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童话、诗歌、幼儿文学述评 儿童文学是时代的呼唤 从总体看,在满足广大少年儿童及未成年人的文化和文学阅读这一时代需求的推动下,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儿童文学大国。当然,人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从儿童文学大国走向儿童文学强国的目标,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加强儿童文学创作队伍的建设,以真正具有中国情怀、世界视野的经典作品来提升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当今国内儿童文学出版领域,少儿出版业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图书产品架构,从总体看,在满足广大少年儿童及未成年人的文化和文学阅读这一时代需求的推动下,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儿童文学大国。当然,人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从儿童文学大国走向儿童文学强国的目标,最基本条件就是加强儿童文学创作队伍的建设,以真正具有中国情怀、世界视野的经典作品来提升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第十届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委会对2013年至2016年间发表的国内原创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集中评选,既注重横向的儿童文学文类的考量,如小说、诗歌(含散文诗)、童话、寓言、散文、报告文学(含纪实文学和传记文学)、科幻文学、幼儿文学等,也关注纵向的从0岁至18岁的各年龄段的作品结构。评委会严格把握评选的艺术方向、批评标准和判断尺度,既关注文体的代表性、题材的典型性、读者对象的归属性,也注重作品的思想性、时代性、故事性和艺术水准,坚持儿童文学基本特质所规约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之一,童话历久弥新。尽管岁月流逝,时代变迁,童话仍然在现当代社会经历着持续不断的重写。究其根本,童话叙事的情理内涵和艺术张力使之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满足不同时代需求的叙述可能性。无论是古老的民间童话还是现当代作家创作的新童话,它们都充满活力,以特殊的象征形式抒发了人类希望实现的各种美好愿望,并且投射出实现这些愿望的可能性。 郭姜燕的《布罗镇的邮递员》是一部底色明朗、轻逸灵动、恬淡平和,但又不失旷达的温馨动人的童话。作品由15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通过阿洛往返送信的行动串联起来。作者把一个不起眼的送信员作为自己的童话主人公,让他以自己的善良之举创造了救赎小镇居民之偏见与不公的奇迹,打破了布罗镇和森林之间多少年结下之仇怨造成的壁垒和坚冰,使小镇和森林放弃敌对,融为共同的命运体。这是一种精神的救赎,小人物的行动证实了自身的价值和肩负的使命,在解放主人公的同时也解放了读者。作品体现了童话的重要特征:讲述小人物的追寻故事,表达了传统童话的观念——向善的小人物拥有巨大的潜能,能够创造出平常情形下难以想象的惊人奇迹,改变个人和群体的命运。 《小女孩的名字》是吕丽娜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精心创作的童话,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叫“晴”的小女孩,但她每天都要给自己起一个新的名字,而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女孩的眼里,每个名字都有不同故事,每个新的名字都赋予小女孩一双新的眼睛去探视世界,追寻意义。整部童话具有独特精巧的框架结构,大故事中套着一个又一个小故事,主人公的每一个新奇的名字都会带来发现的欣喜和爱的期待。从总体看,这部童话呈现了一个天真可爱且富有好奇心和活力的小女孩的成长历程,洋溢着温馨怡人的幸福、喜悦和亲情。作者构思独到,别具匠心,故事如行云流水,恬淡美好而富有诗意。《小女孩的名字》极富时代气息,栩栩如生地呈现了一个当代女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感悟,以及她渴望拥抱自然、走向成长的生命状态。 汤汤的《水妖喀喀莎》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喀喀莎的水妖与一个小女孩的际遇及之后发生的故事。如果我们把它看作一个当代女性童话故事,就可以发现其蕴含的智慧,去拷问如何应对当代男权社会的人际关系困境。一些历史悠久的民间女性童话故事揭示了女性从饱受挫折到自我觉醒的艰苦追寻的历程,揭示了潜藏在女性心灵深处的生存之道。在这个故事中,村民们的排斥象征着乡村男权文化施加在女人身上的压迫和贬斥。一个女人的任务就是重新找到她的真实自我,找回她们内心的和外在的力量,获得她在这个世界上理所应当的位置。而小女孩和蓝婆的交往和友情呈现了一种女性间的平等和互助关系。通过对比形成的反差,故事象征地表明,要建立一种女性和男性之间的新型关系,首先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 周静的《一千朵跳跃的花蕾》别具一格,可谓亦仙亦神亦童话,也可用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来形容。它一开场就以“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的画面营造出极具中国文化底蕴的抒情写意的童话意境,还原了一个童趣化的创世神话:“姥姥”手握一根定心石棒,在上下混沌的世界中,出手不凡,“喝令石头归到一处,水归到一处,泥土覆盖在地表上”。天清地平之后,不甘寂寞的姥姥又将定心石棒磨成绣花针,“绣”出12个神通广大的“姨”来。这还不算,姥姥又“绣”出了“我”(丫丫),至此便以“我”和“姥姥”作为叙述主线,串起12个姨的故事。在作者笔下,一个个如诗如画,俨然仙境的美丽故事在跳跃、升腾,引人入胜、流连忘返。此外,从构思立意和叙事特点看,这部童话得益于深厚的中国神话传统和文化滋养。 王立春的儿童诗集《梦的门》是此次获奖的诗歌作品,它无疑为近年来的中国儿童文学诗坛带来了一股令人神清气爽的清风。该诗集收有58首诗作,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树在大雨中狂奔”,第二部分“蚂蚁士兵”,第三部分“跟着动词走”,第四部分“一滴雨敲开一朵花的门”,第五部分“大地诗人”。从第一部分知微见著的细描浅唱,到第五部分雄浑旷达的高歌,这些诗作呈现了儿童诗歌瑰丽多彩的想象空间和诗意境界。作者怀着一颗烂漫的童心,一往情深地为儿童讴歌,引领读者穿越梦幻之门,去领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异变化、造化钟神、阴阳昏晓,所以诗意盎然,有些清奇,有些淡和,有些醇厚,有些粗放,童心飘逸,超越凡俗,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试读此诗:“小草们脸冻得蜡黄/在雪地里发抖/柳树抱着头/头发被寒风一根根揪走/电线被冻哭了,搓着手指/嗷嗷直叫”(《麻雀天使》)通感和移情之法使小草、柳树乃至电线获得了生命,引发了孩子们的真切感受,就如同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般富于诗意的感伤和凄美。再看《树在大雨中狂奔》:“树怎么了/大雨来的时候/竟在雨中狂奔/树怎么了/雨下的越大/跑的越快//这样的披头散发/这样的衣衫不整/雨雾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重要事情/雨慢慢停了/树才一点点站住/一边低头猫腰喘气/一边满身流汗//雨雾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重要事情”。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引发的是树林的骚动还是孩子们的狂奔?拟或是童心的狂奔飞扬?与历经沧桑之东坡学士骤遇大雨时的淡定从容不同,孩子们用不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们是自然之子,顺应自然,一事能狂乃少年,况乎遇到大雨天降?这些诗以小见大,畅快明朗,浑然一体,意境优美,通过视觉化和韵律感等审美因素引领孩子们在大地、自然的怀抱中“漫游”于童年的现实和梦境之间,以微妙的触角捕捉孩子们的情绪和感觉,捕捉他们的向往和期待,再化为鲜活的意象和场景,惟妙惟肖地再现了童年时光与自然的际会,抒情喻理,化寻常为神奇。 此次获奖的还有幼儿文学门类的两部作品,李少白的童谣集《蒲公英嫁女儿》和孙玉虎的图画书《其实我是一条鱼》。《蒲公英嫁女儿》是一部当代新童谣作品集,收有童谣数百首,按照年龄阶段分为三大部分:0-2岁学话童谣;3-5岁趣味童谣;7-9岁益智童谣。作为童年的天籁之声,传诵于家庭和学校的童谣是孩子们在牙牙学语的岁月接触母语、感受语言魅力的最佳方式之一。而不同时代,不同民族都需要适应本时代、本民族的,为当今儿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童诗童谣。中国童谣需要薪火相传,我们可以把这部童谣集看作中国的“鹅妈妈童谣集”,作者继承了传统民间童谣的游戏精神和艺术手法,秉持童心,独具慧眼,于当代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寻觅诗意,生成趣味,发挥汉语音韵表达优势,进行了创造性的开拓。从总体看,这些童谣贴近时代,贴近当代儿童的生活,洋溢着童真童趣,有游戏、有情理,率真质朴,朗朗上口,是儿童习得母语、体验文化的有益养料和资源。 作为幼儿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画书对于培养幼童的好奇心和语言感知能力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实我是一条鱼》以绘本的形式讲述一片叶子梦见自己变成一条鱼,从而突破了现实的束缚,得以投身大海,开始海阔天空的逍遥之游。作者充分利用了图画书特有的集视觉画面、缤纷色彩和精炼文字于一身的表达优势,把自己富于童心的想象力所构建的一个颇具生活哲理的追寻故事呈现给阅读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