年百宝箱里,都有几首童谣吧?孩子们为什么喜欢童谣?童谣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我发现,借着这次出版童谣的机会,对童谣做点深入的探究,原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先从日常的观察说起。我们都知道,日常生活中孩子常常出语惊人,他们会无师自通、创造性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如,一个二年级的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我爬到山顶,绿色的风吹过来,我站在那,像树一样凉快。还会说:我的牛奶跳着圆圈舞,慢慢地,没有力气了……
    孩子天生会比喻、拟人、夸张……这些诗人们反复推敲、苦思冥想追求的东西,从孩子嘴里出来时会如流水般自然,不费吹灰之力。当这些天生的语言天才与童谣相遇,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像老鼠爱上大米一样。
    我们知道,孩子们都喜欢游戏,而游戏是创造性的一个表现。所以,孩子天生有戏耍语言的倾向,他们喜欢“胡闹”。这点需求,很多童谣都能满足。请看:“月亮奶奶,要吃韭菜;韭菜好辣,要吃黄瓜;黄瓜青青,要吃油饼;油饼喷香,要吃面汤;面汤稀烂,要吃鸡蛋;鸡蛋腥气,要吃公鸡;公鸡有毛,要吃樱桃;樱桃太酸,吃个栗子面丹丹。”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将一连串食物连在一起,语词之间胡闹一气,这样一派景象不是很好玩吗!
    再看这首:“金银花,十二朵。大姨妈,来接我。猪挑柴,狗烧火。猫儿煮饭笑死我。”类似的童谣总是能让孩子们哈哈笑。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这么高兴?因为它把生活中确定的东西颠覆了:猪挑柴,狗烧火,猫儿煮饭。童谣创造了一个和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生活画面,它营造的世界有大量留白,这样的留白能让孩子驰骋想象力,天马行空地飞。不要问这样的童谣有无意义,这样发问的,常常是被各种所谓意义洗脑的、墨守陈规的成年人。
    对孩子们来说,高兴本身就足够了。如果非要进行学究式的描述,可以说:描述的混乱造成了这首童谣的幽默。它打破了日常规则,给了儿童在想象中挑战规则的自由。研究儿童文学的人都知道,放任混乱是儿童文本产生乐趣的常见形式。
    美国哈佛大学古典学者哈夫洛克认为,节奏可能是所有生理乐趣的根基,而童谣的重要特征就是节奏,重复的节奏,重复的韵律。比如这首《姥姥家唱大戏》:“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女你也去。”这首短短的四行儿歌,前面六个三字句,你可以随意停顿,当成六拍念,也可以当成三拍念,还可以把前面四个三字句作为两拍,后面两行作为一拍念,兴之所至地停顿,根据不同的停顿,构成自己喜欢的节奏,每念一遍,节奏都有变化。
    尽早给孩子念童谣吧。在他还不会说话、听不懂多少话时,就给他念。儿童是用感官认识世界的,他对世界的认识都来源于主观感受。无论是刮风下雨、飞禽走兽、针头线脑、花鸟鱼虫,都是一个个生命体,他会用自己的感官把世界联想在一起,诗人们苦苦追求的通感,在孩子那里是自然的秉赋。
    童谣具象化、视觉化的文字营造出的画面和声音,正好为孩子的心理感受提供了具体的比拟物,能唤醒孩子对文字的感觉、对声音与图像的乐趣。比如“欢迎秋姑姑”这首:“小蜜桃,嘴笑歪,小石榴,嘴笑开。欢迎秋姑姑,又到山乡来。”用拟人的手法写蜜桃、石榴和秋姑姑,再加上田原那娇憨笨拙的配画,山乡秋景鲜活地走进孩子的心中。再比如“小河水,弯弯流,弯弯流过一小洲,小洲上面有只鸟,唧唧啾啾放歌喉。唧唧唧,啾啾啾,忽然小洲晃悠悠;惊得小鸟飞期看:呀!原来是条大水牛。”这首儿歌,以拟声的修辞方法,双声叠韵、反复的句式,一唱三叹,有一种绕梁三日的音乐美。(郭骅)
    《中国童谣》(共8册),李光迪、金波∕文,胡永凯∕图,连环画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