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国学原著阅读热的启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学报 杜浩 参加讨论


    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中华书局给出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一本《论语译注(简体字本)》(杨伯峻译注)去年一年卖了33.8万册,如果加上繁体字本等各种版本,该书总销量达45万册,创下历史新高。
    2006年,中华书局根据读者需求推出《论语译注(简体字本)》(杨伯峻译注),当年卖出6000册,时至2015年销售15.6万册,而2016年比2015年的销售又翻了一番,这一销售数字令出版方都感到有些吃惊。
    依旧是来自中华书局的数据,其旗下基础图书分社出版的“中华经典藏书”丛书及“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占分社所出图书比例分别为52%、60%和65%,已经连续三年增长。
    除此之外,国学经典图书已成书店销售的热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有一个销售数字,《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半年来销量1500本,远高于往年。京东图书的销售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论语译注》位于社科图书畅销榜第12位,高于不少热门图书。而《诗经》《山海经》同样在畅销书榜上争得不错位次。
    三年多前,上海古籍出版社开始策划国学典藏系列丛书,2013年左右,上海古籍出版社尝试推出了包括《论语》《诗经》《周易》等在内的首批图书,市场反响不错。此后逐年加大规模,如今已推出包括《牡丹亭》《桃花扇》《近思录》等在内的60余种。这些过去摆在学者案头的经典读物,没有今人今译,竟几乎每种书都会重印,“每年每种书首印量在4000至5000册,但一年之内都会重版”。
    《论语》等古籍图书出版数字连年翻番,国学著作原著阅读迎来春天,这带给我们两点阅读文化启示。
    这一是,大众的阅读趣味和阅读的倾向,不再受流行时尚畅销炒作的文化影响,而是阅读更加自我、更加沉潜,探寻阅读文化的本质,追寻原著原创,很多“读者反映,希望读到古人对经典的注释和评说,读更原汁原味的古籍”。
    2007年前后,国内文化界曾出现一轮“国学热”,于丹、马未都、王立群、阎崇年登上《百家讲坛》,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讲解传统文化,《百家讲坛》讲解类、普及类的国学读物也因此畅销,但是原著经典读物销量却并未发生什么变化。时隔十年之后,现在的读者开始真正关注经典,而不是追求张三说什么,李四说什么,这一轮国学热更扎实、深刻,更贴近中华文化的本源,这说明读者不再愿意一直看被人家解构过的经典,不愿意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
    如今读者热衷阅读古籍经典原著的现象,其实正反映了这个经典文化阅读群体的阅读思想、阅读理念的成熟和深刻。记得叔本华曾说:“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创人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
    哲学家周国平也曾给过读者的经典阅读建议,面对畅销书炒作的泛滥,直接的方法就是读原著:“比如你想知道孔子的思想,就要去读《论语》,而不能光去读什么‘论语心得’、‘论语感悟’。我们不要去读第二手、第三手的东西,而要直接去读原著,原著是最可靠的。有的人很奇怪,他喜欢哲学却不去读大师的原著,而去读那些介绍性的著作,这就好像有个人爱上了女主人,但是怕麻烦,去向女仆求爱一样,那不是很可笑吗?”
    历史学家说,历史只有在人类世界中才能生存和呼吸,我们必须在历史中不断地返回它自身,力图追忆并实现过去的全部经验。因此,现在应该从过去那里取得教训,而过去也可以用现在来解释。这些古老伟大作品的国学古籍,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发明和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它所蕴藏的经验、智慧和启示,穿越历史和时间伸展到现在,对现在发生着影响和作用。我们长期浸润和感奋在这些闪烁着智慧之光中,才能复活这些智慧和思想,赋予其以新意义、新价值,而这将是读古老伟大作品的终极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