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文风好不好读者说了算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光明日报 李思辉 参加讨论


    【说语话文】
    “反对‘假长空’,提倡‘短实新’”,现在从上到下都在改文风,但还是有一些地方党政机关、一些学术机构、一些媒体存在文风不尽如人意,甚至“越改越偏”的情况,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准判定文风好坏的标尺。
    正所谓文无定法,衡量一篇文章文风好坏,从专业技术上似乎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可如果我们回到“服务读者”这一写作的根本落脚点上来,就能清楚地认识到,评判文风好坏最权威的“专家”不是别人,正是最广大的读者。抛开少数纯粹自娱的文章不谈,绝大多数文章都是写给读者看的,目的是传播传达、说服教育,或给人以情感上的熏陶等等,要达到这些写作目的,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让读者愿意来看、读得下去、乐于接受。
    一篇文章自我感觉再好,读者不愿意看就失去了它的传播价值;文风自我感觉改进很大,可读者还是看不下去,能说文风改进了吗?文风好不好、有没有改进,不能只注重自我感觉,也不能只看表面功夫,而要看实质、看读者的评价。以往有些地方一篇工作报告一万多字,现在浓缩到五六千字了,内容和表达方式如果还是浮光掠影、东扯西拉,就没有真正做到“短”;一则新闻报道,如果没能真正贴近百姓、贴近读者,即便通篇用各种数字素材罗列,也未必就称得上“实”;一篇学术文章,如果没能发掘出新的成果、提出新的见解,纵使表达再有新意、行文再清新也算不上“新”。
    相反,在一些特别重大的节点、重要的场合,中央的一些决策文件,中央领导同志的一些重要文章,有的尽管篇幅过万,但因为事关重大、实事求是、言之有物,人们能够从中看到改革的方向和信号,愿意看、愿意读,所以没有冗长沉闷之感;有的文章看起来辞藻华丽、过于华美,但它生动地讲出了故事、传播了信息、传递了正能量,读者喜闻乐见,并没觉得它“空”……所以说,“短实新”,是建立在有效服务读者基础上的“短实新”;提倡“短实新”,并不是说文章短的就一定比长的好,完全平铺直叙的就一定比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好,行文轻巧的就一定比表达厚重的好,文风好不好最终的检验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读者是不是喜闻乐见。
    厘清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中央反复要求全党“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为什么中央领导同志总是带头讲一些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听得进去的贴心话。一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将“小康社会”的目标生动质朴地表达出来;对党内干部,提出“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的劝勉,亲切深刻;对海内外中华儿女提出“中国梦”的主张令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这样的文风本质上就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可见,好的文风必定是广大干部群众听得懂、读得下去、能够认同的文风。
    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到,文艺作品能不能成为真正的文艺作品,是不能“自封”的,这就要看能不能得到群众的“批准”。所谓群众的“批准”,就是现在所说的“读者意识”。作品的好坏需要读者来评判,文风的好坏当然也需要读者来判断。这提醒我们,写报道也好,写论文、公文也好,都要多站在读者的角度看问题,少一点凭空高蹈、虚头巴脑、故作高深,多一些贴地思维,多说民话少说官话,让老百姓从文风的改进中看到作风的改进,看到改革的成效。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