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难题:男生不爱阅读 撇开男生独立、自控能力的形成比较晚等生理因素,教育中的“失衡”与“偏心”,如教材所选文章中少有男生喜欢的题材,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男生对阅读的兴趣。 最令人担忧的是阅读成绩的性别差异。测试结果显示,上海男生阅读平均成绩比女生低40分,OECD平均值为男生比女生低39分。从各个分量表的表现来看,男生也普遍低于女生,上海有6.6%的男生阅读素养低于2级水平,而女生的该项比例只有1.6%。从全球来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是女生成绩高于男生,连多年来在PISA测试中排名高居榜首的芬兰,男生也比女生低55分。 这是一个全球普遍面临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人士的强烈关注。芬兰罗素高中校长阿里·霍卫宁(Ari Huovinen)在谈及对PISA测试结果的看法时说:“我担心的第一个问题是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巨大差别,女生的阅读素养明显优于男生,这是芬兰多年来始终存在的问题,但我们始终不能很好地解决。” 为什么在同样的教育体系之下,接受同样的教育,男女生的阅读成绩差异如此之大? “这可能和男女生的成熟期相关,但既然这个现象在教育中具有普遍性,那么我们的教育体系肯定存在缺陷。”阿里认为。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助理谭轶斌一直比较关注PISA阅读素养测试。她认为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理的差异。从大脑来看,有关语言机制的大脑功能,男女有别,女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语法能力要高于男生。从青春期来看,女生的青春期大约在14岁,男生的青春期大约在16岁,可见,男生的生理和心理成熟期比女生晚,独立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形成也比较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 另一方面则是教育的“失衡”和“偏心”。谭轶斌指出,学校的语文教材选的大多是散文、小说、诗歌等,其中少有男生喜欢的体育、军事、历史等题材,对男生缺乏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男生对阅读的兴趣。 但学界对这一现象却有另一番解释。据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邵志芳介绍,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学者普遍认同男女相似性大于相异性。他认为男女生的学习风格不太一样,女生是联系型的学习风格,男生是分隔型或者独立型的学习风格。比如,看同一本小说,女生会把自己放置到小说的故事情节中,觉得自己和小说里的人物有一定关联,而男生往往能置身于故事情节之外。 显而易见,不能尊重和满足男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的教育方式,对男生阅读成绩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于2003年启动了一项“为了所有人的性别和教育”的调查,调查报告里提供的一份PISA测试结果显示,女孩在所有教育评分上都胜过男孩。由此,报告提出,21世纪的基础教育更需要关注男孩的教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