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一位山区阅读推广人的乐与忧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罗怀海 参加讨论

    阅读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得益于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曾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忆自己,70%得之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2013年北京市语文高考148分的孙婧妍在文章中写道:“语文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语文素养的区分在于读什么、怎样读、能不能坚持。”的确,语文素养高的学生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比较大的阅读量。
    在边远山区工作的语文教师谈到学生课外阅读时,对这样一幅画面不会陌生:孩子们在阅读上饥寒交迫、面黄肌瘦、营养不良,他们瞪着一双双大眼睛,努力踮起脚尖眺望山外的世界……因此,我们尝试通过选编读本、推出课例、群文阅读等方法增大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品位,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地区开展课外阅读的创新之路。
    选编读本,提供文质兼美的课外文章。由于城乡条件的差异,农村学校课外阅读难以落实。以前,农村学校普遍缺乏课外图书;现在,虽然国家加大投入,但学校图书室配置的图书大部分并不适合学生阅读。为有效改变农村学生阅读匮乏的现状,我们组织全县优秀教师在语文群中推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优秀文章,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实际,精心选编了中学生阅读读本《亲近文学》《亲近母语》《古蔺文学选读》等,被县内外学校采用,有效地缓解了农村中学生阅读量不足的现状。
    推出课例,探索课外阅读的教学模式。课例是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法、促进专业发展的最佳载体之一。一线教师除了阅读教育理论和语文专著外,尤其喜欢精彩课例,优秀的课外阅读教学课例对一线教师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和指导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我们在全县推出200余节课外阅读研讨课,产生了数十节精彩课例,如马萧萧执教的《故乡的罐儿茶》、陈新华执教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吴廷秀执教的《爱与敬重的阅读》、杨齐国执教的《家乡的酸菜》等,这些精彩课例带动了全县中学语文教师的自主阅读,并通过他们把阅读的种子播撒在山区孩子的心房,唤醒他们纯净的角落,激发山区孩子的梦想,在他们的心田点亮一盏盏理想之灯。
    群文阅读,聚焦课外阅读的新常态。群文阅读并不是新生事物,但为课外阅读争取到了合法席位。它聚焦单元议题,围绕一个议题组元,是对单篇教学的突破,也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我们将课外阅读聚焦于群文阅读,组织力量选编了《初中生群文读本》,中城中学陈新华老师又在读本的基础上,独立开发出主题群文阅读资源,精心编写“微笑”“中秋”“过年”等12个主题群文教学内容、文本解读、助学材料和教学设计,受到学生的喜爱。县内一些优秀教师还先后推出数十节高质量的群文阅读研讨课,比如“走进诗意的古蔺”群文课例,选用李啸斋、邓均吾等人的诗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品味,理解古蔺的历史、地理和人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和乐观自强的精神。“书卷多情”群文课例,在引导学生重点学习于谦《观书》的基础上,先后学习冰心的《忆读书》、程乃珊的《阅读是最有情义的》等,学生不仅明确了“读不读”的问题,还敏锐地注意到了“读什么”的问题。
    名著阅读,重视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言,阅读经典就是思想爬坡。新课标大力倡导整本书的阅读,教材中编进名著导读内容。但由于客观原因的制约,农村初中学生的整本书阅读难度较大。由于名著配置无法做到人手一册,一线教师只好将学生分组轮流交换阅读,部分观念落后的教师认为名著阅读在考试中所占分值不大,未引起重视,即使是布置学生阅读,也缺乏必要的指导。由此,我们在组织培训和教研活动中,引领教师加强整本书的阅读,把教材中编进的名著导读所涉及的篇目安排在假期中阅读,每学期组织两次读书汇报活动,以此改变农村初中学生整本书阅读未落实的困境。除了教材上附录的“名著导读”外,我们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推荐我县初中学生阅读补充书目: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曹文轩的《草房子》等,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校本特色的阅读书目。
    在书香建设中,一线学校的课外阅读开展得有声有色: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提出“阅读,悦读,越读”的主张,开展每月读一本书活动;古蔺中学等校每周安排一至二节课的自由阅读课时;二郎中学等校组织师生同读一本书,师生共读共写共同发展;淡思学校还富有创意地组织小小百家讲坛活动,每月安排固定时间由学生主讲;天立学校等开展了阅读之星评比活动,有效推动课外阅读。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不时感到深深的疑惑:一是还有不少学校过分关注升学率,进行题海训练,使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二是我们苦心孤诣选编的读本,只有少数学校图书室有数十本,无法做到学生人手一册。三是课外阅读缺乏起码的制度保证,在不少学校,课外阅读仍处于听之任之的状态,语文教师缺乏应有的指导。
    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先生有一副名联:“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携卷登高唱郎乡,书香溢满赤水河,是我们对课外阅读的愿景。我相信,今天在古蔺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播下的读书种子,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在学生的心田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作者罗怀海 系四川省古蔺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
    《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16日第11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