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汉语诗歌创作:继承优良传统 面向时代创新
自古以来,少数民族汉语诗歌作品一直较为丰富。古代少数民族汉语诗歌的主要样式是竹枝类乐府诗歌,又称竹枝词,源于巴蜀民歌,到了清代,竹枝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展,以少数民族地区风景、人情为描写对象的竹枝词数量剧增,为当代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到了近现代,又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汉语诗人,比如蒙古族的纳·赛音朝克图和牛汉,彝族的普梅夫,朝鲜族的金泽荣和李旭,回族的木斧和沙蕾,维吾尔族的铁依甫江、尼米希依提、阿卜杜哈力克·维吾尔,锡伯族的郭基南,哈萨克族的唐加勒克,纳西族的和松樵、和柏香,壮族的高孤雁和曾平澜等,这些优秀的诗人或用现代抒情诗的体裁写作,或承继了古体诗创作;或展现了抗日战争的风云和壮烈,或展现了本民族为了自由而抗争的努力……与同时期的汉族诗人创作一起,构建了辽阔而多元化的现代文学版图。 当代少数民族汉语诗歌的发展更是令人瞩目。通过上世纪中叶汉语言教育的普及、各类文学奖项的设置、官方文学团体的推动和努力,使得当代的少数民族汉语诗人群体不断壮大。在改革开放之前,活跃在当代诗坛的少数民族诗人,既有在现代就开始创作的诗人,也有一批新鲜的力量,如满族的柯岩、戈非,蒙古族的巴·布林贝赫、查干,回族的高深,朝鲜族的金哲,壮族的韦其麟,彝族的吴琪拉达、替仆支不、阿鲁斯基、涅努巴西等。与那一时期的汉族文学一样,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昂扬的情调。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汉语诗歌迅猛发展。比如,彝族诗人吉狄马加在《自画像》中充满激情地写到:“我——是——彝——人!”这显示了当代彝族诗人的民族自觉意识,他们正式转向了对本民族文化的正视和认同。大量的彝族诗人开始创作,标明“彝族意识”,并将彝族的古老传说、史诗、日常习俗、地方性知识有意地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以阿库乌雾、巴莫曲布嫫、普驰达岭为代表的诗人们还将彝族母语口语、彝族宗教的词汇注入到诗歌创作中,至此彝族当代诗充满了杂糅之美。 事实上,这仅仅是少数民族汉语诗歌创作的一个侧影。不难发现,各个民族的诗歌创作都在迅猛的发展之中。在30多年里,藏族诗歌、蒙古族诗歌、维吾尔族诗歌等都展现了不同于汉族诗歌的别样风采,这些诗歌和汉族的当代诗歌共同构建了中国当代诗歌版图。在这一过程中,少数民族汉语诗歌创作从高度同一化转向多元化,诗人们越来越注重抒写本民族的现实生活和文化传统,而这些都与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转型密不可分。 诗歌和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在于其敏感程度和象征性,因此诗歌能更鲜活地折射出中国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人民的欢欣、迷茫和阵痛。尽管很多少数民族诗人采用汉语写作,但他们对母语、对本族文化的赞颂依然存在于诗歌之中。比如,在当代藏族诗歌中,除了伊丹才让之外,还有旺秀才丹、王志国、嘎代才让、才旺瑙乳、索木东等众多优秀的中青年诗人,他们的作品以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母语思维以及用汉语书写带来的异质性取胜,创作出精妙的汉语诗歌。他们开启了一套富有藏民族特色、带有神话意味的符号系统。在“苍鹭”、“牧场”、“藏红花”、“雪莲花”、“毡房”等意象构造的美学空间中,诗人们开始了根据族群和地域性而确立的自我身份的言说与咏唱。 在少数民族汉语诗歌中,除了对地理景观的描述,诗人们还讲述了现代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比如,从巴音博罗、吉狄马加、伊丹才让等诗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民族传统文化命运的思考。在其他少数民族诗人的作品中,同样有很多类似的书写。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对民族宗教、文化、诗歌、典籍的文化研究和田野考察也同样兴盛起来,丰富的文化生态也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汉语诗歌的创作。因此,20世纪末期的少数民族诗歌创作,诗人们开始在“多元一体”的多族群环境中去审视自己的族裔身份。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汉语诗歌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向,变得更加多元化。大量的民间诗歌刊物、诗歌网站、民族文化网站开始涌现,或是急速更新。这样的新型媒介和传统的纸媒同样承载了少数民族汉语诗歌的发表和刊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诗歌刊物和文化网站中,很多是由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发起或主持的,他们的努力对促进少数民族诗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值得一提的还有诗歌编选活动,除了《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的全集之外,还有各种以单个民族或单一群体为主体的诗歌选集出现,比如阿索拉伊主编的《中国彝族当代诗歌大系》四卷本、黄礼孩主编的《诗歌与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诗人诗选》等,从不同侧面呈现了少数民族汉语诗歌的创作现场。 诗歌的发表机制变得多元了,诗歌的文本也形成了多样化的趋势。在这里要特别提及“工人诗歌”。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工业化的潮流席卷而来,少数民族人口外出谋生的增多,少数民族青年在工业环境中获得了最直接的体验,促进了少数民族工人诗歌的发展。这些诗人总体而言较为年轻,他们一方面描写在城市打拼的底层经验,一方面回望自己的故乡生活,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写作面貌。 总之,重返历史现场,少数民族汉语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多样的发展形态,是促进多民族文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当然,少数民族母语诗歌的迅猛发展同样不容忽视,它们共同为中国多民族文学版图的构建增添了独特的风景。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