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土地始终光荣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周荣池 参加讨论


    我是农民的后代。当初在村庄生活的时候,没有想到要赞美或者是记录这里。后来好不容易不用“捧牛屁股了”(村里人以此借指务农),我却跳上往城里的客车逃跑似的绝尘而去。但是,我发现自己到城里做的事情,特别是纸上写的却多是农村,那块土地、那个村落以及那些人们。人走得离村庄越远,笔却又靠她越近——后来我就认命而又幸福地决定:我就站在里下河,写自己的村庄和土地。这就像是一个顽劣子弟的浪子回头,好在我还是回来了。
    《李光荣下乡记》是长篇小说《李光荣当村官》的姊妹篇。《李光荣当村官》的故事基本上是一种有根源的想象。虽然我知道主人公与故事并不失真,但是整个故事仍然是虚构的。情节是虚构的,之所以不失真,那是因为细节是真实的,作为一个农村人这一点我是有把握的。李光荣这个小说我打算写成一个系列,第二部本来是打算写计划生育题材,大纲和故事都琢磨好了,动笔写了几万字突然插进来一个故事,那就是关于现在《李光荣下乡记》中所讲述的一个民族乡的故事。这种偶然的遇见恰恰说明了我自己写作的一种状态:很多故事都不在于寻找,更多的美好是不期的遇见。
    这一点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问题所在。
    我乐于遇见是因为,我坚定地相信生活永远比我们所想的要精彩。好东西不是你坐在书斋里想出来的,而是热火朝天的现实交代给你的。我平素的工作是写公文,有些朋友会请我帮忙写一些事迹,也就无意间接触到了菱塘回族乡的故事。这个里下河惟一民族乡的子民“下马为垦”在大湖边生活了千百年,如今依旧生机勃勃而又安静恬美。于是我便带着“深入生活计划”这样一个任务愉快地走进了这个古老的村落。我所有的采访都是自主的,几乎没有借助任何外在的力量,因为我知道我不是来工作的,我是来寻找故事的。听故事的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个世界上那么美好的秘密,为什么一定要让你知道呢?所以遇见是一种绝大的幸福。所以我在村子里几乎被忘记的一处宋朝的古庙里越墙而过之后,跪在破败的时空里虔诚地磕了三个头。后来不久这座古庙就被拆建装饰一番,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故事就这样被水泥粗暴地遮挡了。
    《李光荣下乡记》就是讲的这个村落的几个人的几个故事:终身传教的阿訇、桃李满天下的老夫子、古庙里的老方丈、神居山脚下的好人以及这块土地上起家的企业家和新农场主,这些人构成了一座村庄的前世今生,由我这个外人为一座村庄作立传式的书写,我自然是幸运的。
    但是这部小说的本身有问题。小说不全是讲故事,长篇小说也不应该是讲一个很长的故事。更何况主人公李光荣在这个里面就像是冰糖葫芦的竹签,他串起了诸多的果子,加上糖汁的包裹似乎形成了一个整体,但是这些个体故事之间是有隔膜的。这就是问题所在,不需要巧舌如簧地去辩解和掩饰。当然这个问题是我的问题,也是我们的问题。我在这本书的后记中解释了这个问题,之所以要专门讲这个问题,说明我确实不想掩饰逃避,而是真诚地想把自己的问题搞清楚,以后在写作的时候注意这些问题。
    里下河这里的人住在水边,性格里多了一点水的深情和散漫。这种散漫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是特点也是缺点。那种“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生活大概已经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对于语言、书写等等都有莫大的影响。这种散漫的节奏影响了我,我也乐意用这种语调和节奏书写,这就造成了书写上重视故事内容,却忽视或者说没有能力调动机巧的情节去推动故事。小说写得像散文,形式上很好看,内质上有问题——这就是小说究竟是追求形式美、气质美还是实质的美?这里其实又出现了另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小说好的实质到底是什么?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没有找到答案。如果说我把自己的里下河在场写作的身份加进来考虑,似乎也能找到一些可靠的依据。这个依据自然就是汪曾祺。我所在的城市地处里下河腹地,正是汪曾祺先生的故乡高邮。汪先生的文字不是乡土的,他讲的是市井甚至至少是精神上的贵族。但汪先生的文字有一种特别的地域气息,这种气息是下河古镇上独有的:恬淡、安然、趣味。这些词还可以举出很多,但无一可以复制,可见其独特。
    写《李光荣下乡记》再次暴露了我在小说写作上的问题。我倒又似乎在反思中开始顽固地强化这个问题。特别是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写作,我们本来就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地身在现场,至少在逼近和表达现场。现实的力量让写作无需要机巧与设计就已经非常的震撼人心,而出于技术层面的巧合和精彩,恰恰会让小说范畴的真实感显得不可靠。小说也是世界,它也需要可靠性和合理性,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写作,脱离了这个基本要点的话,会不会因为追求“好看”而弄得“不好看”呢?其实小说主人公这个“光荣”的名字已经够虚化了,没有哪个“80后”再用这么有特征的名字,如果再让他们出神入化就有些不像话了。毕竟我写的是农村,写的是土地,写的是切切实实的当下。
    最近关于《李光荣下乡记》的几个采访中,无一例外地被问到“‘80后’写农村题材”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其实“80后”早就不代表年轻了,而写作也很难用代际去分辨清楚。我知道很多人想问的是我为什么要写农村,这个只能实话实说:我大概就只有这么点本事。土地给了我生命,村庄给了我记忆,我觉得这是我无法放弃的现场,不管城市化进程如何加快,乡土就是“最中国”的,而土地始终会是最光荣的——能做这样一件光荣的事情,那何乐而不为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