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呼唤新的红色经典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甘肃日报 牛庆国 参加讨论


    一说到红色经典,我们就会想到《红日》《红旗谱》《保卫延安》等一大批文学作品和通过这些作品而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至今这些作品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依然被广大读者和观众所喜爱,同时,这些因急风暴雨的革命而催生的优秀艺术精品也成为当代作家、艺术家们汲取营养的重要源泉。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了纪念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各类红色文艺作品纷纷涌现,尤其是影视剧的创作,纪录片文献片连续剧竞相亮相,一时间荧屏上、银幕上不断闪现着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身影;呈现着炮火连天,红旗在硝烟中高扬的场面;表现着先烈们为了理想而前赴后继的英雄壮举。在缅怀先辈的特殊日子里,这样的艺术作品无疑起到了重温革命历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我们在新长征的路上继续前进的作用。但是,同类题材的作品看多了,观众就会自然做出比较,有一些作品比较精致,但有一些作品却在艺术上显得粗糙,有些影视工作者的精神视野与艺术观念未能与时俱进,导致创作走入呈现方式陈旧僵化、故事剧情扎堆重复、艺术表达流于口号的套路,难以与当代人的所思所想产生联系。
    当然,客观地说,红色艺术作品的创作难度不小,难度之一是已经有大量的同题材作品出现,其中的一些优秀作品已成经典,超越很难;难度之二是红军长征的这段历史已经过去80年了,亲身参加过长征的人大多已经不在,想从亲历者的身上寻找新的艺术亮点的可能几乎没有,而只能从文献资料中找素材,到纪念馆里去感悟;难度之三是深入生活难,如果没有扎实的功课,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敏锐的艺术感觉,就不可能真正深入到这一段生活中去,就很难捕捉到创作灵感,激发创作激情,创作出精品。
    那么,在今天的文艺作品中如何反映好红色主题呢?比如写长征,就是跟随着红军长征,需不断突围,甚至冒险,走人迹罕至的道路。有评论家认为:一是要站在今天这个时代的立足点去看待长征,挖掘它的资源,呈现它的价值,必须明白长征精神在当今中国的意义;二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回望长征、透视长征和定位长征,长征故事是中国故事,同时也是人类的故事,是人类的一次长征,其意义远超过战争的范畴;三是以艺术的方式呈现长征,力求以艺术的力量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必须强调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长征题材的艺术品必须是以艺术的形式向伟大的长征致敬。
    最近,笔者看到的连续剧《彝海结盟》《骡子和金子》《勇士》《绝命后卫师》《我是红军》等就是同类题材中的比较优秀者。比如《绝命后卫师》,讲述的是长征出发时,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闽西子弟在湘江战役中几乎全部牺牲,而师长陈树湘不幸被俘,他撕开伤口,绞断肠子,壮烈牺牲的故事。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无数观众的心灵,成为一部真正“红”了的红色艺术品,是因为该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视角,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从红军师长到普通红军战士等一批艺术人物形象,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加以合理想象和虚构,从而达到了艺术的真实,精彩演绎了这一段伟大的中国故事,使跃然荧屏的长征精神达到了审美化、艺术化的效果。
    据介绍,剧作家钱林森在创作剧本时,曾重走当年红军后卫师走过的长征路,遍访当地的革命老人和民众,收集了大量的民间口口相传的革命故事、人物掌故,英雄的故事让作者感动不已,夜不能寐,他怀着对革命前辈的崇高敬意和充沛的创作激情,以出色的创作手法,完成了《绝命后卫师》的剧本。《绝命后卫师》的诞生,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结出的丰硕艺术成果。当然,这部作品能不能成为经典,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仅目前取得的成绩已足以令人欣喜。
    红色主题的故事永远讲述不完,如今活跃的作家、艺术家,都曾受到过红色经典的影响,用今天的视角去写红色故事,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都依然会出经典。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巨变,只要深度挖掘历史素材与当下时代发展相并联的主题思想,使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基础和英雄主义的高度,就一定能够产生更多的新的红色经典之作。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的要求是有高度的,但也是有理由的,我们相信期待中必有惊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