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百家争鸣 >

新文学将迎来百年纪念:深掘现代文学报刊史料价值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清俐 参加讨论


    临近2017年,中国现代文学即将迎来百年纪念。近百年来,文学报刊作为主要文本载体和传播方式,见证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对于今天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而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然而随着历史年轮的增加,有些报刊已经遗佚不存,幸而保存下来的有些也因年代久远,接近阅读与使用的极限,如何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学史料,引起学界关注。
    诞生现代文学的原始场域
    自晚清以来,现代报刊的创办为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与传播提供了重要平台。“文学报刊是中国现代文学异于古代文学(晚清以前)的重要标志之一。”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鲍国华介绍,文学报刊的出现,使中国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过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文学作品首先在报刊上发表,不再是古典文学时期的小范围流通,大大加快了传播速度,提高了作品时效性,同时又扩大了受众面,提高了作品的影响力。此外,报刊出现并作为文学作品的载体,不仅促成以稿费为生的职业作家的出现,也使文学作品的基本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较之古代文学都是新观念和新现象,体现出文学进入现代的新特征。
    以文学期刊为例,青岛大学教授刘增人统计了自1872年中国第一份文学期刊《瀛寰琐记》创刊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7年间面世的10207种文学期刊信息。“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期比较重要的现代文学期刊很多,不同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流派往往会创办体现自身文学主张的文学期刊。”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刘进才告诉记者。
    在鲍国华看来,这些数量众多又自成体系的文学报刊对于中国文学转型这一文学史大趋势而言起到了关键作用。既在整体上形成合力,又由于报刊立场和派别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使中国文学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众水分流”的局面,形成了晚清以来中国文学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其中,《新青年》无疑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产生巨大影响。如刘进才所说,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转型在《新青年》的发展中体现得比较明显,如从浓厚的文言色彩语言向白话文的转变、运用新式标点符号、白话新诗的创作,等等。
    搭建文本间的历史关联性
    海量的文学报刊无疑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手资料。在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德发看来,文学报刊作为文本的载体、传播的媒体,以及新文学的发祥地与贮藏库,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及其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用之不竭的信息。
    文学报刊保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原生态。鲍国华告诉记者,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往往最先在报刊发表(连载),之后才收录于作品集(或单独刊行)。因此,某一文本的最初形态,尤其是能够体现其创作真实背景的最初形态,往往出现在文学报刊之中,考察报刊能够还原文本发生的历史现场。
    “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写作来讲,文学报刊史料的收集、整理、阅读与研究尤为重要。”刘进才表示,阅读文学报刊,可以触摸第一手史料,因为原始报刊提供了文本发表的具体语境,研究者可以对一部作品的前后文有通透了解。相对来说,作家全集或选集离开了历史发生的具体文化场域,从孤立的篇目很难建立历史的关联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福春发现,作家在报刊上发表的作品是最接近于原始的形态,多数也是最早产生影响的文本。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家的不少作品淹没在报刊之中,有些可能是较重要和优秀的作品。
    “此外,文学报刊自身的资本背景、市场意识、办刊理念、文学趣味以及版式设计等因素,除具有文学史意义外,还能彰显思想史、传播史、出版史和艺术史价值。”鲍国华说。
    然而,受访学者也认为,学界对于文学报刊的重视在学科内尚未形成共识。鲍国华提出,一些研究著作包括文学史著作还存在忽视报刊、不从原始史料入手的弊病。这会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因缺乏史料支撑而造成学科短板。
    丰富文学史的叙述图景
    事实上,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与研究很早就以注重收集、统计文学报刊史料作为学术传统。1935年,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描绘了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文学社团和文学报刊的形势,阿英编辑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则开列具有重大影响的杂志编目,汇集了若干重要报刊的发刊词,是现代文学报刊研究的早期资料。20世纪50—6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了张静庐的《中国现代出版史料》及其《补编》,其中辑录了关于现代文学报刊的多种史料。1988年,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由北京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合作编纂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收录276种,被学界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具权威意义和使用价值的此类工具书。
    进入21世纪,文学报刊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形成热潮。2010年,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几位学者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在《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的基础上大规模扩编,收纳了657种文学期刊目录。刘增人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更是引起学界关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受益于文学报刊的史料整理。据鲍国华观察,以一种或数种报刊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博士论文层出不穷。如对《新青年》《新潮》《学衡》《晨报副刊》以及改版前后的《小说月报》,均有博士论文予以专门论述。
    正如刘福春所感慨,“我是现代文学报刊利用的最大受益者,也最能感觉到这种利用的不充分。”他认为,其研究存在的不足首先就是诗刊缺失太多或所见不完整。如今更让他忧虑的是,现在报刊的纸质文本老化加剧,已经基本临近阅读、使用的极限,大大增加了文学报刊史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难度。
    为保障包括报刊在内的现代文学史料的基础文献整理工作能够扎实开展,受访学者呼吁,建立类似古典文献学科的现当代文献学科,使之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收集与整理是基础,如何利用好这些史料开展相关研究更为重要。“报刊史料只是提供了文学研究的资料库和原始场域,必须从纷繁芜杂的史料中提炼问题,以丰富、补充或矫正以往的文学史叙述图景。”刘进才认为,报刊研究要避免走向模式化乃至僵化,因此必须凸显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不能让碎片化的史料淹没了研究者对文学问题的深入思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