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冲天一飞含笑去——评京剧《邓恩铭》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蔡体良 参加讨论


    
    京剧《邓恩铭》是值得搬上当代舞台的。它将时代背景设置在早期特殊的革命岁月,塑造了一位党的领导人邓恩铭的形象,让这位几近被当代人遗忘了的革命者,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该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次创作,正如鲁迅先生缅怀先烈的一句著名的文题:“为了忘却的纪念”。在我看来,由济南京剧院创作演出的这部京剧《邓恩铭》,是缅怀,是纪念,填补了艺术创作上的空白,具有特殊的舞台价值。
    邓恩铭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的革命者,是一位少数民族的有为志士。无疑,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在那个生存艰辛的环境,邓恩铭是先进先觉者,他积极寻找光明,启蒙、引导劳苦大众,走上了革命的征途。正如他在剧中一开幕所唱的:“啼血播下春消息,砸碎锁链开新宇”。剧中这个开场白,一下子将观众带入他所生存的时代环境。历史上年轻的邓恩铭是“一大”代表,度过了短短的十四五年的革命生涯。他在大浪淘沙的时代大潮流中,搏击、奋斗,从事学运、工运;他战斗在隐蔽战线上,更多的任务是率领劳工直面反动势力。为了革命,他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直至英勇就义。剧作展示了邓恩铭的革命历程,塑造了一位可歌可泣的真正的革命者勇士形象。
    全剧以邓恩铭为舞台核心,用质朴且动人的叙述方式、简洁又真实的戏剧场面,揭开了那段不为更多人所了解的历史。舞台上每一幕场景的铺设,每一段戏剧场面的冲突,都可以从全剧每一幕的标题看到艺术家们创作的匠心。全剧有7个故事段,每场都有分量,每段都有核心的故事,张弛有度。以“忧国忧民”作为开局,主人公邓恩铭昂然亮相;“挺立潮头”展示邓恩铭直面社会问题、挺立时代潮头的责任和担当; 继而,“立党为公”、“潮起潮落”,展现地下革命的岁月,他和战友们历尽艰辛、排除万难;“家事国是”聚焦风云突变的险恶环境里,邓恩铭的大智大勇、敢于牺牲;“被捕越狱”是全剧的转折点,将叙事推向了高潮,直至最后邓恩铭凛然气昂、从容就义。我们可从每一幕的“段语”中,感受邓恩铭史诗般的革命历程,体味革命者的胸怀和信仰。
    对于全剧的核心人物邓恩铭,剧作者从有限的史料出发进行塑造,努力开掘、筛选出富有价值的内容,让邓恩铭的形象真实、感人、可信。邓恩铭的扮演者劳保良,无论从秉承京剧表演的风范,还是几乎贯穿全剧的唱腔,都是压得住整体舞台创造的,可以说成功地塑造了“这一个”英雄的形象。在劳保良身上,有运筹帷幄的人物气度,有节奏昂扬、高亢的心理表现,也有精湛、细腻的艺术表达,特别是在演出的结尾,邓恩铭演唱的全剧最长的16句唱段,将演出推向高潮,令全场观众振聋发聩:“恩铭我,何惧这剑林刀丛,腥风血雨,万死又何惜,拼将热血洗天碧!”这是何等的气势磅礴。“似看见,南湖红船犂浊浪,聚吾侪指点江山举赤旗,犹记得游苏俄悟真谛,同唱国际悲歌歌一曲!”这里又充满着浓浓的革命豪情和革命必胜的信念。
    《邓恩铭》舞台充分借助了京剧整体的艺术优势,它在赓续传统的基础上,不忘艺术创作的初心。整个舞台表达遵循京剧艺术创作的规律。如台上角色生末净旦丑的配制,行当齐全,使舞台人物各自发挥自己的创作优势。又如追求舞台布景简约、空灵,采用传统的“一桌二椅”样式的舞台时空,这些创造既与京剧表演相匹配,也符合观众“约定俗成”的观赏习惯。
    总之,京剧《邓恩铭》从历史的视角,讴歌了一位值得缅怀的革命先驱者形象。同时,又为京剧舞台增添了一位新的艺术形象,为京剧现代戏的探索留下了新的一笔,可喜可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