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童话的颜色是阳光的颜色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李东华 参加讨论


    一个木匠把一段木头刻成了一个会哭会笑的有生命的木偶,一个面包师偶然烤出了一个活蹦乱跳的面包男孩儿。年轻作家李姗姗的长篇幼儿童话《面包男孩》里有着诸如《木偶奇遇记》这样的经典童话的回响。都是从平平常常的物件入手,经过奇妙的想象,把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变成了出人意料的童话世界;都有着清晰的“教育”而非“教训”的意味;都是一个孩子的成长故事。但时代的变迁、“儿童观”的转变,使李姗姗的写作在向经典致敬的同时也悄然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对童话、对孩子、对生命的思考。
    谈到儿童文学的教育性,现在常常会有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观点——不再是过去的成年人“教育”儿童,而是儿童“教育”成年人。“儿童是成人的父亲”,他们会从字面上来理解华兹华斯的这个诗句,大约觉得这样的颠倒就是对传统“儿童观”的颠覆,就是进步,就是文明。李姗姗的《面包男孩》在处理孩子与成人的关系上是温和的。面包男孩在成长中离不开成人的呵护,但也不是完全无助和被动的。当他的爸爸面包师罗德叔遇到各种难题的时候,他也会以一个孩子式的“狡猾”和机智来帮助爸爸。他们是彼此依赖,相互学习,一起成长的关系。这个成长的过程,也是两个人不断地“斗智斗勇”、不断地磨合从而不断地碰撞出火花的过程。李姗姗笔下的面包男孩虽然是从烤箱里蹦出来的——就像孙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一样,但他不是一个生活在真空里的天使,他就是当下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小男孩。他有着旺盛的探索世界的生命力,这充沛的生命力有时候在喜欢秩序和安静的成年人看来就是破坏力——哪个家长看到孩子把刚刚收拾好的屋子弄得一团糟的时候,没有像罗德叔一样吼过烦恼过?所以《面包男孩》有着让人感到亲切的烟火气,它的想象不是无根的,因而它里面的童话形象就有着很强的真实感。就像作为爸爸的罗德叔,他不是一个高大完美的男人形象,相反他脆弱、敏感,只因为父亲不支持他当面包师的梦想,他就离家出走当起了流浪汉。在遇到施老先生资助他之前,他没有家,没有爱情,没有工作,更没有孩子。但他也有自己的光亮,那就是从未放弃过梦想,在青春已逝的时候重启生命理想。罗德叔不是英雄,面包男孩不是天使,就是这样一对普普通通的父子,也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所以,《面包男孩》虽然是一部幼儿童话,但它有它的野心,它不仅仅是写成年人如何对待儿童,而儿童又该如何成长。它还以童话的方式思考了人生到底需要什么。就像唐僧那么唠唠叨叨,动不动就念紧箍咒,但孙悟空却不愿离开这个师傅。面包男孩有自己的魔法,完全可以独立生活,但他却离不开罗德叔。罗德叔的流浪生活也不错,但他依旧渴望拥有丸子小姐的爱情,依旧选择谅解父亲,最终组成了一个家。在李姗姗看来,日常生活虽然琐碎,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误解和摩擦。但那些看似传统的,常常被人忽略的亲情友情爱情,依旧是人生的标配。
    《面包男孩》散发着像面包一样松软的、甜甜的香味儿。如果每一本书都有它的颜色,那么《面包男孩》一定是阳光的颜色。这是李姗姗对童年质地的认知,也是她传达出的对生命的体悟。就像罗德叔把面包烤坏了烦恼不堪的时候,面包男孩劝他的那样,生气啊暴跳如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既然这样不如开开心心地面对一切不如意。也许人永远回不到童年,但人可以尝试着挽留住童年的心境。
    李姗姗这些年的创作,尤其是在幼儿文学方面,有她的独到之处。她善于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从不起眼的细节中捕捉到童真童趣,从童真童趣中体悟到人生的意趣。她尝试着把人生的丰富意蕴一点一点渗透到单纯的幼儿文学的写作中,又力图让澄澈的灿烂的幼年心态带给成人心灵一点美好启示。《面包男孩》里包含有她个人的很多人生体验,但有时候也许她过于急迫地想让读者看到这一点,所以常常忍不住自己站出来,要把这些道理说出来。我想,如果她再耐心一点,把自己在字里行间隐藏得再深一点,也许,《面包男孩》会是一本更完美的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