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往前穿”:文学想象中的价值取向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社会科学报 杨早 参加讨论


    【核心提示】从晚清至“五四”的文学发展脉络来看,应合时代的需求,新文学走出了一条自我生长之途,而且带 动了大众文学的整体发展,基本完成了文学体系的重建。在新一轮文学重建的过程中,传统文学体系中积累的经验、探索与翻译资源,或可成为新兴文学的“外 援”,而它的“内应”,正是这个体系内部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穿越小说,并不是一种被认定的网络文学类型,在起点中文网等文学网站的分类中,很少出现“穿越”这种类型。所谓“男穿”,通常被放进“历史军事” 栏,“女穿”则常常置于“言情”类。按百度百科的定义,穿越小说“是穿越时空小说的简称,其基本要点是,主人公由于某种原因从其原本生活的年代离开、穿越 时空,到了另一个时代,在这个时空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情爱多为主线。穿越小说集成了玄幻、历史和言情三大小说类别的要素,自成一派”。穿越小说本身就是 一种混合类型,而玄幻、历史与言情,都是网络小说的大宗,因之,穿越小说可以称为“超类型小说”。以此为例,便于我们观察网络文学的流变趋势。
    晚清已存在“架空小说”
    穿越小说并非当下网络文学首创,评论者一般会追溯到马克·吐温的《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或日本漫画《尼罗河的女儿》,而中国台湾作家席绢的《交错时光 的爱恋》和中国香港作家黄易的《寻秦记》,被认为对网络文学产生了直接影响。笔者则认为,在晚清新小说大潮中,就已有了穿越小说清晰的先声。
    王德威指出,在晚清小说中存在一类“乌托邦小说”。他将之归到科幻小说名下,定义乌托邦小说是“藉着一幻想国度的建立或消失,科幻小说作家寄托他们逃 避、改造或批判现实世界的块垒,实验各种科学及政教措施”。王德威认为,“晚清乌托邦小说写得最完整,也最耐人深思的,我认为首推吴趼人的《新石头记》” (《想像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1998年版)。而吴趼人并不认为《新石头记》只是科幻小说,他于1910年在《〈最近社会龌龊史〉序》中回顾自己的创作 历程,将《电术奇谈》《恨海》《劫余灰》等归为“写情小说”,将《九命奇冤》《发财秘诀》《上海游骖录》称为“社会小说”,唯独将《新石头记》称为“兼理 想、科学、社会、政治而有之者”。
    用现在的文类衡量,晚清的乌托邦小说大多数更类似穿越小说中的“架空小说”,主人公进入的不是真实的 历史,而是一个架空的世界,一个幻想的国度。如《新石头记》前二十回写贾宝玉穿越到清末,以《红楼梦》的写作年代而言,贾宝玉算是“向后穿越”,而后二十 回进入“文明境界”,则是一种“架空式穿越”。我们或许还可以将《新石头记》划入“同人小说”,因为它借用了家喻户晓的《红楼梦》的主人公作为小说的主 角。
    《新石头记》前二十回针砭现实,“贯注了感时忧国的历史意识”,后二十回则重在“理想、科学”。在“文明境界”里,从高度发达的物 质文明,如司时器、千里镜、助听器、机器人以及“地火”、飞车、隧车、潜水艇,到尽善尽美的典章制度,促使贾宝玉在梦里回望故国,幻想中国一举成为世界强 国。
    《新石头记》实质上已经涵括了穿越小说的基本特质:穿越时空与改写历史。由于吴趼人给主人公设定的观察者视角,贾宝玉并没有参与到 改写历史的进程中去。从文本的历史意义来说,穿越/乌托邦小说因其畅销书的身份,除了彰显一个文学时代的想象力极限何在,更能反映出这一时代大部分读者所 持的价值取向。正如苏珊·格林在《畅销书》中所言:“这些畅销书是一种有用的工具,我们能够透过它们,看到任何特定时间人们普遍关心的事情和某段时间内人 们的思想变化。”
    穿越者“改变历史”具有模式化
    当下穿越小说很少有“回到未来”的设定——无论“男穿”、“女 穿”,都是在“往前穿”,这已经被看作中国穿越小说区别于西方或日本同类型小说的一大特性。穿越者带给历史的改变主要集中于三项:未卜先知、后世科技与新 的价值观。即使是“女穿”(代表作如《梦回大清》《步步惊心》),其主旨基本都是为了满足女主角对众多权力型男性的征服欲望,而不追求于改变历史轨迹,同 样会在男女关系的模式里带入后世的新价值观,如寻求女性自尊、两性平等、精神契合等。
    时空方向,一般来说,男性穿越小说会选择历史的转 折节点,大多是各个王朝的末世,如三国、两宋末期、明末、清末甚至五代十国都是穿越的热点。如果选择在王朝中段,小说作者也会有意无意地偏向较为混乱的时 代,如明朝的正德年间——乱世中的个人才更容易对抗历史,以一己之力快速获得王霸之业的资源,从而满足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幻想。
    科技方面,当下穿越小说与晚清乌托邦小说相比,专注于军事的发展可谓如出一辙,只不过穿越小说更多利用的是后世初步的现代军事工业。同时,为了快速聚集财富,大到影响全国民生的番薯、玉米的引进,小到味精、罐头的生产,都是穿越者常用的民生技能。
    而在价值观方面,比之晚清乌托邦小说,当下穿越小说需要考虑的东西就多得多了。如何富国强兵,如何处理士农工商等阶层的关系,如何挑战皇权与绅权的地 位,穿越者获得巨大成功后如何解决“功高震主”的危机……这些都是有想法的穿越小说作者绕不过去的问题,其思想、政治与伦理等方面的复杂性不是晚清小说作 者可以想象的。
    至于写作技巧方面,当下穿越小说作者与晚清前辈们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如何抓住读者并让他们保持阅读的热情。虽然报章换 成了网络,“日阅一页”换成了每日“两更”或“三更”,但作者都必须做到“虽一回不能苟简,稍有弱点,即全书皆为减色”。陈平原解释说,所谓“虽一回不能 苟简”,“并非指每回都必须认真构思,而是要求每回都能吸引读者”,像《红楼梦》那样的章回写法就不适合连载。因之在晚清小说中,“集锦式”结构大行其 时,长篇小说很容易变成近乎短篇故事的连缀(《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1卷(1897—191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版)。而当下读者的要求更 高,网络小说需要跟众多的影视、游戏争夺受众注意力,几乎每个走红的网络文学作者都懂得要在一两日的更新中给读者一点“奖赏”,还需要安排下一节的 HOOK(“钩子”)。这种消费化、产业化的要求,当然会影响到作者的构思与写作,成为网络文学的一种特色,或者也是一种障碍。
    穿越小说亟待寻找创新点
    随着穿越小说的发展,早期那些仅仅靠“虎躯一震,王霸之气侧漏”和“金手指”就迅速成功的小白文,渐渐会让稍有素质的读者产生审美疲劳,也会变成后来的作者嘲笑的对象。新的写作者会想方设法突破类型小说的窠臼,尝试新的风格、新的写法、新的形式。
    所谓创新,一种是简单的量级扩大,如穿越者的数量,从单穿到双穿、群穿,一个宿舍一起穿越,几百人一起穿越乃至整座城市同时穿越。另外一些作者从结构、 形式、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对穿越小说的既定模式构成根本性颠覆的是正在连载中的《临高启明》。它的文本复杂性远远超过百度百科中的介绍,不仅仅 是“群体穿越小说”,更奇特的是由群体创作,再由执笔者“吹牛者”完成。在过往的文学生产中,群体性创作不是没有,但由数百人一起合作创作一部数百万字的 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恐怕也是一件新鲜事。数百人拥有的不同价值观、知识、创意,如何整合成一部小说,小说利用“网聚人的力量”,可以走到怎样的地步,群 体创作能不能变成新的创作模式,这些问题都要由今后的发展来回答。
    与晚清小说不同,当下穿越小说并非基于域外文学“爆炸性”的翻译引 进,它也打破了来自西方的旧文学体制中“短篇、中篇、长篇”的秩序分层。网络小说的更新频率,读者的阅读习惯,消费市场的求稳惯性,都让绝大部分网络小说 带有形式保守性的特点。然而,有天赋作者的自我期许,分众读者的阅读期待,也让优秀的网络小说一直在寻找创新的可能。从晚清至“五四”的文学发展脉络来 看,应合时代的需求,新文学走出了一条自我生长之途,而且带动了大众文学的整体发展,基本完成了文学体系的重建。在新一轮文学重建的过程中,传统文学体系 中积累的经验、探索与翻译资源,或可成为新兴文学的“外援”,而它的“内应”,正是这个体系内部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