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缺乏对新诗语言艺术的认知、理解和鉴赏能力,就不可能由此而生长起表达、评论和创造能力;而如果仅仅止步于养成学生认知、理解和鉴赏能力,语文教育则落得“半截子” 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新诗创作的蓬勃发展,吟唱和传诵新诗的活动遍及校园,甚至一度出现“新诗热”,成了校园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实用主义的气息从社会弥散到校园,“边缘化”成为新诗在校园的尴尬遭遇。 这种尴尬表现在,语文课堂对新诗的接纳程度明显滞后于创作现实,也落后于诗歌评论界的学术研究与审美鉴赏的水平,以现代汉语为载体的新诗在中小学课堂上成为“弱势群体”,孩子们接触到那些鲜活灵动、意韵饱满的“新新诗”机会不多。分析其原因,首先在于新诗的经典化工作还未完成,为了避免争议,干脆不选。其次还在于,我们对新诗的教育功能认识不足。 我们的语文教育需要从现实教育需求出发,贯通诗歌教育的传统,引导新诗这种现代汉语的语言艺术进入当代语文教育的课程,并且具化到日常课堂教学流程:更多地入选教科书,更有效地改善教学法,精准到位地将诗美元素内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实现他们从“诗美的发现”到“诗美的创造”之升华。 教科书除了要关注那些已获定评的著名诗人,也要及时、适度引入有一定影响、发展前景明显看好的“现在时”甚至“未来时”新诗人。他们创作的新鲜而质优的“新新诗”,将成为实施语文审美教育的有效抓手,以冲破语文教育与语言艺术之间的隔膜。 目前,新诗教育仍常采用一灌到底的讲解式教法,这种教法容易“肢解”优质新诗的生命活力,导致学生异化为消极机械的“受体”。转变新诗教学范式的根本着力点在于,从“教本位”转移到“学本位”,从“讲本位”转移到“读本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倡导的“美读”值得借鉴。它的实质是通过“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这种情感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激活诗歌文字后面潜在的诗人灵魂,释放出作者火热的情感能量。 语文审美教育既涵盖其语言认知、理解和鉴赏等阅读文本的“输入型能力”,更囊括其超越文本的语言表达、评论和创造等“输出型能力”。如果缺乏对新诗语言艺术的认知、理解和鉴赏能力,就不可能由此而生长起表达、评论和创造能力;而如果仅仅止步于养成学生认知、理解和鉴赏能力,语文教育则落得“半截子”。正如语言学家吕叔湘所主张的:语文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主体的“表达能力”,否则就是“半身不遂”。 总之,作为美育核心任务之一的新诗教育,唯有抵达上述理想化的新境界,方能让学生深入新诗这种“语言艺术”,并且如期收到感动心灵、激励精神的特殊美育功效。久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将逐渐玉成每位学生的母语 “表达力”甚至“诗性创造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