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非凡任务》:中国英雄与“中国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艺术报 赵宜 参加讨论


    
    电影《非凡任务》剧照
    清明小长假以来,内地影市开始了新一轮的票房攻防战。在一众好莱坞大片的“合围”下,国产警匪动作片《非凡任务》从上映开始便表现稳健, 6天累积票房超过1 . 09亿,口碑更是远超同档期其他国产电影。影片凭借类型化的叙事表达、奇观化的视觉呈现并辅以一众演员“时刻在线”的演技,在带给观众视听快感满足的同时,也再次实现了国产主旋律题材的当代突破,并成为全新媒介环境下对“中国故事”的个性实践。
    之所以说是对国产主旋律电影的“再次”突破,是因为无论在题材选择、类型表达以及核心价值上, 《非凡任务》都极易让人联想起2016年国庆档期的票房冠军《湄公河行动》 :两部影片都以禁毒战争为题材,讲述了中国缉毒警察与“金三角”毒贩斗智斗勇、最终破获贩毒集团的故事,在展现了人民警察保家卫国的英勇形象的同时,也为远离硝烟的观众们展示了禁毒战争的危险性和残酷性;在表达上,两部影片都是以类型化的叙事部分消解了主旋律电影惯有的说教和套路,换之由惊险刺激、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展现缉毒警察危险的工作环境、超越常人的意志品质和赤胆忠心。从《湄公河行动》到《非凡任务》,在时间线上形成了一个纵轴,构成了当下主旋律题材电影的全新创作景观。
    然而,也正是基于一种纵向的比较视野,我们能够发现《非凡任务》在主旋律题材类型化的道路上体现出的某些变化。这种不同首先体现在题材来源上: 《湄公河行动》改编自真实案件,以2011年的“湄公河事件”为蓝本,而《非凡任务》则是基于原创故事,并由此实现了虚构的警匪类型片与主旋律现实叙事的成功嫁接。影片以黄轩饰演的卧底警察林凯的故事为叙述主线,在故事的建构部分着重描写了林凯危机重重的卧底生涯。这一部分,恰恰是本片导演之一麦兆辉最为驾轻就熟的套路:作为《无间道》系列和《窃听风云》系列的创作核心,麦兆辉对于卧底警察所面临的极端心理/生理压力的拿捏入木三分,让观众始终处在为角色命运担忧的情绪之中,尤其是当林凯打入金三角毒枭大本营内部后,被强制注射毒品的段落,经由黄轩的演绎,将卧底警察为禁毒事业做出的牺牲与对正义事业的极度忠诚完美地表现出来,成功“圈粉”无数观众。 《非凡任务》对主旋律电影类型化的实践正是以对卧底警察叙事的嫁接为基础展开的。
    不过,套用了“无间道”的类型框架只是开始, 《非凡任务》中对于主旋律题材的改造,还体现在叙事核心的巧妙安排上。影片高潮处的动作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大量飞车、枪战和打斗的戏码配上震撼的音效和短平快的剪辑使人肾上腺素激升。而引发这场高潮戏的“情节点” ,恰是祖峰饰演的前任卧底警员李建国得知了曾经的战友没有牺牲,被毒枭囚禁折磨了十年,因而毅然违背了上级的直接命令,只身闯入险境营救战友。此时,影片前半段所建构的以“忠” ——忠于国家和人民——为名的叙事核心进一步同内在于角色的动力“义” ——对战友不抛弃不放弃的情感动力融合在了一起。由此,影片将作为叙事核心的“忠”和“义”完美结合,将传统主旋律电影的宏大情怀化为了类型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动力,由此消解了传统主旋律叙事中的“违和感” ,使故事的情节更为可信,情感更为真实。由“忠”及“义”的动力核心,构成了《非凡任务》中自足而可信的警察英雄形象。这一形象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同类型主旋律题材电影的某种标杆:外部国家叙事与内部情感动力合二为一的中国英雄,成为了革命英雄主义的一种当代延续。
    这一叙事上自足、类型上可复制的新英雄的出现,预示着主旋律题材与警匪类型片的嫁接的真正完成,也为未来的相关创作打开了空间,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原点,在主旋律题材类型化的坐标轴中,连接着纵轴的两端。而之所以说《非常任务》是对“中国故事”的个性实践,是因为经由这个本土英雄形象的原点,还贯穿了一条由中国电影在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与跨界融合的媒介环境中的“中国故事”的定位所构成的横轴线。
    《湄公河行动》和《非凡任务》均采用了知名的香港类型片导演执导、内地资本推动和讲述中国故事的融合方案。两地电影人对“合拍片”的实践已经开展了多年,并建构出了一套愈发成熟的合作方式,其中, “香港影人”加“内地资本”的“1+1”式的简单方式可以看作是合拍片的“原始积累”过程,打开的是市场空间;而将香港类型电影的创作传统与当下中国的现实语境相结合产生的全新故事空间,在故事中建构符合当下时代定位的核心价值观,才是“合拍片”所能体现的真正价值。正是在这一点上, 《非凡任务》中的警察英雄形象不仅是从香港走向了内地,更具备了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基础。
    无论是中文片名还是英文翻译, 《非凡任务》都与好莱坞著名的“警察故事” 《碟中谍》(直译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之间有着极为强烈的互文指涉,而在《非凡任务》的电影内部建构起的警察英雄形象,也同《碟中谍》里的伊森·霍克一样无往不利、无坚不摧。主角林凯骑着摩托车在楼宇之间闪转腾挪、在枪林弹雨中冒死突围的场景不仅让观众大呼过瘾,同时也建构起了一套与“美国队长”相似的叙事惯例。或者说,在对革命英雄主义进行类型化的改造后,这一全新的当代英雄形象又被赋予了新的参照系:中国的超级英雄。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一直承载着向外输出主流价值观的使命,但却往往受困于主旋律题材的表达方式而难免在全球化语境中“沟通困难” 。而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提法的出现,就正是为了解决这一“走出去”的困境而提出的。处于全球化时代与媒介融合语境下的艺术创作,正以这个时代独有的方式被创造出来。它们所传达的当代中国故事,应当令观众感受到中国的形象及其背后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力量。从这点来看,《非凡任务》中的警察英雄形象正是当下中国国家形象的某种化身,而构成这个化身的内在基础,则是突破了好莱坞为英雄叙事所划定的“势力范围” ,而展现出的本土特性和价值核心——或者说,一个兼具普世性并能够传递中国价值观的“中国队长”形象。
    在“中国故事”受到高度重视的当下, 《非凡任务》等一系列“新主旋律”电影的出现提示我们:真正的中国好故事,不是来自其他文化影响的生搬硬套,也不是来自于资本市场的跟风炒作,而应当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中汲取养料,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在赢得观众的共鸣和认可的基础上,自信地发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