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的理工科大学生平均每月会买百元以下的文学书籍,中文系的比例达71%;每天的业余时间,有29%的理工科大学生能拿出一个小时阅读文学作品,中文系的学生达75%;79%的理工科大学生认为当今社会谈论文学可以提高人的品位和层次,35%的中文系学生坚持认为文学对社会进步有很大影响……调查获取的这些数据,让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黄万华感慨大学生的文学阅读依然充满活力,“比预想的要好一些”。他所撰写的报告《学校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调查》刊发在今年第8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上。 大学生的文学阅读广度令黄万华惊讶。从纯文学到通俗文学,从实验探索性刊物到大众读物,从专业性报纸到普及性读物,都有大学生关注,“即使是《诗探索》那样的‘小众化’刊物,也有6%的中文系学生和1%的理工科学生涉猎”。这表明大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强,不再和中学阶段一样被老师和教材“牵着鼻子走”。 同时,大学生的文学阅读保持着相当的深度追求。在访谈时,多数大学生认为文学评奖应该看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看重文学对人的关怀。而且,大学生偏向于阅读中长篇小说,“他们认为中长篇小说给予的东西是影视无法给予的”。黄万华说,这与当下社会流行的“短、平、快”的阅读状况不一样。 “这提醒作家们,应该重视‘文学消费’,但也要抵御‘消费文学’的陷阱,不能为了发行量而盲目追求单一化、低俗化。”黄万华说。 当前,全民文学阅读现状堪忧,大学生的文学热情值得呵护。97%的理工科学生和100%的中文系学生有过网络文学创作的经历。黄万华说,这就提醒当前的文学教育亟待抛弃非文学性和非人文性倾向,放弃标准答案式的考核机制,让大学生充分享受到个人化的文学阅读体验,丰富他们的文学生活。 同时,他特别提及,在对文学阅读的目的进行调查时,只有15%的中文系学生选择了“有志于文学创作”。他认为这触及了大学文学教育的一个痼疾:大学中文院系早就不把培养作家视为教育目标,学生也已经习惯了。他认为,仅仅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并不能成为一个好作家,而是需要仰仗一定的基础性训练。大学中文院系应该在学科建设、职称评定、教学评估等层面进行调整,承担起自身的职能,着力培养一批学者型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