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真实性:艺术价值的一切基座——以《人民的名义》溯源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艺术报 刘艳妮 参加讨论


    《人民的名义》所引起的重大反响,是对“真实性”作为艺术价值的基座地位的最好诠释,由此也不难看出在当下的文艺创作与批评中,回归“真实性”的迫切需要。艺术价值若没有“真实性”作为基座,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从谈起。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海报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照
    似乎是“横空出世”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 ,自3月底一开播便迎来了开门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了起来,受到观众的喜爱,其中不乏“90后”这样的青年群体,特别是收视率在各大排行榜稳居前列,成为“口碑”和“收视率”双丰收的现象级电视剧。
    在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品质追求直线上升、影视剧种类空前丰富的当下,一部以老旧居民楼的空镜头开场、惯例上会被戏谑为“高大全”“伟光正”的正剧,没有颜值爆棚的“小鲜肉” 、没有引人入胜的特意取景,没有无孔不入的造势宣传,却仍然得到了社会大众的热烈反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深深扎根于“真实性”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是因为真实,所以引发热议,有共鸣;因为真实,所以持续关注,有希冀;因为真实,所以触动灵魂,有启示。
    艺术的真实是一种源于现实生活的内蕴的真实, 《人民的名义》是与中国当下政治现实的真正接轨。而这种与现实接轨的真实,正是其能引发热议、产生共鸣的根源所在,这也是该剧最为动人的一点。有人说《人民的名义》是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电视剧,对于这一说法,编剧周梅森道,不在于剧中案件之大,亦不在于官员级别之高,而在于我们终于可以正视当下的社会政治生态了。该剧中不乏这样“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就是,一把手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力”“我们有的党员同志,挣的是什么?是钱和权,是前腐后继”等“大尺度”的台词,无疑是对当下社会政治生态不断恶化,以及紧随其后的高强度反腐斗争的正视,这种正视何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和艺术还原?除此之外,就拿该剧的名字“人民的名义”来说,显而易见,该名字至少具有正反两个层面的含义,其正面以人民的名义将贪官污吏绳之以法的含义作为主旋律层面之显性,已无需赘述,然而更吸引观众眼球的是它另外一层含义,借用剧中真正为人民做主的“陈老”这一角色的一句台词,“拿着人民的名义当幌子蒙事”的反面意义,剧中演员们对这一点——贪官污吏们表面上大谈党和人民,实则早已背弃了党和人民赋予的信任和责任——的真切演绎,以及该剧开场前两集就将“小官巨贪”这样的当下政治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件搬上荧屏,一切无不源于将我们当下社会现实内蕴的真实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部比较敏感的政治题材电视剧,能做到如此地步、有如此品质,着实难能可贵。
    艺术的真实又是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逻辑真实” ,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诗人的使命是揭示生活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和必然性。而《人民的名义》在真实反映和艺术还原现实生活的同时,也生动地向我们揭示了邪不压正、历史的主宰者永远是人民这一普遍规律和必然性,契合了当下人们渴望公平正义的社会心理,而这也正是该剧赢得高收视率的另一个原因所在。持续关注是缘于心存希冀。有人说反腐题材电视剧创作是一个敏感区域,创作者很难拿捏对腐败问题的认知和判断在作品中的体现,编剧周梅森表示确实如此,在这里面有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大方向就不会错。 《人民的名义》正是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在作品中体现对腐败问题的认知和判断,表达作者自己的创见,很好地抓住了艺术真实中更为本质的东西,使观众饶有希冀地徜徉在高于现实的逻辑真实中。
    艺术真实的最终落脚点是回归于“人”的“情感真实” ,是对人的心理和灵魂深处的真实的探求。在该剧中,对这一高层次的艺术真实的体现之到位可谓触及观众灵魂,值得细细咀嚼。剧中“陈岩石”这一退休干部角色,同样时常将人民群众挂在嘴边,非但没有让人觉得这是一种虚伪矫饰,反而颇受教益,是因为他不单单将人民挂在嘴边,更将人民时刻放在心上,他种种确实为人民群众做主的行为感人至深。也正是对这一感情的真实演绎,点亮了观众心中所存有的希冀。除此之外,该剧对与之相对的贪腐分子的感情刻画同样真实动人。文学说到底是“人学” ,任何人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复杂个体,贪腐分子也不例外,“我家祖祖辈辈是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穷怕了” ,面对赵德汉这一贪官落马后的如此哭诉,又怎能不触动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引发我们对那存在于贪腐之下、现实背后的根源性问题的深思?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所引起的重大反响,是对“真实性”作为艺术价值的基座地位的最好诠释,由此也不难看出在当下的文艺创作与批评中,回归“真实性”的迫切需要。艺术价值若没有“真实性”作为基座,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从谈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