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随笔】 课堂因书香而致远 ■姚晓静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一片辽阔的草原,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课堂是一条流淌的河流,沿途有看不尽的美景;课堂是一片肥沃的土壤,滋生万物,播种希望;课堂是一泓清澈的湖水,映照着教师和学生或纯净或浑浊的灵魂。 书是什么?书是一匹驰骋的骏马,一日千里,将草原上的每个人带往远方;书是一艘载着希望的航船,激起生命的浪花,驶向水天交接处;书是一朵淡雅的花朵,盛开在生命的每一段阡陌……每天,当嗅着缕缕书香、徜徉在课堂时,我都会沉醉不已。 一阵清脆的铃声,课堂就被激活了。莘莘学子从四面八方涌向心中的圣地,如千军万马奔向草原,他们在课堂上或手捧一卷静静思考,或唇枪舌剑不甘示弱……课堂像一幅幅自然而生动的快照,永远地定格了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动人图景。 书,也有生命的,不仅是学生的生命,也是教师的生命,更是课堂的生命。人们如此珍爱书籍,是因为无限的课堂已被日益功利化的教育撕裂了、缩小了,小到只有一块黑板、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不过,只要你听一回名师的课,看一看那些在充满诗意的课堂生活的教师,你就会知道浸润于书香的教师是多么富有魅力。 勤奋的教师在用阅读丈量课堂这块土地。在《秋天的怀念》里,他们与学生共同品味《我与地坛》,品味《合欢树》……母爱在课堂上蔓延,情感在课堂上释放,眼泪也在课堂上悄然流淌。 智慧的教师在用书籍丈量课堂这块土地。在《一夜的工作》中,他们与学生一起穿行在流泪的文字中间,感受总理的崇高人格,感受精神生命的高贵与永恒。他们以课文为点,以书香为线,在自己分得的那块土地上耕耘、收获。他们栖息在诗意的课堂上,与学生一同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循着课堂的精神脉络走向永恒的自由之境。 这就是教师,博学而睿智,豁达而和善。我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群体中,在他们友善的目光中,我用一双纤弱的手舞动课堂的彩练,试图做一回课堂的主人,但很快就显出不善此道的可笑。但同行者没有嘲笑我,一位长髯的前辈慈祥地教我用浓浓的书香弥补“缺钙”的课堂,一双有力的手纠正了我把握课堂的姿势。于是,课堂很快就有了风骨和力量,我轻盈挥洒,课堂上便留下一道漂亮的弧线;思维的火花不时闪现在课堂上,铭刻在每个孩子的记忆里。 课堂很小,却承载了千古文化;课堂很大,却容不下矫情、麻木和无知。面对“父亲”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你能矫情吗?在肆虐的风雪中,凝视那尊雕塑般的军神,你能无动于衷吗?在课堂上,我找回了自我,平时不善言谈的我,在课堂上豪情万丈,滔滔不绝地讲述武松打虎的精彩;知识肤浅的我,因为有了书籍的引领和召唤,穿越了布满荆棘的课堂。 课堂就这么神奇,课堂就是这样让人不可思议,课堂就是医治矫情、麻木和无知的一剂良药。单调的课堂因书香而生动,平凡的课堂因书香而美丽,生动的课堂因书香而致远。在课堂的一隅,我分明看见孔子、陶行知那满含期盼的目光:请不要阻断课堂的命脉,请不要掠走课堂的书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