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革命理想高于天——评大型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艺术报 马力 参加讨论


    
    大型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剧照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长征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一段红色的记忆,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宣部、文化部等单位主办大型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 ,以艺术的语言再现红军长征的全过程,也为诠释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观众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也会从自己的审美期待出发,作出审美判断。观众的每一种阐释都将会使《永远的长征》的意涵不断丰富。
    于血雨腥风之中开辟中国道路
    《永远的长征》对红军经历的若干次著名战斗都有所表现,但最震撼人心的要数第一篇章“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舞蹈《血战湘江》 。其艺术特点在于不以炫耀演员精湛的舞蹈技术为目的,而注重整体战斗惨烈情境的渲染。编导以绘画大写意的手法,将高强度的红色灯光打在用红军身躯紧密排列成的“人墙”上,这“人墙”横贯舞台,营造出战场上铺天盖地的血腥气。演职人员还用逼真的化装及战士脸上苦涩且带着坚毅的表情来加重这种现场感,那是一张张有着伤疤血痂的脸,头上裹着渗血的绷带,身穿带着补丁和污迹的军装。远处火光冲天,枪炮声连绵不绝,这些舞台效果更把观众带入湘江血战的现场。
    在战斗场面的营造上,编导采用以一当十的手法将紧张的战斗浓缩在一个手举炸药包的战士身上。只见红军战士的无数双手从四面八方向他传递一个又一个炸药包。他以独舞的方式,在枪炮声的配合下,表演红军攻城夺隘的过程,尽管他一次次被枪炮声击倒,又一次次站起来扛起炸药包。伴随他的每一次跃起,战友们都发出闷雷一般的绝叫,全体将士众志成城,直至拼尽最后一点力,流尽最后一滴血。在他们的脚下,是以动画方式呈现的被战士的热血染红的涌动的血江。
    经过湘江战役之后,红军已由长征开始时的86000人锐减到3万余人,当地流传着一句话:“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足以表明这场战斗惨烈空前。
    万水千山承载家国情怀
    红军长征的足迹遍及十一省的千山万水,万水千山铭记的不仅是他们洪荒辟路的丰功伟绩,还有他们忧乐与共的家国情怀。对于红军与根据地人民血浓于水深情的表现,构成这部史诗性作品最有人情味、最动人心魄的部分。从其抒情结构上看,编导独具匠心之笔是采用主题歌反复咏唱的形式来增强史诗的旋律感,使红军的情感特质和精神高度得以凸显。比如女声独唱《十送红军》前后出现过两次,一次是红军即将迈上征途时,舞台上出现一组组送别的场面:一侧是一个红军战士长跪在年迈的父亲脚下告别;另一侧是一个“心似黄连脸带笑”的白发老母送自己的儿子上路;舞台中央是一个年幼的娃娃跑过来紧紧抱住当红军的父亲的腿……这典型的告别场面足以让观众悲从中来,潸然泪下。在这一刻, 《十送红军》的歌声伴随幽咽的笛声舒缓缠绵地响起,抵达每个观众的灵魂深处。那一句“血肉之躯怎能忘,红军啊”的唱词,使军民难舍难分的情感得以瞬间喷发,形成场上场下共鸣的艺术效果。红军岂是无情人,他们是肩负民族大业的脊梁式人物,是将家国情怀融为一体的大爱之人!
    第二次是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之时, 《十送红军》的歌声再度响起:“鸿雁能够捎书信” ,“捎信多把革命说” ,表达了根据地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以及他们高度的革命觉悟,他们已经把自己的生死和革命的存亡连成一体。 《十送红军》再度唱响与舞台上军嫂举灯照路的场面的再度出现,具有多重表现意义:一是表达红军战士对瑞金老区人民的念念不忘;二是表明红军长征一路山高水长,所到之处无不有新战士加入队伍,沿路便有军嫂们不断挑灯相送;三是表明陕北根据地的军民欢迎北上抗日的三军汇合,为他们挑灯照路,可谓万水千山总是情。在红军战士想念亲人低头的那一刻,涌上心头的是千言万语,苦辣酸甜,此时无声胜有声;战士们脸上带着羞涩的笑容,那憨憨地抓下军帽的样子正是他们见到久别亲人时手足无措的样子。尽管他们身上的军装是破旧的,但他们却有一颗热爱亲人、不忘根本的最朴实的心。从这个意义上说,红军长征路也是大悲大喜的情感之路。正是经过残酷战争的考验,这种情感才臻于炉火纯青的程度。
    齐唱《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也在不同时刻反复奏响。一是在湘江战役失败后,战士们从血泊之中站立起来,紧紧依偎在一起唱起这首歌,表达他们在迷雾满天、黑暗浓重的时刻,盼望革命领路人到来的殷殷之情;二是在“遵义会议放光芒”的历史转折点上,全军将士怀着新生的喜悦再度唱起这首歌,抒发他们对“英明领袖来掌舵” 、“马列路线指航程”的衷心拥护与对美好未来的坚信与渴望之情。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主题曲则在红军翻越雪山时及三军会师陕北的胜利时刻反复唱响,凸显的都是红军越雪山、过草地,在无路之处闯出一条路来的艰难。表达了红军战士“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钢铁意志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境界。
    泥泞脚印铭刻信仰无敌
    看过这场晚会的观众,不禁会引发这样一种思考:红军长征走过的是一条九死一生的路,为什么根据地的人民会送自己的子弟兵走这条路?红军战士明知前途危机四伏,生死未卜,为什么能义无反顾地走到底?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若仔细玩味,答案就在《永远的长征》中,即信仰无敌。
    在《永远的长征》中,信仰通过红旗、红灯、火炬、红书等符号得以象征性地表达。红旗在舞台上出现既有符号意义,又有艺术表现价值。
    首先,红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象征,是军魂的标志。在第一篇章“红军不怕远征难”中,舞台上空是一片“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景象,但庄严而鲜红的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布满整个舞台背景,它象征着红军的信仰。此后无论是血战湘江的艰难时刻,还是“快马加鞭未下鞍”的紧要关头;无论是在抢渡金沙江、大渡河的木船上,还是在刀光剑影的泸定桥上;无论是在四渡赤水的飞行军前,还是在飞越天险腊子口的先锋队里;无论是“高原寒、炊断粮”的雪山之旅,还是留下红军战士泥泞脚印的沼泽地里,红旗无处不在。战士们每一次冲锋陷阵无不有红旗指引。特别是在第三篇章“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在陡峭的雪山上,一个旗手手执红旗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步向雪山顶峰挺进,在他终于登顶挥舞红旗、“一览众山小”的时刻,一个伟大的人的形象屹立在观众面前,形成空前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冲击力,那个在人迹罕至之处创造人间奇迹的人是谁?那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是谁?是红军!只有站在这个高度,才能理解红军战士使“雪山低头迎远客”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理解崇高的信仰如何化作人的胆识和气魄,使人能征服一切困难却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理解红军九死一生、百折不回的奥秘都来自那面旗帜所具有的无穷无尽的召唤力和凝聚力。
    护旗是《永远的长征》表现信仰的一个重要侧面。在第二篇章“雄关漫道真如铁”中,一个典型的情节是红军强渡大渡河时,旗手挥动红旗立于船头,在他不幸被密集的枪弹击倒的瞬间,女卫生员勇敢地接过他手中的红旗用力挥舞。这一情节表明红军不能没有红旗指引,战士可以倒下,但红旗永远不倒。在第三篇章“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出现了已被冻僵的战士手中仍然紧握红旗的画面,它表明红军战士已将这面旗帜与自己的身体融为一体。人在旗在,人不在,旗还在,红军战士对信仰的忠诚在此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
    与红旗一脉相承的还有红灯、火炬和红书等红色符号,他们同样具有象征意义和表现价值。比如红军长征在暗夜中举起的火把,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象征,它的出现为暗淡的舞台背景增添了亮点和美感,使整个画面更加具有艺术观赏性;红灯是根据地人民热爱子弟兵的红心的象征,红灯的出现冲破了暗夜的酷寒,为顶风冒雪出征的战士增添了内心的明亮和股股暖意;红书是信仰的书卷化呈现,这一文化符号直指战士的灵魂深处。红旗、火炬、红灯和红书的出现,在更深的层次上揭示着红军战士和根据地人民灵魂的颜色。
    对红色的热爱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心理,中华民族向来崇尚红色。红色是热血的颜色,是太阳的颜色,是信仰的象征,是生命蓬勃的象征。 《永远的长征》以红军长征的史实为依据,再现这一段与日月同辉的红色历史,表现红军开辟中国道路之艰难、捍卫红色信仰之坚定、标识红军精神境界之崇高、昭示历史经验之厚重,使整场晚会有了厚重多元的主题意蕴。在艺术上,它综合运用了绘画、雕塑、歌唱、舞蹈、情境表演、电影特写镜头以及字幕、动画等融媒体,使晚会的演出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