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文化“走出去”,一步一履总是情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青年报 谢伟锋 参加讨论


    中国文化“走出去”依然是大势所趋。这种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国文化在传播中所信奉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还有中国市场动力引擎的澎湃。后者更有商业化摧城拔寨的意味,它用资本的介入,通过不断推动优秀的影视文化作品走出国门走向海外,继而完成多赢的生动局面。
    2016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戏剧大家逝世400周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为这一纪念年特别创排了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首次将莎士比亚的《寇流兰》与汤显祖的《牡丹亭》同置于一方舞台。伦敦成为该剧世界巡演的第一站。
    即将过去的2016年,世界多个角落都有在讲述中国文化之美:《滚蛋吧!肿瘤君》《匆匆那年》《北京遇上西雅图》等国产影视剧扬帆出海,渐成“华流”;曹文轩、刘慈欣等作家矩阵在字里行间中,把中国文学直通世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将《牡丹亭》和莎士比亚名剧《寇流兰》融合穿插,混搭登台,彰显和谐共生理念。
    精心译制的影视剧,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经典跨界的艺术混搭……中国文化的闪亮登场,风靡海外,追捧者众。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自信。这种自信,并非全盘源发于自我角度的价值输出,而是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彼此认同。
    早在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坦桑尼亚时,就曾用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来举例,当场博得了热烈掌声。外国观众对“婆媳无国界”的剧情描绘感同身受,继而被中国文化传播的平易近人所吸引。你所需求正是我所传递,正是遵循着这种最大公约数,中国文化才得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步伐稳健,足音强劲。
    文化“走出去”并非是中国首创的风尚。好莱坞的大片,日本的动漫,韩国的偶像剧,都曾在不同时期输出了本国软实力。甚至是以文化为基点,增强了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这种精神上的“出口创汇”,有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要以满足和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大前提。只有经历了本国受众的全方面“考验”,文化产品才可能优中选优,继而登陆海外,以此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认同感。
    从上述角度而言,“走出去”的文化产品,已然能够拥有自信的资本。毕竟,这相当于“掐尖”般的历程。但同时也需要清醒的是,自信不应该成为自大,尤其是文化作品落在他人土壤之上,“水土不服”难免存在。譬如,曾经豪夺国内总票房冠军的《泰囧》,就在北美遭遇滑铁卢。这里面有发行方未做充分的海外宣传等原因,但也不乏欠缺把国内的成功如何复制到海外的深层次思考。
    曲折会有,但不管怎样,中国文化“走出去”依然是大势所趋。这种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国文化在传播中所信奉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还有中国市场动力引擎的澎湃。后者更有商业化摧城拔寨的意味,它用资本的介入,通过不断推动优秀的影视文化作品走出国门走向海外,继而完成多赢的生动局面。
    此外,网络文艺的异军突起,也加重了文化“走出去”的IP砝码。娱乐性和现代性元素极为明显的网络文艺,衍生出多种表现形式,使得其渐成“走出去”的利器,完成了和海外年轻受众的无缝链接:《步步惊心》韩文版在韩国相当畅销,泰国版《花千骨》成为吸引泰国青少年的主力书籍,当年明月的网络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中国网络文艺的优秀作品,以自己的文化高度向周边辐射,已然形成新的阵地。
    网络文艺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文化“走出去”的先锋力量,成了国与国之间民间文化互动的新使者。不把网络文化当成对传统的“颠覆者”,而是把其发展成为“接力者”,中国对于这种新兴文化生产力的自信态度,更多地来自于创作鼓励、管理多样以及政策扶持。“以心换心”的正面循环之结果,乃是文化“走出去”从虚拟走向现实的落地生根。
    总的来说,文化“走出去”,路要自己闯,甘苦自己知,一步一履总是情。这种情,在于传播无国界的友情,在于蓝海一片的行情,更在于文化自信的实情。文化中国的大布局,也将在“走出去”中完成进军和实践。(谢伟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