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走进剧场是因为好奇,听说2016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来自波兰克拉科夫老剧院的剧目《李尔王》因饰演李尔王的演员耶日·格拉雷克在今年的二月份去世了,所以这是一场主角缺席的演出。没有李尔王的《李尔王》怎么演?杨·克拉塔,波兰克拉科夫老剧院的总监,也是这出戏的导演,被称为“波兰坏小子”,半个月前,刚刚带着他的作品《人民公敌》去了乌镇戏剧节。那场五百件道具同时出现在舞台上的波兰版的《人民公敌》已经让中国观众领略到了他的先锋气质。他导演的这版《李尔王》在主演耶日·格拉雷克在世时,曾获得了第十九届格但斯克莎士比亚戏剧节的“金色尤里克”最佳表演奖,并被评论认为,这部戏使杨·克拉塔导演走向了他的艺术巅峰。这样一出起点颇高的戏在没有了主角的情况下将如何完成呢?这是让人疑惑又期待的事。 对于《李尔王》的故事,中国的观众并不陌生。这是八世纪英国的一个古老的传说,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在退位前听信了大女儿和二女儿的美丽谗言,将国土全部分割给了她们,却将说真话的三女儿驱逐出境。退位后,失去了权力的李尔王被露出真面目的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了荒野,已经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领军队前来救父,却被杀死,最后无比悔恨的李尔王伤心地死在了三女儿的身边。全剧都围绕着李尔王这个灵魂人物展开,自诞生伊始,便得到世界各地的导演们形形色色的改编。在前年的奥林匹克戏剧节上,长安大戏院上演了日本铃木忠志版的《李尔王》——一个充满东方色彩和情调,有着极其鲜明风格的《李尔王》。在今年十月的乌镇戏剧节上,中国新锐导演窦辉也将《李尔王》重新搬上舞台——一匹骏马走进了剧场,成为了动物演员,而剧组在乌镇为马匹招聘铲屎官的事儿也成了有趣的戏外戏。在波兰的这版《李尔王》之前,首都剧场还上演了英国皇家剧院NTlive版《李尔王》。在那个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版本中,李尔王的故事发生在了现代,由演员西蒙·拉塞尔·比尔主演,导演是大名鼎鼎的萨姆·门德斯。因此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说,并不缺乏对《李尔王》的认识,也不缺乏对外来的《李尔王》的认识,观众们更想知道的是,在文本之上,导演创造力的呈现如何?不管怎样,《李尔王》没有了李尔王,四百年来,怕是第一次。 谜底在走进剧场的那一刻被揭开。剧场台口上场门和下场门的上方安置了两块不大的电子显示屏。当大幕拉开,四个穿着大红袍子的神职人员抬着一个同样是红色的空的王位站在舞台中间时,李尔王的声音在舞台的上方响起,台口的两块屏幕上出现了耶日·格拉雷克所饰演的李尔王的定格照片。在导演的重新设计中,李尔王将以过去演出中录制的声音出现,而舞台中间那个空的王位,便成了他的符号和替代,所有演员与国王的对戏,都以跟这把椅子的交流完成——这像极了心理学中的空椅对话。导演用极强的思辨能力,将一项本不可完成的任务就这样完成了。 让人惊喜的是,李尔声音的出现并没有对剧情有任何的削弱,反而使这个无主角版本的《李尔王》变得别出心裁。没有了主角的《李尔王》和整台先锋气质的舞台行动毫无违和感,反而相得益彰,用神秘感打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李尔。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了“波兰坏小子”杨·克拉塔对舞台的掌控力。 舞美的设计是这台戏中的另一闪光点——虽一景到底并无更换,但所有的转场却都在这一景中机关处处的“门”中完成了。舞台被一个八字形的景片包围,墙上的每一处格子都成为出口,面对着观众的那堵墙成为投影的屏幕,演员的表演时常借助投影来共同完成,这极大地拓展了舞台的表演空间。投影的俯视角度又将演员的表演用“上帝”视角呈现,造成了视觉错位的效果,创造出了极具空间化的表演。 在舞台的调度上,杨·克拉塔不仅把场上的每一扇门都玩转起来,也让演员在舞台上以不同的走位填补舞台的空旷感,使得原本单调无一物的舞台因人而景地丰满起来。装置艺术的介入也成为剧情延展的有力推手,从空而降的一个透明玻璃房几次出现在舞台上,将演员框在其中,完成挣扎、愤怒、无助、绝望的情绪。最后一幕,所有人抬起手臂望向舞台上空时,空房子缓缓升起,代表着李尔王忏悔的灵魂升入天堂。这一诗意化的表达和全剧的服装设计又相得益彰——全剧演员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所着服装均是黑色、白色、红色教士袍,这也让这个版本的《李尔王》成为了最具宗教反讽色彩的《李尔王》。同时,导演对音乐、舞蹈、音效的运用也是出神入化,给予演员更多的留白时间。 这一版无主角的《李尔王》让我们知道,剧场中发生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这是对演员耶日·格拉雷克最有力的缅怀,同时,也不止于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