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旅游,有机会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时,最喜欢去的是这个城市的博物馆。因为我知道,这个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记忆、奇珍异宝,都能在博物馆里找到。去博物馆游览,没有旅途劳顿,总是冬暖夏凉,而且基本免费。 这几年国家重视文化建设,博物馆特别是省博物馆,常常是修得最漂亮、最宏伟和最有造型的建筑。不过,我有时走进博物馆,经常看到人烟稀少,寥寥落落,不觉有些遗憾。重金打造出来的博物馆,当然是市民去得越多越好。徜徉在博物馆里,欣赏各种文物;屏气凝神,学着和古人对话。如果都不进去看,哪里还谈得上“以文化人”呢!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我感觉和我们缺少博物馆教育有关。 我不愿意谈到某个事情重要,就条件反射地说,“**从娃娃抓起”。但是,在博物馆教育这件事上,的确需要从娃娃开始。博物馆是重要的收藏机构,更是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文化机构。所有人中,学生又占据了重要位置,学生学习知识,除了来自教材和图书外,还需要来自实地实物的观看。这不只增加兴趣那么简单,更是体现了传统以“教”为中心的灌输式学习,到以“学”为中心的建构式学习的转变。换句话说,博物馆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博物馆里的中国》(新蕾出版社)这套书的原因。在这套书出版之前,我听说了选题成功申报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就直觉这是一套有时代感、有文化感的好选题。当然,我也深知这套书的难度很大,至少有三点:第一是资料的准确性,第二是图片的精美性,第三是文字的趣味性。 上述三点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自己是编辑,深知其巨大的工作量。资料的准确性,虽然有众多专家把关,但学术界各种争论很多,如何选择?图片的精美性,有的博物馆未必肯提供图片,如何打动人家?文字的趣味性,人文类的图书不像文学,没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抓住孩子谈何容易? 拿到《博物馆里的中国》这套书后,我从上述三个方面通读完全书,发现这些方面都处理得很好,也感受到新蕾出版社的编辑们一定用尽了“洪荒之力”。 值得一提的还有本套书的体例,一般人能想到的最简单的体例就是按博物馆编写,但这么编写出来,容易成为导览手册,生硬地介绍各种陈列和收藏,趣味性和故事性会大打折扣。而且,全国有4000多家博物馆,书系也容纳不了这么大的内容。最后,丛书分为《大美中国艺术》《探索科学的脚步》《追寻红色的记忆》等,按照主题分类,综合各种藏品进行讲述——这是一种非常有创意的编写体例。 我曾研制过“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小学图书馆基本配备书目”等书目,大体上把童书分为文学、科学、人文三大类。这三大类中,最缺乏的就是人文类,而且是原创的人文类图书。市场上也有不少历史、地理、传记的童书,但多为编写,质量一般。这套书算是原创人文图书的精品,如果能根据读者意见修订,必将成为经典。 了解历史,寻找记忆,传承文化,从博物馆开始,从《博物馆里的中国》爱上中国。(作者王林,系儿童文学工作者) 《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21日第11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