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晚餐》:回到戏剧之源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 吴泽涛 参加讨论


    
    图为演出剧照。
    日前,话剧《晚餐》再次上演,今年已是这部戏的第九轮演出。这部古希腊悲剧以阿伽门农的孩子们为主角,从故事内容到演出形式都努力向戏剧的源头回溯,从中汲取艺术的养分。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以来首次排演古希腊悲剧,跟该剧导演罗锦鳞先生有些关系。罗锦鳞先生是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古希腊戏剧大家,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前院长张和平有师生之谊。他的父亲罗念生先生更是享誉中外的古希腊文献翻译大家,古希腊文明民主的精神气质、恢弘的戏剧艺术,是通过罗念生先生的传神笔译广为国人所知的。
    罗锦鳞先生继承了父亲的古希腊家学衣钵。他的导演手法简洁典雅,不失力度,在遵循古希腊戏剧精神的前提下,充分运用了中国戏曲的美学原则,这才有了北京人艺版的《晚餐》。
    《晚餐》以四鬼魂和四活人之间共进晚餐为主线,通过一场阴阳两隔的家族晚宴表达出这样的主题:只有彻底消灭仇恨、贪婪和杀戮,才能获得灵魂的解脱。
    该剧在情节上接续于埃斯库罗斯的三联剧《阿伽门农》《奠酒人》和《复仇女神》之后,讲述伊菲格涅亚三姐弟聚集到伊拉克特瑞的“丈夫”费罗斯的家里。此时,三姐弟的父母阿伽门农、克吕泰墨斯特拉、母亲的情人埃斯特斯和特洛亚公主卡桑德拉的鬼魂也来到这里,与他们共进晚餐。已逝之人在冥界已原谅了彼此的罪恶,却无力拯救因杀母而精神几近崩溃的姐弟俩,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女儿伊菲格涅亚亲手毒死了自己的弟弟俄瑞斯特斯和妹妹伊拉克特瑞,并服毒自尽,来结束这个家族被诅咒的痛苦命运。
    《晚餐》的编剧是希腊当代剧作家卡巴奈利斯。他经历过二战,是战后希腊文学的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反战主题的话剧和电影剧本,《晚餐》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罗锦鳞先生和希腊评论家协会主席是至交,通过主席的热情牵线认识了卡巴奈利斯,两人一见如故。卡巴奈利斯愿意罗先生来执导自己的代表作,并把《晚餐》的中文版权赠予他。2010年,罗先生应北京人艺之邀,开始排演《晚餐》,卡巴奈利斯生前终是看到了罗先生导演《晚餐》的剧照和录像带,震撼不已。中希两位大家神交已久,直到暮年才完成彼此心愿,成就了中希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
    81岁高龄的罗先生,为这部古希腊题材话剧付出了巨大艰辛,更为这部戏剧赋予了极为深刻的寓意和哲思。
    这部戏哲理性很强,又使用了观众不太熟悉的古希腊戏剧的创作方式,他很担心中国观众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为了减少理解障碍,罗先生决定在每场演出前先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观众介绍古希腊悲剧的常识和该剧的背景。通过导演化身为说书人的序幕,大部分观众不仅完全看懂了戏,而且还非常喜欢。更令人惊喜的是,95%的观众都是年轻人。
    希腊戏剧是诗剧式的表演状态,而不是生活的、自然的、京味儿的表演状态,对演员的要求比较高。人物的台词像散文诗,演员们不是说而是诵,形体也讲究雕塑感,体现了希腊悲剧的美学精神:简洁、庄严、肃穆。
    《晚餐》的舞台构思充满写意。大幕开启,满台垂挂的粗黑铁链,笼罩在森森蓝光之下,无须开戏,已让观者感受到戏中人物的内心困惑和挣扎。望着这条条铁链,历史的智慧幽幽照进现实,当下的每个观者又何尝不是挣扎在自己编织的枷锁中,寻找着解脱的出路?
    链锁也象征着冰冷和力量,它强调了小女儿的杀人动机:用复仇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她爱自己的母亲,恨自己的父亲,却杀死母亲为父亲报仇。但复仇只是表层动机,她的潜意识里是想证明自己不是懦弱的,而是有力量的。
    海德格尔的“意志之意志”的内涵在这部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实,这在古往今来的所有战争背后都存在着,只是在伊拉克特瑞身上赤裸裸地呈现出了这种力量。这种力量的进攻没有利益性的动机,只想体现自己的意志,是纯粹非理性的。而这种症状,也许正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只是我们还没有觉察到。
    在荷马那里,在托尔斯泰那里,战争具有一种完全可以理解的意义:打仗是为了得到美丽的海伦,打仗是为了捍卫俄罗斯。而在伊拉克特瑞那里,父辈的战争在子辈的身上沦为没有意义和没有价值的荒诞。再加上卡桑德拉对战争的控诉与对故土的回忆,清晰地呈现出剧作家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祈念。
    弟弟在井边“洗血手”的场景也动人心魄,让人联想到莎翁的《麦克白》。外力永远无法洗清灵魂的血污,面对内心的焦灼,死亡更像是清凉的夜,让罪人们得到宁静和解脱。最终,阿伽门农的子女们都纷纷奔向那“清凉的夜”,“清凉的夜”让他们学会了思考,懂得了爱,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人要认识自己。”这是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庙上的一行字,罗先生常常提起。《晚餐》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给大众献上了一捧清凉的甘泉,“饮”过之后,我们或许能更清醒地了解自身。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