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越剧《牡丹亭》的戏曲化追求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光明日报 谢雍君 参加讨论


    
    越剧《牡丹亭》剧照 韩冰摄
    一月的京城舞台上,又见《牡丹亭》,这次是浙江越剧团带来的音乐诗画剧,由陶铁斧改编、导演,廖琪瑛、谢莉莉主演,属于浙越近两年盛大推出的新戏。
    浙越改编演出《牡丹亭》,似乎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新世纪以来,《牡丹亭》的改编、上演几率相对其他明清传奇剧目来说更为频繁,仅昆曲版本,既有全本戏,也有折子戏;既有大师版、青春版,也有南昆版、北昆版、永昆版,且风格各极其妙,气质迥不相侔,更不用提地方剧种如赣剧、粤剧、婺剧、黄梅戏等演绎过的不同版本。即便是越剧,之前有中国戏曲学院越剧班和芳华越剧团等改编敷演过,连浙越自身,也曾于2004年演出过吕建华的改编本。这些演出版本都会成为观众评判浙越新编版是否成功的参考对象。但陶铁斧似乎并未受以往演出版本的拘束和影响,他集结浙江剧坛有影响、有实力的音乐设计、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等人才,将诗、乐、画、舞、光融为一体,以载歌载舞的表演方式,讲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故事,展现江南越剧的婉丽、典雅和精致,透露出浓郁的诗情画意,呈现出越剧戏曲化的审美品格。
    所谓戏曲化追求,指浙江越剧团遵从越剧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弘扬越剧古典精神,保持越剧剧种的传统和江南地域文化特色而进行创作。“戏曲化”一词,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当时剧坛流行的观点是,淡化戏曲创作的程式性、虚拟性和假定性,向话剧学习,强调话剧式的写实性,现代戏创作出现了话剧加唱的倾向。针对这一现象,一些专家指出现代戏创作“要在批判继承传统戏曲艺术的原则、技巧、手法的基础上去创新,一定要反对‘话剧加唱’的做法,一定要按照戏曲的规律去写现代戏”(张庚《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戏曲剧目工作》)。30多年过去了,戏曲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戏曲创作形式更加丰富多元,但地方戏创作问题重重,仍存在非戏曲化的倾向,地方剧种个性越来越模糊,剧团特色逐渐在丢失。当下重提戏曲化,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巧合的是,浙江越剧团以演出现代戏为主,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杭州越剧院以女子越剧为主,演出历史剧和古装戏的创作模式不同,属于浙江省唯一一家男女合演的越剧团体。其曾因创排《小刀会》《半篮花生》《金凤与银燕》等剧目,声名闻达全国,对推进浙江现代戏乃至全国现代戏的发展发挥过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优势随着新时期小百花越剧的兴盛在逐渐减弱,观众对古装戏和女子越剧的认可,使剧团的发展陷入踟蹰不前的状态。如何重树“男女合演”这面旗帜,重建剧团特色,成为浙越人思考的问题。移植改编经典剧目,追求创作的戏曲化方向,是他们在强化剧团特色过程中释放出的新信号。
    陶铁斧对越剧戏曲化的探索,肇始于曾经为越剧、昆曲演员的双重身份。他的艺术生涯始于越剧,曾在安吉县越剧团工作多年,后师从昆曲巾生魁首汪世瑜学习昆曲表演艺术,巾生、冠生皆能在行,主演过《牡丹亭》《长生殿》《断桥》等剧目,唱念兼擅,表演清新优雅,尤善饰演《拾画叫画》中的柳梦梅,洒脱俊雅,独具风采,赢得行家的肯定和赞许。有意思的是,2009年他被调到浙江越剧团工作,又回到越剧圈内。对越剧和昆曲发展历史和艺术特性的了解和熟稔,令他重新考量浙越的定位。他意识到,既然男女合演是剧团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那么,丰富剧团创作能力,提高剧团竞争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越剧戏曲化,可以助推剧团特色的凸显和提高。这就是陶铁斧创演越剧《牡丹亭》的出发点,也是触发他创作冲动的灵感来源。
    越剧《牡丹亭》的戏曲化,表现为对越剧本体的尊重和维护,对传统戏曲古典精神的发扬。传承经典文本的诗意性,运用昆曲身段来规范和锤炼演员的表演技能,强调“以简驭繁”的审美理念,是浙越在探求越剧戏曲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为了展现汤显祖原作的诗意美,新戏的唱词和念白均采用诗韵化的处理。除核心唱段和重要对白基本保留了原文,如《惊梦》的两支【山桃红】和《寻梦》的【江儿水】,其他的唱词和念白皆依照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比兴手法,依从词变而诗意不变的原则而重新构思,很好地表现出杜丽娘“因春生情”的萌动、寻梦无着的绝望,柳梦梅为爱的痴迷和追梦的执着,营造出越剧版梦幻般的意境。与文本诗化相对应的,是演员表演动作的舞蹈化和程式化,《魂游》《冥誓》里杜丽娘鬼魂、柳梦梅的水袖舞,尽显传统戏曲载歌载舞的动人魅力;《惊梦》里的杜丽娘,《拾画叫画》里的柳梦梅,每一身段、每一程式都规范地传承于昆曲,但又富于越剧的节奏和韵律。因陶铁斧擅演《拾画叫画》,他将个人的表演经验悉数传授给廖琪瑛,包括谢莉莉饰演的杜丽娘,经过陶导演口传心授和精抠细磨后,她们在舞台上的每一眼神、每一转身、每一停顿、每一起落,都有来历,都有指向,都有内涵,散发出浓浓的古典气息。
    向昆曲汲取营养是越剧的传统,七十多年来,这种传统一直在延续着、传承着。上海、浙江的戏校聘请昆曲院团演员担任越剧班学员的形体老师,越剧院团凡排新戏大多邀请昆曲名家来指导,即为这种传统在现实中的体现。这次浙越排演《牡丹亭》,也聘请了汪世瑜为艺术指导。但与以往不同的是,陶铁斧对该剧的文本和演员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改编演绎《牡丹亭》之机,向经典剧目求取智慧,向昆曲表演艺术寻获滋养,通过具体剧目的创作,调控和激活剧团自我生长、自我改造、自我蜕变的基因和活力,从而提高剧团剧目创作质量,提高演员的表演技艺,走一条与越剧创作话剧化的不同道路,在浙江越剧界重树浙越特色。这是浙越重塑男女合演形象的开始,也是剧团文化自信的新出发。
    “牡丹”恁好,浙越为继。经过浙越的改编和传播,承载着古典文学和艺术精华的《牡丹亭》将会被当代更多的观众所熟悉和接受,传统经典文化将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展示和弘扬,从这个角度来说,浙越《牡丹亭》戏曲化的追求与探索,对于其他地方剧团的创作与生产,具有启示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