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文中认为,四大名著中的内容,要么是落草为寇,占山为王的故事,要么是宣讲佛教幻灭的精神,不适合孩子们阅读,甚至认为外国名著也不适合孩子读,且根本就没有多少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名著。 其实北大学者的这篇文章,问题在于以偏概全。没有完美的文学作品,包括名著也是有各自缺陷的,但是让他们成为名著的部分,并不是他们的缺陷,而是他们不可替代的部分。如果因为名著中不够完美的部分就彻底否定名著在教育中的价值,那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四大名著中确实有些少儿不宜的地方,“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有一定道理 “四大名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指的是成书于明清的四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具体起于何时、有谁确定,没办法考证得一清二楚,但以其文学艺术价值之高脱颖而出,其中的节选章节如《草船借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篇章长期入选多个版本的中小学课本。 不同年龄段的人在阅读名著的时候应该有所甄别,这种认识不是现在才有人提出来。一直以来,就有那么一句俗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因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看了《水浒》学里面的英雄好汉,形成不良的习性,所以少不读水浒;深谙世故的人读《三国》,洞悉其中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难免会愈加老谋深算、沟壑满胸,所以老不读三国。 四大名著如今被称为“名著”,但诞生之初并不是登堂入室的高雅之作,反而是一种最通俗、最接地气的市民文学。明清时期市井文学繁荣发展,才诞生了章回体小说。四大名著的几乎所有明清版本,都是当时的书商为了赚取利润而进行批量印刷的,卖给市井读者赚钱的商品,也难免因为商业需要而有低俗、媚俗甚至暴力、色情的内容。有些确实不太适合儿童阅读。 例如,在《水浒传》第四十二回中,就有这样的文字:“李逵捉住李鬼,按翻在地,掣出腰刀,早割下头来。……只没菜蔬下饭,看到李鬼的尸首,自笑道,放着好肉,在面前,却不会吃。拔出腰刀,便去李鬼腿上割下两块肉,灶里抓些碳火便烧,一遍烧,一遍吃……”确实是有些惊悚,特别是年龄比较幼小的孩子们看,有可能会受到惊吓。 二、不能因为个别血腥暴力就抹杀名著的价值,情节复杂、气氛悲观更不是缺点 虽然四大名著中确实有不适宜作为初级教育读本的桥段,但是并不能因此全盘否定四大名著的伟大价值,这是以偏概全、一叶障目。 实际上,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的这篇文章中,对于四大名著为什么不适合孩子阅读,给出了很多具体的说辞。例如,《西游记》,文中认为:书中随处可见“修持”、“菩提”、“元神”、“禅心”等字样,蕴涵着浓重的佛教色彩,是四本里最不适合孩子阅读;谈《红楼梦》文中认为:“色”、“空”、“幻”、“灭”的主题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观念要么不理解,要么理解了就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甚至,对于外国名著,他也很有微词,“不是说不应该让孩子去读国外文学经典,而是翻译作品总归和原作隔了一层。即使译者的水平再高,也很难让孩子从中体会汉语文学作品的魅力,更不用说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了。” 这些言论,其实是有些偏激的。因为,情节复杂、或者涉及佛教禅学理念,对于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算不上什么缺陷。例如,悲剧和悲观的气氛,是经常存在于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例如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的代表作《恶之花》,就充满悲观者的叹息,但这并不妨碍这本诗集成为经典。相似的,以悲剧作为写作主题的作家实在太多了,包括时下流行的村上春树,作品中悲观的气氛也比比皆是。在古希腊文化中,悲剧意味着给人心灵以“净化”的功能,就是说,看了一场悲剧,并不是要人们变得悲观,而是能从人生的生老病死,不得已的命运中,得到一种震撼,以期“净化”心灵。悲剧也确实存在于广阔的人生经验中,并不是能够回避的。 《水浒传》中当然有暴力的描写,但是同时也写出了绿林好汉的义气和不平则鸣的铮铮侠风;《红楼梦》的确有“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剧气氛,但宝黛之间的纯真爱情也是人性中的至纯至善。如果说《三国演义》中充满了尔虞我诈,那希腊神话里的“特洛伊木马计”是不是也只能算是奇技淫巧?如果有点嫌疑,就把文学名著一棍子打死,绝对不让孩子们读,以此标准,中小学生不仅仅是无书可读,甚至根本就无书可教了。 实际上,四大名著好不好,价值是否能够盖过瑕疵,不由一两个学者说了算。这四部经典,三部成书于明代,一部成书于清代,已经诞生了几百年,从艺术层面到思想内涵,是经过时间检验了的,也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是完美的,对教材和儿童读物过分的严格要求,是一种苛刻,实际上弊大于利。 更要指出的是,节选纳入语文教材和课外读本中的四大名著篇章,是经过教材编纂者和专家共同研究过的,涉及色情、暴力等负面元素的部分是绝对不会入选课本的。除了官方的教材,在市场上流通的名著版本中,出版人和学者也针对孩子们的阅读需求和接受能力,编纂了很多专门提供给孩子的版本,对原著中确实不适合未成年人的部分进行了删节,即方便阅读,又保护了孩子们的身心,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有如此多重的保护,已经能够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三、互联网时代,孩子们能接触到的“少儿不宜”内容,远比我们想象的多,读名著其实是个不坏的选择 与其说学者是禁止孩子们阅读四大名著,倒不如说是学者担心孩子无法消化成人世界的“复杂”。要求把四大名著从儿童阅读中剔除出去,其实是简单粗暴竖一道防火墙,消除了潜在的危险,但也把有营养、有益处的部分都丢掉了。 生于互联网时代的零零后、一零后,获取信息的渠道实在是太多了。色情暴力等负面元素,通过网络的传播效率,无论如何也比公开的合法出版物要高得多。文学名著在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至少有出版编辑、教育专家的多层把关,还有家长和老师的正面引导、监督,更多的是让孩子们吸收古典名著中有益的部分。而互联网上通过网络信号和电子屏幕传播的“少儿不宜”的内容,无论如何也要比名著的危害大。就算有“网络爸爸”等软件和防火墙的阻挡,但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一代,“翻墙”也不是什么难事。 北大学者不担心这些东西对孩子们身心的伤害,却一门心思认为“没有多少名著适合孩子们读”,这实在是对当下社会现实状况缺乏了解。孩子们是成长中的成年人,他们甚至有成年人不具备的敏锐观察,对善良、美好事物的热爱原本也比成年人更加纯粹、真诚。学者认为的所谓“少儿不宜”,可能本来就是基于成年人对孩子们的刻板认识,不仅仅片面化、机械化,甚至有“杞人忧天”之嫌,以保护之名,行控制之实。 结语: 没有一部文学作品是完美无瑕的,四大名著以课文或者课外读物呈现给孩子们的时候,其中的负面因素已经进行过删节和修缮。文学名著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四大名著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应该在基础教育中被介绍和学习。学者以偏概全,认为多数名著都不适合孩子们读,其实是对未成年人理解能力的刻板认识,也是对文学名著的误解和污名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