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人文 >

文化史应该怎么写(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华读书报 葛兆光 参加讨论


    一直到城市学校蓬勃发展,一切开始转变。特别是13世纪巴黎大学的创办与发展,学校中世俗教师与托鉢修士之间冲突而产生分裂,虽然开始以后者的胜利和确认大学人士的特权而告终(Ⅰ,105页),1292年尼古拉四世向巴黎大学颁发在所有基督教国家有效的教士资格证书。但是,大学与基督教的逐渐分离,仍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会内外,都对培养精通书面文字的人的兴趣大增,这些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世俗人士如骑士贵族、商业人士中开始出现了“文人”或“知识分子”。(Ⅰ,109页,引用了雅克.勒戈夫的研究。但是Ⅰ,8页译作“雷戈夫”)。在第一部第九章《文化与国家的进步》中说,这些知识人的数量,既随着王国官吏的增多而增长(从圣路易时代到1505年,居然从几百人增加到一万两千人),又随着文书档案的繁重而膨胀(这说明国家权力机构日常运作的繁忙,以及世俗事务已经超过宗教事务),他们大量居住在王国的中心。据说在十五六世纪的巴黎有四千多家酒馆,大量的精英以及六万名之多的抄写员与作家,加上大学与图书馆,形成了不属于天主教的法国人文主义的书吏文化(Ⅰ,262-267页)。
    知识分子的诞生,催生了超越宗教信仰而直探古典文化的“人文主义”(Ⅰ,265页给出了“人文主义”的一个定义,即“敢于面对权威而颂扬人的自由”)。国家对于知识分子与文化的资助,原本只是宫廷故意炫耀阔气来巩固地位、掌握知识以便集中在政府里并传播于宫廷、出于社会政治动机而促进宗教与美学的理解,但是它却造成教会对文化垄断的相对退缩。十三世纪,“法语已是一种与拉丁文处于平等地位的文学表现的语言和百科知识传播的语言”(Ⅰ,282页),随着查理五世以国家名义控制时间,印刷术诞生之前法语在书本中的广泛使用,对于国家的观念在知识分子和官员中的形成,十五世纪末逐渐促成了“民族感情的产生”,人们在谈论法兰克的时候,它已经在“指一个祖国,一个民族”(Ⅰ,291页)。正是因为有了“国家”、“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共同认知,十六世纪出现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新教改革、世界的大发现,以及国家经济的突飞猛进,才把“法国”以及“法国的文化”的轮廓与边界越来越清晰地凸显出来(Ⅱ,13页)。
    四
    由于相当清楚和自觉地意识到文化史的“路标”,所以,《法国文化史》的撰述者们明确地说,这部文化史著作要讨论的就是“直到20世纪的今天,仍然影响着法国人的行为举止的文化”。这些“文化”原本是从他们的先人那里承袭来的,它曾经使法兰西人“广泛拥有共同的参照、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举止”。同时,撰写者也注意到,在现代它几乎要成为“我们遗失的‘文化’世界”(Ⅱ,7页)。因此,这部《法国文化史》的撰述,就有了保存“法国”的、“文化”的“历史”的记忆的意味。我注意到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文化遗产”,并且指出,“塑造一个国家形象,就是大家一起进行回忆,重建社会联系,而这一愿望离不开对这个国家的历史渊源进行考察。通过‘社会主体’不易忘怀的比喻的各种用途,人们有可能理解公民的责任心和回忆之间的联系”(Ⅲ,235-236页),因此,它把十九世纪称为“崇尚历史的世纪”,并以沃尔内《废墟,或关于帝国革命的沉思》一书的成功为例,说明一种怀旧情绪,能够推动古典文化的复苏,能够引起对古代的兴趣,能够形成像基佐所说的那种“寻根”,这种怀旧情绪席卷文坛,包括了贡斯当、雨果、司汤达、司各特、大仲马等文学家,也包括了基佐、巴特朗、梯叶里等历史学家,还包括了伏尔泰甚至包括了各种建筑、博物馆、图书馆。对于历史的想象、追溯与保存,加上丛书、词典和百科全书,“复辟王朝通过把法国历史变成通史的方式,重建了时间链”,因此“法国历史以相同的步伐迈向统一和进步”,并且使法国人在心灵和精神上,与“法国”、“文化”与“历史”联系在了一起,塑造了一个叫做“法国文化”的东西(Ⅲ,286页)。
    前面说到,我的知识局限于“古代中国”,由于关注的始终是“文化中国”,因此在阅读《法国文化史》的时候,就不免时时回头想到“中国文化史”。看过这部大书之后,我觉得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这部书描述的,乃是法国近代民族国家以及它的共同感情、共同记忆、共同习惯、共同语言,即第三册的第二部分《1818年-1880年》引言中作者所说的“文化”,这个“文化”包括三方面,一是共同伦理意识的制作,二是共同的历史回忆,三是共同文化产物促成的“思乡的情感”。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国家“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基础的形成,那么,这些内容叙述的“主轴”和“路标”,是否可以挪用于中国文化史?
    当然不能那么简单,原因是中法历史并不同。记得前几年读荷兰人彼得·李伯赓(Peter Riebergen)著《欧洲文化史》(Europe A Cultural History,赵复三译,上册,明报出版社,香港,2003),书中介绍欧洲包括法国的民族国家形成历程,就觉得与中国有相当差异。与中国从秦汉时代就形成统一帝国,从中心向边缘滋蔓开来,并一直延续至今不同。十五世纪之后从拉丁文、罗马公教、僧侣教会中,才逐渐形成了近代民族国家法国的文化。十五世纪之前,“罗马公教是欧洲唯一的宗教,教会是超越国家的组织,它通过宗教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文化意识,通过知识界影响大众”。从十到十五世纪,十字军对穆斯林威胁的宣传,建构了基督教世界与穆斯林世界的对抗的想象,也造成了欧洲的认同与罗马公教的权威。但是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初,教会的腐败、固执和贪婪,开始了教会的衰落,刺激了国王权力的高涨,而《法国文化史》中也同样提到的印刷术的普及,火药和罗盘的使用,以及大学的变化,那些“起于青萍之末”的文化史变化,逐渐造成的政治性结果是,知识超越教会的垄断、大学不断扩大,不属于教会的知识分子阶层兴起,并代替了从属于教会的学者的角色,军队和航海使得国王的权力大大膨胀,而视野的扩大又使原来的知识思想框架无法解释面前的一切,因此引起怀疑旧思想和寻求新知识。在这一背景下,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分裂,统一的控制力在此时分离,基督教对于真理的绝对信仰,被对于经典的绝对信仰代替,对于经典的信仰,又被内心理性的自觉所代替。因此,国王开始其寻求内在统一的进程,如通过印刷文件统一和使用流行语言文字,进而形成宗教和民族的归属与认同,在这样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欧洲各国的民族国家差异(但是,在历史寻根上,他们同样把信仰基督教作为自己的民族特性、把历史追溯到希腊罗马,因此,在欧洲国家的多样性中还是有着清晰可见的同一性)([荷兰]彼得·李伯赓(Peter Riebergen)著,赵复三译《欧洲文化史》(Europe A Cultural History,上册,明报出版社,香港,2003),特别注意其第三部分第八章《一个新社会——欧洲成为一个更广阔的世界》,289-330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