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怀臻(中国剧协副主席,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可说是“三江汇流”,从“五四”运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至新中国这一路建立起来的革命文艺理论传统,与以欧洲文艺复兴为标志的西方现代文艺理论传统、中国古典文论传统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既科学,又有根基,且符合中国当下的实际情况,必将在指导当下和今后的创作时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同时,总书记讲话中还始终贯穿着一种创新意识。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这就强调了文艺创作的时代感,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两年前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就曾提出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次,“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次被提起,并得到警句式的提炼和强调,某种程度上说明当下文艺创作需要的不仅仅是局部的、具体的、微观的创新,而更应该是一种整体性的创新思维,一种能体现时代审美趋向的转型和转换。这为当代文艺指出了方向,也提出了要求。 近代以降,上海的文艺创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过独特贡献。20世纪上半叶,电影、话剧、交响乐、芭蕾舞等各个文艺门类都出现在上海,与世界同步发展。各种民族艺术和地方艺术也汇聚到上海,实现自身的时代转化。以戏曲为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戏曲实现了历史性转化,从乡村进入城市,从广场进入剧场,从戏台走上舞台。在这个过程中,上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戏曲的表演空间停留在乡村、广场、戏台上时,大多还是以声腔和表演为展示,一旦走进城市、剧场、舞台,戏曲就成为一门综合艺术。当时,上海率先建造了大量现代剧场。所以,北京的艺术家来到上海,是来投奔上海的新舞台,投奔一种新颖的剧场艺术,而不是具体的哪家剧院。而上海剧场艺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如武汉、重庆、广州、天津等商业大码头中都会艺术的转型。 新时代对戏曲的转型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当下艺术表演的演出空间更加多元,演出形式也逐渐多样化,这就要求各个艺术类型的表演空间要从单一的镜框式舞台走向21世纪多元的演出空间。此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戏曲创作中现代意识和当代审美的转化更为重要。应该说,戏曲在上世纪初的转化并未完全完成。虽然戏曲从乡村进入城市,从广场进入剧场,从戏台走上舞台,但一些创作上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还是停在广场、乡村和戏台上。 如今,一个新的世纪初再次来临,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的方向,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19年,建国70周年之际,第12届中国艺术节也将在上海举办。历史再次给予上海机遇,也对上海提出了要求。上海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打造六大门类的百部文艺精品,必然将形成一种气象和规模。而此后,上海能否先行一步,抓住先进文化的理念,也至关重要。 我觉得,在提供优秀文艺作品的同时,上海更要出能体现时代特征的艺术范式,出范式,出理念,出风标。就像电影《阿凡达》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新的电影理念和技术革命,而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李安用120帧的拍摄技术拍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也不仅仅意在说一个故事,而是引导电影技术的革命。再回到上海,当年,周信芳的“麒派”艺术不满足于已有的老生的演出,带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形成了海派京剧的一个范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出品的京剧《曹操与杨修》、淮剧《金龙与蜉蝣》、话剧《商鞅》,至今仍然显性或隐性地影响着当代的京剧创作、地方戏创作、话剧历史剧的创作。今天,上海能否再创作出如当年的音乐作品《梁祝》《红旗颂》、越剧《红楼梦》、沪剧《罗汉钱》、话剧《于无声处》、电影《牧马人》《芙蓉镇》等引领潮流的艺术作品,为整个艺术门类提供方向和模板,进而提供一种属于这个时代的范式,引领行业的创作潮流?这是需要上海艺术家们共同思考与实践的时代课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