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一带一路”倡议为影视创作开辟新思路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光明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海报 资料图片
    编者按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历史符号,而“一带一路”是当今中国与沿线国家追求经济发展全方位互利共赢的现实需要。在现实与历史的承续转化之间,“一带一路”既是经贸自由之路,也是文化交汇之路。纵观历史,讲故事是人类社会实现代与代之间文化传承和各民族之间跨文化理解的便捷方式。而置身于时下数字化电子媒介的时代,影视作品又成为讲述故事的主要载体、构建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的文化工作,特别是影视精品的创作,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获得了进一步转型升级的契机。在这种背景下,影视业如何才能创作出更多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精品,使其成为让世界各国人民心灵互通的桥梁?本期文艺评论版刊登三篇专家文章,从历史到现实,从生产到创作,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影视创作如何出精品。
    “一带一路”倡议为影视创作开辟新思路
    梁君健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中国在引领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已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但在人文领域的合作以及借助文化交流凝聚全球价值共识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提高文化领域的产品质量、开放水平和传播能力,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精神、提出中国主张。而作为当代全球流行的文化产品,影视剧尤其是影视精品力作的创作和跨文化传播理应成为重点努力方向。
    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影视精品的创作传播,不论在繁荣文化事业,还是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以21世纪初的产业改革为起点,影视产品的经济属性已得到极大的释放,市场规模、观影人次和影院建设都持续高速增长。近年来,在互联网经济的助力下,创作生产与观众需求更好地匹配,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热度的提升。这种投资和创作的热情集中体现在产品数量上,2016年电影故事片产量达772部,国产电视剧产量为330部14768集,电视动画片约12.5万分钟,此外还有难以计算的网络文艺作品。
    然而,这种爆发式增长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浮躁的创作环境和虚高的市场数字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加速提升影视工业水平和文化内涵的动力。由于片面重视明星流量和IP价值,缺乏对产业要素进行符合艺术规律的消化和创作的工匠精神,很多影视剧在叙事和视听语言方面缺乏雕琢,在主题营造方面缺少明确的价值陈述,无法揭示社会生活本质,只能提供简单的娱乐宣泄,很难和观众产生真正的思想共鸣。高票房、高收视的“产品”众多,但艺术水准和文化价值俱佳的作品稀少——这正是当下中国从影视大国向强国转变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影视精品创作和产业发展速度之间不匹配,不仅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制约了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能力,很难为“一带一路”建设凝聚价值和民心相通提供具体的抓手。我们看到,借助资本的力量和观众规模的优势,我国影视生产的国际化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影视人才来中国参与生产制作,甚至像《河西走廊》这样的电视纪录片也邀请到国际知名摄影师加盟。但相对于“引进来”,我国影视作品和人才“走出去”的步伐较为缓慢,其所发挥的跨文化沟通作用也有限。虽然《长城》等作品依靠产业合作和资本运作的方式到达北美等国际主流市场,但传播效果与《指环王》《哈利·波特》这类商业娱乐电影,以及《阿甘正传》《摔跤吧!爸爸》等精品尚存在一定差距。
    合作共赢渐成趋势
    产业与艺术之间的不均衡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对立关系。发达的文化市场并不会直接威胁影视美学的探索。若能在法规政策上给予适当的支持、鼓励和管理,市场化反而可为文化产品多样性提供肥沃的土壤。反过来,也只有产业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为影视精品的创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按照“十三五”规划,在2020年左右,文化产业应当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不仅意味着其在GDP总量中的比重需进一步提高,还要求其发挥市场和资本的积极作用,有效配置文化产品的生产要素,培育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这些都是影视精品创作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外部条件。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要求影视业把十余年来的产业改革进行到底。在体制机制不断面向市场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影视产业已成为文化产业最为繁荣的部分,规模日益增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并在进口片配额增加的情况下仍保持了国产电影的票房份额,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且,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观影人次的增加,观众的欣赏水平在多元文化产品的滋养下日渐提高,成熟的观众呼唤成熟的创作。2016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增量放缓,正是成熟的观众群体对产品质量要求提高的一种体现。在这一市场信号的指挥下,行业管理部门和创作主体不约而同地着手供给侧改革,减少总量,增加质量,拓展积极的市场需求,以改变产量巨大却影响力不足的现状,让影视生产回到重视质量的道路上。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沿线国家之间商贸合作愈加紧密,这为影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加开放的格局。进口片配额增加让中国影视产业在国内电影票房方面被动地经历了第一轮洗礼。“一带一路”则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良性竞争空间,将推进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平。中国影视产业应主动抓住这一机遇,扩大与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促进供给侧改革和产业升级,在市场机制和交流平台中推动具有更高交易价值和视听水准的精品的创作。
    文化价值开掘成为共同追求
    影视精品不是创作者自封的,它既取决于内在的艺术品质,也要看外在的观众口碑。因此,影视创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的市场机制为物质基础,也需要健康有效的评价机制为外部激励。在市场所提供的经济利益之外,好的评价机制能促进影视行业的自我净化,提升产品的文化品质,凝聚创作者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共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尤其是借助价值取向、艺术水准、受众反应、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共同标准来指导创作实践,可谓促进影视精品创作的另一项重要举措。
    “一带一路”不仅提供了广阔的文化市场和生产要素,也提供了文化交流借鉴的平台。在互相参照、交流甚至观念碰撞的国际舞台上,创作者和评论者能在了解他者的过程中反观自身,在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的过程中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在了解各个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理性地看待中国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从而在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过程中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影视精品创作。
    借助“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平台创建良好的作品评价机制,将为影视作品提供经济价值之外的文化标准。多元化的观众群体和作品之间的持续互动,也有助于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氛围,进而在传播和沟通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创作规律和主流价值方面的共识。在跨文化语境中,不同观众群体对同一部影视作品不仅会作出好坏评价,还会围绕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更多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期待达成沟通和理解。而这些持续深度的互动本身就是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增进理解的过程。能引起广泛共鸣的价值理念以及具有当代价值的民族文化基因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弘扬和积淀,从而为影视精品提供最为重要的精神内核。因此,健康多元的文艺批评环境,不仅能促进影视精品的创作,还能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部分,借助影视精品的创作完成当代中国文化创新,为整个人类共同体的文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影视精品创作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呼应了当前中国文化所面临的核心挑战。这既需要更加开放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多元健康的批评环境,又能够反过来贡献于价值共识的凝聚和民心相通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影视精品对“一带一路”来说,既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的发动机,也是共同价值和人文情感的永恒寄托。
    (作者:梁君健,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光影世界中的丝路文明
     张梓轩 
    影视领域一系列与“一带一路”有关的创作正在国内外掀起阵阵风潮——近日在法国首映,由多国出品、向四海传扬的纪录片《大太平洋》作为以太平洋为展现对象的全球多边题材作品,每集都有中国故事、中国风物;暑期银幕燃情绽放的电影《战狼2》融汇了中国功夫、中国精神与非洲故事,体现了中国军人的使命、展现着当代英雄的战斗精神。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影视创作不仅承袭着一直以来对现有中国文化资源进行开掘展现的优良传统,也开始用更加开放的姿态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推动影像对中国故事的讲述、对中国精神的传达。
    在传统滋养下呈现丰富影像
    陆地与海上丝绸之路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繁衍出的一组组文化基因与一个个历史故事,一直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丰富滋养。当涌动在古老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元素与当代光影世界的视听符号相碰撞,又交融出一系列丰富了当代观众精神世界的作品。沿着玄奘足迹真实取景拍摄的《玄奘之路》,追随着郑和的足迹,遍访国内外专家以及与这一历史事件有关的人士,透过历史迷雾探寻真相的《1405郑和下西洋》,以英国历史小说《丝路岁月》为蓝本,在叙事视角上做出富有开创意义的尝试的《敦煌》,还有全面展现新丝绸之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在华人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的《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这些取材于“一带一路”故事与人物的纪录片,因紧跟热点,在介绍历史事件、人文景观的基础上融入更多文化交往、信息交换的时代元素,而在当代影像创作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虚构艺术的创作领域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启发下变得五彩斑斓:以电影方式表现玄奘取经之旅的电影《大唐玄奘》在国际上赢得了一系列荣誉,让世界了解一个中国人物的巨大魅力;取材丝路传说、探讨守护意义的电影《天降雄狮》在明星品牌与武打传统、东方奇观与西方角色的共同打造下,激起观影市场上对“一带一路”话题的热烈探讨。不断壮大的影视产业、不断发展的制作技术、不断涌现的创意理念,就这样为生发于“一带一路”上的传统文化赋予了全新的生命活力,而“一带一路”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也为当代视听艺术平添了厚重的思想底蕴与独特的精神气质。
    在交流合作中展示立体中国
    中国对“一带一路”故事的艺术开掘、沿“一带一路”进行的影视文化交流合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中国形象,因这样一种开放与合作的创作语境被呈现进而树立于国际舞台之上。
    近40年前,电视业就与改革开放一道,打开了交流合作的大门。最初到来的日本电视同行与中国合拍的第一部作品正是《丝绸之路》。这部纪录片直到今天仍在国际电视领域产生着回响。而在时代变迁中,中国电视人越来越不满足于在合作中扮演学习者、协助者的角色,开始向更具主导性的方向迈出步伐。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产业基础的壮大,一些业内领军机构开始了更具市场开拓性的探索,例如中国与西班牙合拍的《情陷巴塞罗那》、中国与俄罗斯合拍的《猎人笔记之谜》、中国与日本合拍的《苍穹之昴》、中国与加拿大合拍的《诺尔曼·白求恩》,均以联合出品、合作拍摄电视剧的方式,让中国故事更有效地进入国际受众的视野与心灵,让中国形象的展现变得多元而生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影视领域的合作有了更加积极和谐的氛围,中国与印、俄、泰等沿线国家的影视合作愈加密切。这些中外合作出品的影视剧不仅可以借助合作制片方强大的发行力量,在所在国家乃至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播出上映,产生影响力。合作还使中外影视从业者在技术领域取长补短,在给观众带来非凡视听体验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展示了中国作为联合出品方的良好品牌形象。这一系列良性效应为中国影视机构带来了更多宝贵的中外合作机会,为下一阶段进行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产业推进中让文化走出去
    如果把“一带一路”上对外传播的创新之路,放在更为长期的纵向时段内来考量,会发现已有的这些影视创作者、文化走出去的重点机构多在国际拓展的初期以搭建合作关系、提高产品品质、奠定品牌美誉度为诉求,进行基于个案的探索。而待时机较为成熟时,则以雄厚的资金合作为基础保障、以深度的内容合作为实现过程,努力向规模化方向推进,使中国声音得到更为积极有效地传达。在这样的纵向发展中,我们最终将走出一条有效增持中国话语权的道路。
    以《大太平洋》为例,该片由央视纪录频道与美国公共电视平台、德国电视二台、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联合出品。中方由于此前在与上述外方机构的合作中积累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与口碑,而获得深度参与这一全球多边题材纪录片创作出品的机会。央视纪录频道对该片的出资比例在全部出资方中居第二位。不仅如此,基于扎实的前期调研,中方顺利地说服外国出品方,增加了中国元素在作品中所占的比例。
    可见,在强有力的产业基础上生发滋养出来的实力强大的制作发行机构,是持续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稳定做好跨文化传播的基本保障。而在发展壮大影视产业、带动文化走出去的同时,对主流价值观的坚守与对民族精神的传递,对文化来路的明晰与对文化发展的自觉,则是无法回避、不能忽视的问题,因为这是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初心”。
    (作者:张梓轩,系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
     李冰 
    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承载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交流的智慧与情感,更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重要创作源泉。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人心,作为中华文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丝路文化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更重要的地位。从历史来看,丝绸之路存在时间长达2000年,涉及陆路与海路,可谓地球上路线最长、地理最复杂的交通路线网。而“丝绸之路”所承载的意义,则远远超越“路”的地理范畴和“丝绸”的物质范畴,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是丝路为我们带来的精神财富与文化启迪。
    从物质丰富到文化多样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的词语。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
    数千年来,商人、教徒、外交家和学术考察者等在这条“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道路上来来往往,通商、旅行、互动,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不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都与丝路密不可分。而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出土文物,则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者。以至于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这样感慨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此外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此外再没有第二个。”
    从文化交流到文化交融
    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不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还是木卡姆乐曲的悠扬,都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以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于丝路。
    依托于丝路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与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山水底衬,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英国山水画大家康斯保罗的杰作《绿野长桥》洒脱出尘,一如江南的旖旎风光;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往和仰慕,这些哲理诗组成了中西文学在19世纪初的共鸣。
    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源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融合,并在交融过程中对中原地区的音乐美术、工艺建筑等产生深远影响;而起源于中国的儒家文化传到欧洲后,受到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成为百科全书派中激烈的无神论者或自然神论者的有力武器。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丝路使彼此的血液与基因交融起来,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从文化创新到艺术传播
    在历史洪流中,丝绸之路不但没有随时间消失,反而一次次焕发出新光彩。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丝绸之路研究计划”并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2014年6月,由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条线路上,文化在交融中创新传播的见证处处可见:陕西省彬县大佛寺石窟用阿弥陀佛取代释迦牟尼形象,展现了佛教东传至中原后的中国化;新疆吐鲁番的高昌故城展现城市文化、建筑技术、多种宗教和多民族文化在吐鲁番盆地的交流传播;位于哈萨克斯坦的阿克亚塔斯遗址带有中东建筑传统风格,是跨文化传播的有力证明;吉尔吉斯斯坦的新城则融合突厥、印度、粟特和中国文化,记录了那段辉煌的丝路岁月。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在各国寻求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中,丝绸之路和丝路文化被时代赋予新的使命。在这条熔铸古今的大路上,文艺工作者用新颖的文艺作品和创新的交流合作手段充当推动多元文化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大唐玄奘》《天将雄狮》直面丝路故事,《美人鱼》《长城》从中国走向世界,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感动中国观众,一系列以丝路为主题的国际影视节展、论坛加强着对话合作。
    这些耀眼的成果均源自丝绸之路上各种文明之间的相互吸引、文化共生:丝路跨越不同国家地区,跨越不同宗教和种族,跨越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打通了文明交融的通道;而兼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中华文明,也不断吸取来自外部世界的文明元素,内化为自身发展的强大生命力,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了解中国故事,感知中国梦,为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合作与交融谱写着新的篇章。
    (作者:李冰,系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