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丢书” ,至少让公共场所读书不显“异类”
【事件】某自媒体发起“地铁丢书大作战”活动引关注 【观点】实现全民阅读还需在阅读氛围的熏陶中,逐渐培养行动力,由被动接受到主观作为 当在电影《哈利·波特》中饰演赫敏的艾玛·沃特森在伦敦地铁“丢书”一事还在网络上被热议时,中国版“丢书”随之出现。近日,某自媒体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自当天上午8时起,将一万本书投放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地铁车厢内,而“捡”到这些书的乘客,可以带走进行阅读,并持续传递。而后因多位文艺界明星的参与,让此次“丢书”引发的“网络热点”迅速发酵,有人发图晒书,有人发文点赞,也有人并不支持…… 而针对网络上呼声很高的“照搬国外模式”“致地铁停运妨碍公共秩序”“商业营销炒作”“明星作秀”“没人看被保洁阿姨收走”等负面评论,笔者在了解了此次投放的书籍侧重人生态度、生活哲学、审美和百科知识等方面后,还是要为活动发起方所说的“推动全民阅读,分享读书快乐,实现‘长阅读’ ”的“丢书”初衷点赞,“这是一次关于图书共享的尝试,也是让中国每节车厢多一个人读书这一理念的践行,虽然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值得做。 ”有些网友也表示,“丢书”就像一块石子,能激起几点阅读的浪花,让一些人的目光回到书本上,这至少不是件坏事。11月17日,此次“丢书”活动发起方公众号再次发文表示,在“丢书”活动过去的几十个小时,有近300家各地方的团体、机构联系他们,希望成为这个活动在自己城市的共同行动人。可见,活动前期确实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 曾几何时,当手机不离手成为一种习惯,低头族便成为今日社会大家习以为常的“群像” ,“聊天”“追剧”“购物”“玩游戏”“刷朋友圈” ……如果有人在公共场所端一本书看,反而有些像“异类”“奇葩” ,甚至可能被鄙夷地认为是“矫情”“装清高” 。当读书这种再正常不过的行为被贴上这种标签,一些人开始“不敢”将读书这种行为暴露于公众视野之内,阅读的氛围也就有了遁形之势。 而反观“读书人”自身,确也有“为读书而读书”之辈,的确有一些人大有向外人宣示“我是读书的”之势,读书成为了这类人文化格调的彰显、身份的象征或“小资”的标签。对于读书一事,宋代文人钱惟演说过:“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读书本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而在当下却出现了上文所述的一些读书的“尴尬” 。笔者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我国的全民阅读还有不小的建设空间。“全民阅读”连续几年写入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以立法促进全民阅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引导和推动全民阅读需要每一位公民的积极参与,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丢书”活动让大量图书在公共空间流通、传递,对于创造短期的读书氛围显然是有利的,而且也会减少读书这一行为在当下的“违和感” ,使其日趋“正常化” 。 当然,许多调查数据都表明,与不少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人均阅读量还有不小的差距,在我国实现全民阅读任重道远,仅仅依靠一次“丢书”活动还远远不够。随着互联网热点的转移,公众的视线自然可能会从“丢书”活动转移,倡导读书还需建立长效机制。近年来,图书漂流计划、 24小时图书馆、城市书吧、农村书屋等项目都在努力试图将阅读重新拉回人们的生活,便利的阅读条件和安静的阅读环境为人们阅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然而,无论是“丢书”活动还是建设24小时图书馆,这都是外部力量来驱动公众读书,而公众阅读关键还是需要来自自身内部的驱动力,要在全民阅读氛围的熏陶中,逐渐培养人们的行动力,由被动接受到主观作为,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培养读书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最忌讳的就是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信息时代正在快速地改变着社会面貌,只有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才能克服本领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问题。公众阅读习惯的形成,舆论宣传是导向,兴趣培养是牵引,基础条件是保障,时间投入是关键。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