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爱是一个跷跷板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 安妮 参加讨论


    璀璨的戏剧史上向来不缺乏精彩的双人戏。从法国女作家居伊·富瓦锡的臆想剧《心心相印》中两个底层陌生人对遥不可及富裕生活的无限臆想,到诺贝尔奖得主哈罗德·品特《送菜升降机》中两个迥然不同的男人身处密室时展开的荒诞对话,密集台词建构起的文本在看似重复的过程中将故事不着痕迹地悄然推进,揭示事关人性或社会化的主题。而不久前在北京中间剧场首演的话剧《呼吸》,一对随处可见的城市情侣在90分钟的你来我往中进行每个屋檐下都会发生的日常谈话,全剧絮絮叨叨、反反复复,以生活碎片将每个人无处不在的焦虑状态推至观众面前,关照自身,让观众很难不感同身受。
    这是一出英国编剧、瑞士导演、中国演员三方合作打造的话剧。《呼吸》的编剧邓肯·麦克米伦在剧本开头写:“该剧预设在空舞台上表演,没有布景、没有家具、没有道具,没有哑剧表演。没有服装更换。灯光和音响不应用来作为时间或空间转换的提示。”他将舞台上的一切全部抽走,只留下演员和台词,正如剧中的生活,一切细节、状态、经历事件等被通通隐藏,剩下的仅是两个角色看似关于孩子,实则关于关系的漫长讨论。
    故事中的两个人,男人是颇带感性随意总也猜不透女朋友心思的自由音乐人,女人是理性严谨知识储备丰富、没有什么能难住她却偏偏对“生孩子”充满畏惧又向往的碎碎念女博士。这种观众一看便知道是欢喜冤家的组合在经历女人流产、男人出轨、意外怀孕后跌跌撞撞携手走向生命尽头,坐在剧场里的观众就像编剧似乎事先设计好的那样早已放弃了对传统戏剧冲突的期待,随着剧情的开展台词的撞击渐渐熟悉并了解了角色的焦虑,观演感受从“这有什么好讨论的”过渡到“这些问题似乎我也应该想一想”,最后陷入对“偷窥”他们冲突的享受,直至剧终,贯穿全剧的孩子呱呱坠地,生命疾驰向前,才恍然惊觉,意犹未尽。
    《呼吸》以最贴近生活的方式告诉我们,全世界的人面临的焦虑都是相似的,无非是感情、事业,更大一点的,居住环境、社会因素……被编剧留在剧本里的漫长讨论,再准确一点说,是仅保留了剧中人的“焦虑”——将人生关于某一问题的全部焦虑时刻提取出来,组成了眼前的这出戏。这类同于提线木偶的若干线绳,而将它们组合搭配并将生活向前推进的,是爱。
    瑞士导演艾里亚斯放弃了原剧本中关于空舞台的构想,他与舞台设计一起,在舞台上悬吊两根日光灯管、支起一个巨型跷跷板。这种对男女关系的象征和情绪外化相当直白却恰如其分——灯管和跷跷板倾斜、旋转、或快或慢移动,两个演员与这二者组合出无数种关系,或密切或疏离。这样准确的设置配合冷淡风格的灯效,有“生人勿近”的气场,却让观众极易走进创作者构建的场景,加之话题与动作的转场往往是一个转身或一句台词,除了角色话语节奏飞快,一切都冷静克制。这种观感像是戈达尔的跳切配上特吕弗的叙事,干脆利落的舞台节奏搭配细腻真实的动人演绎,戏里的焦虑感向外生发,伴随登场的“爱”也逐层渗透,是观演关系特有的“化学反应”,通透高明。
    难得的是,《呼吸》的两位演员在如此大台词量和琐碎调度的设计中没有丝毫犹疑,两人如高手过招,内力深厚,带给观众如观看独角戏一般的畅快体验。
    《呼吸》全剧讲的都是爱,它像一个跷跷板,关系双方各站一边,只要爱不消失,无论如何颠簸,关系都依然存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